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

第95章 曹丕稱帝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童叟 本章︰第95章 曹丕稱帝

    洛陽,魏王宮。

    勝利的喧囂尚未散去,一種更為熾熱、更為隱秘的暗流已在權力核心涌動。曹丕的書房內,燭火通明,映照著他那張因興奮而微微發紅的臉龐。司馬懿侍立一旁,眼神深邃如古井。

    “仲達,時機到了!”曹丕的聲音帶著難以抑制的激動,他摩挲著象征魏王權柄的玉璽,“劉備精銳盡喪于長安,黃忠授首,荊州遭重創,東三郡重歸我手!此乃天降祥瑞,昭示天命所歸!天下還有何人,敢質疑孤承繼大統?”

    司馬懿深深一揖,聲音平靜卻充滿力量︰“大王功蓋寰宇,威震海內。破劉備,收三郡,此乃不世之功勛,遠邁桓、文!漢室衰微,神器蒙塵久矣。天命在魏,人心歸王,此正陛下順天應人,登基正位之時!禪讓之禮,宜速行之!”

    曹丕眼中爆發出駭人的精光。稱帝的野心,早已在他心中生根發芽。從父親曹操晉位魏公、魏王,加九錫,一步步將漢室威嚴踩在腳下時起;從他成為魏王世子,感受到那無上權力的甘美時起;從他目睹父親在銅雀台上指點江山的睥睨之姿時起……這顆名為“帝位”的種子,就在他心中瘋狂滋長。父親的去世,非但不是終結,反而是他擺脫最後束縛、實現終極野心的開始!他隱忍、謀劃、示弱、布局,與宿敵孫權結盟,終于換來這場足以震懾天下的“大捷”!這一切,都是為了此刻!

    “好!”曹丕霍然起身,“即刻傳令,依古制,行禪讓大禮!務必……盛大!隆重!要讓天下人知曉,這江山,是漢帝心甘情願、順應天命所讓!”

    一場精心導演的禪讓大戲,在洛陽緊鑼密鼓地拉開帷幕。

    朝堂之上,以華歆、王朗、陳群等心腹重臣為首,率領文武百官數百人,聯名上表漢獻帝劉協。表文極盡阿諛之能事,盛贊曹丕“功高德劭,澤被蒼生”,痛陳漢室“氣數已盡,天命已移”,懇請劉協“法堯禪舜”,將帝位“禪讓”于“天命所歸”的魏王曹丕。漢獻帝同意的眾臣之請,可曹丕卻在朝堂之上痛斥群臣,不肯接受漢獻帝的禪讓,此為“一讓”。

    早已被嚴密控制、形同傀儡的漢獻帝劉協,在巨大的政治壓力下,明知曹丕的推辭只是劇本,但他還是只能按照劇本,過了幾日後,自己下詔“謙辭”,表示自己“德薄”,不敢“忝居大位”,懇請魏王“以天下蒼生為念”,“勉承大統”,曹丕上表深感惶恐,不敢接此大任,再次推辭,此為“二讓”。

    又過幾日,華歆等人再次率眾入宮,痛哭流涕,言稱“天命不可違,民心不可逆”,若魏王不受禪,則“天下將亂,生靈涂炭”,再次懇請獻帝禪位。獻帝“無奈”,再下詔書,言辭更加“懇切”。此為“三讓”,這一次曹丕終于沒再推辭,“被迫”接受。

    經過這象征性的“三讓”之後,曹丕才“勉為其難”地表示,為了“不拂天意,不違民心,拯救黎民于水火”,願意“恭敬不如從命”,接受禪讓。

    隨後曹丕立即令人在洛陽南郊選定吉日,築起高大的受禪壇。是日,旌旗蔽日,儀仗威嚴。漢獻帝劉協在百官“護送”下,親奉傳國玉璽和綬帶,登上受禪壇,正式將象征天下的玉璽授予曹丕。曹丕身著嶄新的帝王袞冕,在震天的“萬歲”呼聲中,接過玉璽,宣告新朝建立,國號“魏”,改元“黃初”,定都洛陽。

    曹丕登基後第一道重要詔書,便是追尊其父魏武王曹操為“太祖武皇帝”,廟號太祖。將曹操一生的功業推至頂點,也宣示了自己皇位的正統性源于父祖。

    之後他又封漢獻帝劉協為“山陽公”,允許他在其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並給予“上書不稱臣,受詔不拜”的虛尊待遇。這看似仁慈的安置,實則是將前朝皇帝徹底圈禁、剝奪其所有政治影響力的手段。劉協與其皇後曹節移居山陽,徹底退出歷史舞台。

    登基大典上,曹丕志得意滿。他俯視著匍匐在地的群臣,感受著那至高無上的權力。這帝位,是用無數將士的鮮血、用深沉的權謀、用徹底的背叛澆鑄而成。他心中沒有半分愧疚,只有征服的快意和開創屬于自己時代的豪情。他終于,站在了父親都未能正式踏足的巔峰!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方便以後閱讀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第95章 曹丕稱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第95章 曹丕稱帝並對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