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的空氣帶著萊茵河畔特有的冷冽與嚴謹。林清音在柏林愛樂大廳的排練,比在倫敦時遇到了更直接的挑戰。這座以卓越音響效果和深厚德奧音樂傳統著稱的殿堂,對每一位在此演出的音樂家都抱有極高的期待與審視。
排練間隙,一位在德語區極具影響力的樂評人,沃爾夫岡•克魯格,在與指揮短暫交流後,徑直走向林清音。他年約五十,面容嚴肅,眼神銳利如鷹。
“林小姐,”他的德語口音很重,通過翻譯傳達,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性,“你的技巧無可挑剔,音樂也充滿……異域風情。但請原諒我的直接,在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故鄉,我們更看重音樂中深刻的哲學思辨與嚴謹的結構邏輯。你的作品,情感充沛,但恕我直言,是否過于注重表面的音響色彩,而缺乏真正的、德意志式的‘精神內核’?”
這番評價,比倫敦那位小提琴首席的質疑更為尖銳,直指她音樂創作的核心理念。周圍幾位德裔樂手也投來了深以為然的目光。壓力如同無形的巨石,驟然壓上林清音的肩頭。
她下意識地摸了摸耳中的耳機,里面一片寂靜,江以辰此刻正在國內準備那個重要的技術發布會,她不能打擾他。她必須獨自面對。
然而,就在她深吸一口氣,準備組織語言回應時,耳機里卻突然傳來他極其簡短、仿佛掐準了時間的信息,是文字轉成的語音︰
【j︰克魯格,推崇巴赫的數學美感。用結構回應他。】
只有一句話,卻像黑暗中驟然亮起的燈塔!他即使遠在千里之外,忙于自己的戰場,卻依然關注著她這邊的動態,並在最關鍵的時刻,給出了最精準的“彈藥”!
林清音瞬間穩住了心神。她抬起頭,迎向克魯格先生審視的目光,臉上露出了從容而尊敬的微笑,用這幾天惡補的、略顯生澀但足夠清晰的德語回應︰
“克魯格先生,非常感謝您深刻的見解。您提到的‘精神內核’與‘結構邏輯’,我非常贊同。事實上,在我的《絲路回響》中,看似自由的東方旋律線條之下,隱藏著一個基于斐波那契數列變化的節奏骨架,以及對中國古琴減字譜符號系統的現代化重構。這或許正是東方哲學中‘道法自然’與西方嚴謹邏輯的一種對話嘗試?”
她引用了江以辰曾經跟她探討過的、關于她音樂中隱藏的數學結構,以及她自己對傳統譜式現代化的思考。這番話,既回應了對方對“結構”的要求,又巧妙地將東方哲學提升到了與之對等的思辨高度。
克魯格先生嚴肅的臉上第一次出現了明顯的訝異。他推了推眼鏡,眼神中的審視淡化了些,取而代之的是濃厚的興趣︰“斐波那契數列?古琴譜法?有意思……請繼續說。”
一場潛在的危機,在她獨自的應對與他精準的遠程支援下,化為了深入的藝術交流。
然而,就在林清音漸漸穩住柏林陣腳的同時,國內,“音核”平台重要的新技術發布會現場,卻突發意外!
發布會進行到關鍵的產品演示環節,負責演示的高級工程師在操作最新優化的ai推薦引擎時,平台主屏幕突然卡頓,隨後陷入黑屏!現場一片嘩然,媒體記者們立刻騷動起來,質疑聲四起。
後台,技術團隊瞬間亂成一團,試圖緊急修復。站在台上的項目經理臉色煞白,幾乎無法控制局面。遠在柏林的林清音,正好在排練休息時刷到了發布會的線上直播,看到了這混亂的一幕,她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
她立刻嘗試通過耳機聯系江以辰,但那邊只有嘈雜的背景音和他簡短急促地對技術人員下達指令的聲音,顯然正處于焦頭爛額之中。
她幫不上任何忙,只能隔著屏幕干著急,心里充滿了對他的擔憂。她知道,這次發布會對“音核”和他有多重要。
就在現場幾乎要失控的時候,江以辰的身影出現在了台上。他拿過項目經理手里的話筒,臉上看不出絲毫慌亂,只有一種沉靜如水的鎮定。
“各位,抱歉出現了一點技術上的小插曲。”他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傳遍全場,清晰而平穩,帶著一種奇異的安撫力量,“這正好說明了技術探索的道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也證明了我們‘音核’團隊,永遠在挑戰最前沿的可能。”
他沒有試圖掩蓋問題,而是用一種自信甚至帶著點幽默的方式,將事故變成了展示團隊應變能力和技術追求精神的契機。他甚至在等待技術修復的間隙,臨場發揮,脫稿講述了兩個“音核”早期開發時遇到的有趣bug,引得台下觀眾發出陣陣笑聲,緊張的氣氛瞬間緩和了不少。
幾分鐘後,屏幕恢復正常,演示完美繼續。發布會不僅沒有失敗,反而因為這個小插曲和江以辰出色的危機處理能力,贏得了更多的關注與好評。
林清音在柏林看著直播畫面里他游刃有余、掌控全場的模樣,懸著的心終于落下,取而代之的是難以言喻的驕傲與心疼。她知道,他此刻的從容背後,是巨大的壓力和對團隊絕對的信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晚上,兩人終于通過耳機通道聯系上。
“發布會……後來很成功。”林清音先說,語氣里帶著後怕和欽佩,“你太厲害了。”
“嗯。”江以辰的聲音帶著事後的疲憊,卻依舊平穩,“習慣了。你那邊呢?那個克魯格?”
“按你說的,用結構回應了。他好像……挺感興趣的。”林清音把下午的經過簡單說了一遍。
“不錯。”他言簡意賅地表揚,隨即聲音低沉了幾分,“下次遇到這種事,直接叫我。”
“你不是在忙發布會嗎?”
“再忙,”他頓了頓,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篤定,“听你這邊的時間,總有。”
林清音的心瞬間被這句話填滿,柔軟得一塌糊涂。他們各自在相隔千里的戰場上應對著突如其來的風暴,卻從未忘記成為彼此最堅實的後盾。
“學長,”她輕聲說,帶著濃濃的依賴,“我想你了。”
耳機那頭沉默了片刻,然後傳來他低沉而溫柔的回應,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沙啞︰
“嗯。”
“我也想你。”
“柏林之後是紐約,”他仿佛在確認行程,又像是在做出承諾,
“等著我。”
雙重考驗,突如其來,他們在各自的領域迎難而上。
彼此的支撐,無聲卻有力,
穿越時區,化解危機,
讓分離的時光,
也充滿了並肩作戰的篤定與溫暖。
第九十八集 完)
下一集預告︰
柏林演出圓滿成功,林清音的音樂理念獲得更深入的認可。巡演最後一站紐約在即,江以辰將如何兌現他的承諾?而一場針對林清音的意外網絡風波悄然掀起,險些打亂所有計劃……敬請期待《學長,這里不可以》第九十九集︰《紐約前夜與風波再起》。
喜歡學長,這里不可以請大家收藏︰()學長,這里不可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