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國,壽春。
地底三千丈,一座浩瀚無垠的宮殿靜靜矗立。
非銅非鐵,非金非石,整座大殿以不可思議的鎏金之材鑄就,渾然一體,無絲毫縫隙。殿堂穹頂,並非雕梁畫棟,而是瓖嵌了億萬顆明珠,按照周天星斗之位排列,自行運轉,投下萬古不滅的星輝。
星光如水銀瀉地,流淌于殿堂中央。
那里,停放著一口巨大的玉棺。
玉質溫潤,通體無瑕,氤氳的靈氣在棺槨周圍凝成實質的雲霧,聚散離合。
劉安,這位大漢朝最特立獨行的淮南王,正盤坐于玉棺之前。
他身著一襲玄色王袍,頭戴玉冠,面容俊朗如青年,雙眸卻深邃得蘊藏著整片星空。歲月在他身上留下的,不是蒼老,而是愈發沉凝厚重的威嚴。
自穿越而來,已逾百年。
他望著眼前的一切,心中沒有半分波瀾。這座為了今日而準備的陵寢,耗盡了他半生積累的財富與心血。
他心念微動。
一個只有他能看見的界面,在識海中緩緩展開。
那並非冰冷的數字面板,而是一幅古樸蒼茫的青銅卷軸。卷軸之上,一簇微弱的金色火焰靜靜燃燒。
【萬古薪火系統】
【薪火之主】︰劉安
【當前壽元】︰三百二十七年
【薪火本源】︰七縷
【已點燃薪火】︰
一、【淮南子之薪】︰哲學思辨,道法總綱。影響力(廣),持續性(長)。當前每年提供壽元︰三年。提供道韻︰一縷。
二、【造紙術之薪】︰文明基石,知識載體。影響力(極廣),持續性(極長)。當前每年提供壽元︰九年。提供道韻︰三縷。
三、【煉丹術之薪】︰超凡之始,生命嬗變。影響力(中),持續性(中)。當前每年提供壽元︰一年。提供道韻︰半縷。
四、【百鍛鋼之薪】︰兵戈利器,帝國之基。影響力(廣),持續性(長)。當前每年提供壽元︰兩年。提供道韻︰半縷。
……
……
這,就是他身為穿越者的最大倚仗。
一個與整個世界因果糾纏的系統。
它不發布任務,不提供獎勵,更像一個公正的記錄者與轉化器。
每當劉安創造出足以改變世界認知、推動時代進程的新事物、新思想,便可“點燃”一簇薪火。
薪火的影響力越廣,傳播越久,所轉化的“壽元”與“道韻”便越多。壽元,是他在這個世界立足的根本;而道韻,則是他撬動天地法則,領悟修行的關鍵。
百年來,他以淮南王的身份為掩護,悄然撥動著歷史的走向。
他召集天下賓客,並非為了沽名釣譽,而是為了編撰《淮南子》,將自己對道的理解融入其中,點燃了第一簇薪火。
他改進工藝,弄出粗糙卻實用的紙張,讓知識的傳播成本斷崖式下跌。
他改良冶煉技術,鍛造出遠超時代的兵器,暗中輸送給衛青、霍去病,助大漢鐵騎封狼居胥。
每一項發明,每一次變革,都是在為這簇薪火添柴。
世界因他而變,世界也回饋于他。
他從一介凡人,憑借這源源不斷的道韻,硬生生走出了一條前無古人的修行之路。煉氣,築基,金丹。如今,他已是金丹圓滿,距離那傳說中的元嬰境,只差臨門一腳。
但這一腳,是天塹。
金丹碎,元嬰生。此過程九死一生,稍有不慎,便是神魂俱滅的下場。
他積攢了三百余年的壽元,就是為了這一搏。
“周天星斗大陣,起。”
劉安緩緩開口,聲音在空曠的金殿中回響。
穹頂之上,億萬明珠光芒大盛,星輝驟然熾烈,化作一道道肉眼可見的星辰光柱,精準地投入大殿各處的陣眼。整座地宮劇烈一顫,一頭沉睡萬古的巨獸甦醒過來。
無盡的靈氣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被大陣強行抽取、煉化,最終化作最精純的能量,盡數灌入中央的玉棺。
玉棺嗡嗡作響,綻放出璀璨奪目的清光。
劉安深看了一眼那燃燒的薪火卷軸,沒有絲毫留戀,神識沉入丹田氣海。
那里,一顆龍眼大小、光芒四射的金色丹丸,正滴溜溜地旋轉著。
“百年籌謀,在此一舉。”
他閉上雙眼,整個人向後倒去,穩穩落入玉棺之中。
棺蓋自行合攏,嚴絲合縫。
地宮徹底陷入寂靜,只余下星斗運轉的微光與大陣運行的轟鳴。
淮南王劉安,于世間“暴斃”而亡。
……
長安,未央宮。
漢武帝劉徹身著一襲黑色常服,立于窗前,眺望著遠方天空。他剛過而立之年,眉宇間卻已滿是帝王的威嚴與深沉。
一名宦官碎步而入,跪伏于地,聲音顫抖。
“陛下,淮南急報……八百里加急。”
劉徹沒有回頭,聲音平靜得可怕。
“念。”
“淮南王……劉安,于前日夜間,觀星象,飲丹藥,而後……而後……薨了。”
宦官的聲音越來越小,頭也埋得越來越低。
整個宣室殿,落針可聞。
許久,劉徹才緩緩轉過身。他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既無喜悅,也無哀傷。
“薨了?”
他咀嚼著這個詞,在品味什麼稀世佳肴。
“皇叔醉心黃老之學,求仙訪道,朕是知道的。他煉了一輩子丹,吃了無數金石之物,如今落得這個下場,倒也不算意外。”
宦官不敢接話,只是將身體伏得更低。
劉徹踱步到御案前,拿起那份來自淮南國的奏報,一目十行。
奏報上寫得清清楚楚,淮南王劉安為求長生,服用新煉“升仙丹”,結果丹藥霸道,當場暴斃,尸身僵直,七竅流血。國中臣子,皆親眼所見。
“呵。”
劉徹發出一聲意義不明的輕笑,隨手將奏報扔在案上。
“死得這麼輕易?”
他看向跪伏的宦官,眼神銳利如鷹。
“你信嗎?”
宦官渾身一抖,汗如雨下,顫聲道︰“奴……奴婢不知。”
“朕的這位皇叔,可不是個省油的燈。”劉徹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發出沉悶的聲響,“他廣招門客數千人,著書立說,儼然一方道主。他拿出的煉鋼法,讓大漢的刀劍鋒利了三成。他獻上的馬鞍馬鐙,讓大漢的騎兵戰力倍增。現在,你告訴朕,這麼一個經天緯地的人物,會蠢到被自己煉的丹藥毒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