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襄陽,臨時帥府。
關羽接到了來自漢中的詳細指令和劉備的殷切囑托。他站在巨大的荊州輿圖前,丹鳳眼掃過那片被標記為“吳佔”的荊南和“魏佔”的東三郡,眼中寒芒如冰,但更多的是一種沉凝如山的堅定。
下首,徐庶、馬良、蒯越、文聘、關平、以及傷愈歸來的劉封、孟達肅立。
關羽將漢中的命令和自己的部署,清晰地傳達下去︰
放棄江北零星據點,兵力回縮四大核心江陵、公安、襄陽、樊城。並且執行軍師堅壁清野之策,遷移百姓糧草入城。
“元直,荊襄耳目全系于你一人之手”。關羽看向徐庶說道。
“君侯放心”。徐庶一邊說道一邊取出朱筆,沿長江、漢水、荊山余脈畫出數道曲折紅線︰“三百里內,重建烽燧!沿江烽燧,十五里一置;北岸防魏,三十里一燧! 晝舉煙,敵至百人一縷,千人三縷,萬眾五縷,夜燃火與此前布置相同!半日之內,警報須達襄陽!”
“重啟‘荊襄游弩’!”徐庶看向文聘︰“煩勞文將軍精選善騎射、熟地形之銳卒五百,分作五十隊,專司深入敵後。陸遜營寨動向、司馬懿舟師集結、乃至東三郡申氏家奴采買柴薪之數,皆需探明!”
徐庶說完後,關羽緊接著又說道︰“馬良為荊州治中,負責民政、後勤、穩定內部。
蒯越、文聘分守江陵、襄陽城防,務必萬無一失。
關平為蕩寇中郎將,領精銳機動兵力,巡視各防線要點,隨時支援。
劉封、孟達,協助守城。廣布斥候烽燧,重點監控東三郡司馬懿、荊南陸遜、宛城曹休方向。
“諸位,”關羽的聲音在帥府中回蕩,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荊州遭此大劫,山河破碎,兄弟凋零!此皆關某之失,亦為敵寇之狡!然,主公仁義,不究我等之過,反寄予厚望!漢中孔明,正秣馬厲兵,以為後援!我輩當同心戮力,效死守土!”
他目光如炬,掃過眾人︰“徐軍師,荊襄防線之謀劃,賴你多費心!蒯異度、文仲業,城防重任,系于二位!季常,民心糧秣,至關重要!平兒,汝需謹記,為將者,勇猛之外,更需沉穩機變!至于東三郡叛賊與司馬懿……”關羽眼中殺機畢露,“他日城破之日,便是其授首之時!”
徐庶上前一步,拱手道︰“君侯放心。元直必竭盡駑鈍,助君侯守此基業。魏吳雖得逞一時,然其同盟,裂痕已生。我當外示以弱,內修甲兵,廣布耳目,靜待其變。守得雲開,方見月明!”
馬良亦道︰“良必竭盡全力,安撫百姓,籌措糧秣,保後方無憂!”
蒯越、文聘、關平等人齊聲應諾︰“誓死追隨君侯!人在城在!”
關羽緩緩點頭,走到窗前,望向城外蒼茫的漢水。夕陽的余暉映照在他堅毅的側臉上,那桿“漢壽亭侯關”的大旗,在城頭獵獵作響。雖然前路艱險,強敵環伺,但這座經歷過無數風浪的堅城,這位歷經磨礪、沉穩如淵的主帥,以及他身邊這群同仇敵愾的部屬,共同構成了一道看似搖搖欲墜、卻又無比頑強的堤壩,死死扼守著季漢帝國在長江以北的最後命脈。
荊州的風暴暫時被約束在城牆之內,化為一種壓抑而堅韌的力量。漢中與成都,也在巨大的傷痛中,開始了艱難的復甦與蓄力。一場關乎存亡的持久堅守,拉開了序幕。而仇恨的種子,已深埋于每一個季漢軍民的心中,只待春風化雨,便會破土而出,燃起焚盡仇寇的燎原之火。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