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牧府那場關于“霹靂火”與新政存廢的激烈爭辯,最終在劉備疲憊而沉重的“容後再議”中草草收場。沉重的門扉合攏,隔絕了堂內幾乎凝固的空氣,卻關不住那彌漫在成都上空的緊張與疑慮。
劉備最終沒有立刻拍板新政,也沒有否定龐統的“神兵”。他選擇了諸葛亮最擅長的方式——試點。在巨大的壓力和內部撕裂的風險下,這位梟雄展現了他務實的一面︰步子不能停,但也不能邁得太大扯著襠。
劉長明深知,法正的警告並非危言聳听。他那些源自後世的想法,在這個時代過于超前和“離經叛道”。強行推廣,必然激起滔天巨浪。他必須將那些理念“翻譯”成這個時代能理解、能接受的方式,並找到最穩妥的切入點。
他不再大張旗鼓地抬出那張震撼人心的《總覽》帛書,而是精選了一批年輕、識字、頭腦靈活的寒門子弟和小吏,組成“度支曹”和“戶曹”的特別工作組。親自培訓他們更精細的“編戶齊民”新法。
“記住,一戶一冊,丁口、田畝、牲畜、房舍,務必詳實!田畝用‘步弓’仔細丈量,畫出簡圖,四至標注清楚!產糧按上、中、下田分別估算登記!”劉長明拿著特制的竹簡表格橫豎線清晰,分門別類),不厭其煩地教導。
“這‘表格’之法甚妙!條目清晰,不易錯漏!”一個年輕小吏興奮地說,他感覺這比過去模糊的“某戶有田若干,丁口幾許”清晰高效百倍。
工作組先從成都周邊幾個受戰亂影響較小、土地關系相對簡單的縣開始試點。目標明確︰摸清真實家底,建立精確檔案,為後續政策提供無可辯駁的數據支撐。 法正對此未置可否,冷眼旁觀,但精確的數據總比模糊的臆斷好,至少能知道水有多深。
劉長明沒有立刻強行“官營”所有蜀錦和鹽鐵,而是選擇了一個突破口︰成都官辦的織染署。這里原本就存在,但效率低下,管理混亂,產出遠不如私營大作坊。
他親自去織染署蹲了幾天,看著織工們各自為戰,從理絲、上機到織成一片錦,一人包辦全流程,效率低且質量波動大。
“如此不行。”劉長明搖頭,找來署令和幾個老織工,“從今日起,試行‘分段協作’之法。”
他將整個織錦流程拆解︰選絲理絲 → 牽經上機 → 織造 → 染色 → 整理。每個環節由固定的一組人負責,只專注于自己那一步。
“專精一事,熟能生巧。設立‘工頭’,記錄每組每日產出數量與質量。優者賞,劣者察,查明原因改進。”他引入了簡單的計件考核和質量追蹤概念。
起初老織工們不習慣,覺得把自己“綁死”了。但試行半月後,產量竟真的穩步上升,次品率下降!署令驚喜地報告︰“軍師神法!此法省時省力,出活又快又好!”劉長明微笑︰“非神法,乃‘術’也。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這“分段協作”術很快在官營工坊內部小範圍推廣,成為提高效率的利器,也為未來可能的更大規模“官營”積累了管理和技術經驗。龐統對此大加贊賞,認為這就是“新法”的力量。
劉長明心里不禁感嘆道︰“流水線名不虛傳啊!怪不得所有的大型企業都開始用流水線了,實在是太好用了!”
“廣開學館,無論貴賤”的宏願暫時無法實現,阻力太大。劉長明只能退而求其次,打著“培養基層吏員,精熟錢糧簿冊”的旗號,在州牧府旁設立了一個小小的“算學吏員速成班”。
學生來源︰主要是各郡縣送來、識字但出身不高的年輕小吏,以及少數經過嚴格挑選、家世清白且對算學有天賦的寒門子弟。
教學的教材,劉長明打算親自編寫,畢竟上了十多年的學,看過的課本數不勝數,如今又加上諸葛亮的才識,問題應該不大。劉長明教材核心是推廣他改良的數字符號類似阿拉伯數字但寫法不同)和四則運算規則,以及更清晰的記賬表格。他稱之為“新算符”和“格目法”。
“記住,壹、貳、參書寫繁復,易出錯。此‘一、二、三’至‘九’,再加‘零’,十個數符,筆畫簡省,配合這‘格目’表格),計算、登記、核對方便百倍!”劉長明在簡陋的講台上耐心講解。
他避開敏感的“開啟民智”、“尊卑同席”等話題,只強調實用性和對公務效率的提升。第一批學員結業後,分配到“度支曹”和試點縣工作,其處理錢糧賬目的速度和準確性遠超同僚,引起了不小的震動。連法正也不得不承認︰“孔明所授‘新算符’與‘格目’,于錢糧簿籍之事,確有奇效。”這為未來更大範圍的教育推廣埋下了種子。
“限田令”是火藥桶中的火藥桶。劉長明對此最為謹慎。他沒有立刻觸動現有豪族的蛋糕,而是將目光投向無主荒地和因戰亂逃亡大戶留下的隱匿田產。
他利用“度支曹”摸查出的數據,在成都平原邊緣幾個縣,將清理出的這類土地,優先授給在戰爭中失去土地的自耕農和部分可靠的流民。條件是必須登記在冊,按統一較低的稅率遠低于過去給豪族當佃戶的租子)繳納田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田授汝,登記造冊,便為汝家恆產!安心耕種,按時納賦,官府保汝田契!”官吏向分到田地的農戶宣告。許多拿到蓋著官印田契的農戶,激動得熱淚盈眶,對著州牧府方向磕頭。這雖然規模不大,但釋放了一個明確信號︰官府在嘗試恢復小農經濟,保障耕者有其田。這極大地安撫了底層民心,但也讓嗅覺敏銳的豪族們感到了寒意,私下串聯更加頻繁。李嚴等人憂心忡忡地向法正訴苦︰“孔明此乃溫水煮蛙,步步蠶食啊!”法正眼神深邃︰“他在試水,也在試探。”
就在劉長明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艱難推進他的治理試驗時,關于劉備集團下一步戰略方向的爭論,在高層內部愈演愈烈。焦點只有一個︰漢中!
“主公!時機稍縱即逝!”龐統幾乎每次議事都要強調,“曹操剛在濡須口與孫權大戰一場,雖未大敗,但損耗不小,短期內無力大舉西顧!張魯在漢中,空有地利,內政昏聵,民心不附!五斗米道裝神弄鬼,豈能久恃?”
他眼中閃爍著狂熱的光芒,手指重重敲在地圖上陽平關的位置︰“我軍新得益州,士氣正旺!孟起將軍新附,西涼鐵騎驍勇,更兼熟悉隴右地形!此乃天賜良機!”他壓低聲音,帶著蠱惑,“若再輔以吾之‘霹靂火’,陽平關再險,亦能轟開!一旦拿下漢中,則全據益州天險,北可圖中原,東可保荊州無虞!此乃王霸之基!豈能因區區幾個蜀中豪族的聒噪而裹足不前?當趁曹賊喘息未定,張魯人心渙散,速發雷霆之兵,一舉而定!”
龐統的戰略核心是︰利用時間差和“技術代差”火藥),以快打慢,速取漢中,奠定爭霸根基。他認為內部的反對聲音可以用軍事勝利和未來更大的利益來壓制或消化。
法正總是等龐統慷慨陳詞完,才慢悠悠地開口,語氣冷靜得近乎冷酷︰“士元兄壯志可嘉。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軍新得益州,看似疆域遼闊,實則如履薄冰。
他條分縷析,直指要害︰
1. 內憂未靖︰“蜀中豪族,如杜、李、張等,根深蒂固,財雄勢大,私兵部曲甚眾。孔明新政,雖緩行試點,已令彼等如芒在背,蠢蠢欲動。若此時大軍遠征漢中,後方空虛,彼等若勾連不滿新政之官吏、煽動流民作亂,或暗通張魯、曹操,則成都危矣!屆時前有堅城未克,後院火起,進退失據,大勢去矣!”他再次巧妙地利用了內部矛盾作為反對出兵的核心理由。
2. 戰力存疑︰“我軍入蜀,雖勝,然將士疲憊,亟待休整。荊州兵、東州兵劉璋舊部中跟隨劉備的部分)、新附西涼兵,來源各異,號令、戰法、信任皆需時間磨合。孟起將軍威名赫赫,然其部屬新附,人心是否盡歸?龐德將軍等將,忠誠尚未經歷大戰考驗。此時傾力北上,若遇挫于堅城之下,士氣極易崩潰。”
3. 後勤艱難︰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大軍遠征漢中,糧草轉運,千里棧道,人背馬馱,十成糧草運抵前線能剩幾何?漢中張魯,經營多年,糧秣充足,足以固守待援。若戰事遷延,我軍糧盡,不戰自潰!”
4. 外交隱患︰ “曹操雖暫困于東南,然其勢猶在,虎視眈眈。若我大軍頓兵漢中堅城之下,曹操緩過氣來,遣一上將,如夏侯淵、張合等,自關中或武都方向襲擾,或與張魯暗通款曲,我軍腹背受敵,如何應對?孫權在荊州方向,亦非善類,需留大將重兵鎮守,難以抽調。”
法正的戰略核心是︰內固根本,外聯強援,待機而動。
內固︰“當務之急,是與孔明軍師合力,綏靖地方,化解豪族敵意,穩固新政試點成果。將荊州、東州、西涼諸軍真正融為一體,厲兵秣馬,囤積糧草。此非一年半載之功。”
外聯︰“漢中非急圖之地。可遣能言善辯之士,北結涼州羌胡諸部,許以厚利,使其牽制曹操關中兵力,亦可為將來取隴右鋪墊。對張魯,亦可示好麻痹,或離間其部屬。如張魯與大將張衛、楊昂等素有嫌隙。”
待機︰“待我軍根基穩固,兵精糧足,內部再無掣肘,而曹操或孫權再生大變,如再次爆發大戰,張魯內部生亂之時,再以泰山壓頂之勢,雷霆一擊,漢中可傳檄而定!此方為萬全之策。”
劉備端坐主位,听著兩位頂級謀士截然不同的方略,眉頭緊鎖。龐統描繪的藍圖輝煌而誘人,漢中仿佛唾手可得;法正指出的風險則冰冷而現實,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他瞥了一眼沉默的劉長明,劉長明正專注于他那些“試點”,似乎對這場戰略之爭暫時置身事外。但劉備知道,劉長明的態度至關重要。
“霹靂火……”劉備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案幾,腦海中浮現那包不起眼的粉末和龐統狂熱的眼神。那東西,真能轟開號稱“天獄”的陽平關嗎?若真能,龐統的閃電戰就有了實現的可能!那巨大的誘惑力,如同魔鬼的低語,不斷撩撥著他那顆不甘人下的雄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望向堂下。趙雲目光沉穩,顯然更傾向法正的穩妥;魏延眼神熾熱,似乎對龐統的冒險躍躍欲試;張飛則抓耳撓腮,似乎只關心什麼時候能打仗;馬超和龐德肅立一旁,作為新附者,不便多言,但馬超眼中對故地隴右的渴望難以掩飾。
堂內再次陷入沉默,只有窗外蜀地特有的、帶著濕氣的風,吹動著帷幕。漢中,這塊懸在頭頂的肥肉,是立刻跳起來奮力一搏,還是耐心等待最佳的下口時機?劉備的目光在地圖上的漢中與成都之間來回游移,心中的天平,在巨大的誘惑與沉重的風險之間,劇烈地搖擺著。
劉長明放下手中的一份關于織染署產量提升的簡牘,終于抬起頭,迎向劉備詢問的目光。他沒有直接評價龐統或法正的方略,劉長明雖有後面帶兵的經驗和極強軍事能力,但他目前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新政的推行上,而且現在龐統、法正都在,他不能把什麼事情都壓在他的身上,他此生可不想早早被累死了,所以只是緩緩道︰“主公,統與孝直所言,皆有至理。漢中,必取之地;根基,必固之本。然取漢中之法,需天時、地利、人和兼備。今‘人和’未臻圓滿,內部整合與豪族問題都在,還有‘地利’之險,蜀道後勤亦需時日綢繆。亮以為,當以孝直之‘固本’為先,加緊新政試點,安撫地方,整軍屯糧。同時,士元之‘利器’火藥)亦不可偏廢,當秘密精研,待其成熟可用,且我軍後顧無憂之時,再圖雷霆一擊,方為上策。此間,對張魯,可遣使示好,行離間緩兵之計。”
劉長明的話,如同在激流中投下一塊鎮石,既肯定了法正“固本”的優先性,又為龐統的“利器”和未來“雷霆一擊”保留了空間,更提出了對張魯的外交策略。這似乎是目前最穩妥的中間路線。
劉備緊鎖的眉頭稍稍舒展,長長吁了一口氣︰“孔明之言,深合孤意。就依此議︰內政以孔明為主,孝直輔之,務必穩固根本,調和諸方;整軍備戰,子龍、翼德、文長等需加緊操練,孟起將軍所部亦需妥善安置,盡快融入;至于漢中……”他目光轉向龐統,帶著一絲期許,“士元,你那‘霹靂火’,孤寄予厚望!望你潛心精研,務求實用、可靠!所需錢糧人手,孤全力支應!對外,暫緩對漢中用兵之議,遣使與張魯修好,示以無害。涼州羌胡,孝直可著手派人聯絡。”
“主公!”龐統還想爭取,但看到劉備決斷已下,且並未否定他的“利器”研發,只得將話咽下,拱手道︰“統領命!必不負主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