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江東使者諸葛瑾,一身素服表請罪之誠,形色枯槁,應是多日奔波所至,帶著沉重的禮箱和孫權的親筆國書,被引至襄陽臨時行轅。當他踏入氣氛肅殺的大殿,面對高踞主位、不怒自威的劉備,以及兩旁目光如刀似劍的蜀漢文武,尤其是關羽那雙沉靜卻仿佛能洞穿肺腑的鳳目時,一股寒意從腳底直沖天靈蓋。
國書被當眾宣讀︰
“前番禍起蕭牆,皆因曹賊奸謀,蒙蔽聖听,更兼呂蒙匹夫,貪功狂悖,違抗王命,擅起刀兵,致令王師受擾,將士蒙塵…權聞之,五內俱焚,痛悔無及,”
“今幡然悔悟,特遣使奉還長沙郡全境輿圖印信,獻糧三十萬斛,吳錦五千匹,大船五十艘,明珠二十斛…稍補前愆于萬一…”
“請大王念在赤壁同袍之誼,天下蒼生倒懸之苦,重續盟好,共討國賊曹操”
大殿內落針可聞。關羽端坐如松,手指在扶手上輕輕敲擊,發出單調的輕響,每一下都像敲在諸葛瑾的心頭。趙雲神色平靜,但眼神銳利如鷹。
諸葛瑾此刻並未起身,縱使他心理素質極其強大,面對如此局面,汗水仍浸透了後背的衣衫,于是緊接著又說道︰“大王明鑒!吳侯悔不當初,椎心泣血!此皆曹賊之毒,呂蒙之狂!吳侯本心,絕無背棄盟約之意!今奉上薄禮,歸還故土,願為牽制曹賊淮南之兵!絕無虛言!”
劉長明緩緩起身,他知道此番情景必須要一個人唱紅臉,一個人唱白臉,諸葛瑾是他的哥哥,此刻由他來唱白臉最是合適,于是劉長明走到諸葛瑾面前,嘆息一聲,親手將他扶起︰“子瑜兄請起。吳侯悔意,大王與諸公已知。孫劉聯盟,本為誅除國賊,解民倒懸。前番變故,親者痛,仇者快,實乃千古憾事。”他話鋒一轉,聲音轉冷,“然,信義乃立國之本!盟約之重,更逾千金!此番續盟,望吳侯以蒼生為念,以信義為繩!若再生二心……”劉長明目光掃過殿內殺氣騰騰的眾將,未盡之意,寒徹骨髓。
劉備終于開口,聲音不高,卻帶著金鐵般的威嚴,響徹大殿︰“孫權背信棄義,襲我州郡,害我將士,此恨滔天!然,念其悔罪至誠,歸還長沙,獻納貢品,並願共討國賊。孤,便再予他一次機會!此盟約,準了!”他目光如電,直視諸葛瑾,“然汝需謹記︰此約維系,系于孫權一念之間!若江東再起不臣之心,孤之大軍順流東下之時,勿謂言之不預!屆時,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諸葛瑾長呼一口氣,對劉備再拜道︰“謝大王天恩!吳侯及江東上下,必謹守盟約,絕無二心!若違此誓,天地不容!”
最終,在劉長明的主持下,雙方達成新的盟約,條款如前,強調歸還長沙、接受貢品、重新結盟抗曹,以及蜀漢對江東現有地盤的默認和江東永不犯荊州的承諾。
諸葛瑾帶著一身冷汗和屈辱的盟書離開襄陽,他知道,這份用呂蒙之血和江東尊嚴換來的“和平”,脆弱如紙。而殿內,張飛終于忍不住,怒哼一聲︰“大哥!就這麼便宜了碧眼兒?”劉備擺擺手,目光深邃︰“翼德,小不忍則亂大謀。荊州新定,百廢待興,曹操在北虎視眈眈……此時,非與江東徹底決裂之時。這份盟約,是繩索,也是盾牌。待吾根基穩固……”他沒有說下去,但眼中的寒光,讓所有人都明白了未盡之意。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