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睿默不作聲,沉吟片刻後方才問道︰“羅將軍,若依你這戰法,擊退涉谷逆賊後,我軍老兵恐折損多少?”
“這……”羅文森眉宇間凝起難色,指尖無意識摩挲著腰間佩刀的刀柄,斟酌半晌才道︰“此節實難逆料。若逆賊心志不堅,遇我軍鋒芒便陣腳大亂,我等或能以極小代價破敵;可若彼輩抱定死戰之心,見我陷陣銳士非但不避,反倒蜂擁反撲,那我軍傷亡必是慘重至極!”
“知縣相公,屬下斗膽進言!”張先平抬手拭去眼角淚痕,聲音帶著幾分急切,“萬望相公與諸位將軍切勿輕看涉谷張氏的宗族羈絆!那張氏在長汀地面上,素來以抱團著稱,但凡宗族間起了紛爭,往往一人挑頭便全族響應,且個個都是悍不畏死的性子,堪稱長汀宗族中的首惡勢力!”
“那又何妨?”羅文森冷哼一聲,袍袖猛地一拂,“張設籍,休怪在下言語粗直。張氏先前能在長汀作威作福,不過是未曾撞上我長汀廂軍的刀鋒,且縣衙顧及後續事端,不肯讓我等放手施為罷了。否則,早叫張先永那逆賊知曉,什麼是太歲頭上動土,自尋死路!”
身處這般尷尬境地,張先平只得垂首噤聲。朱睿卻神色淡然,指尖輕輕敲擊著案幾,緩聲道︰“羅將軍所言不虛,正規軍對陣宗族烏合之眾,確有以一當十、所向披靡的底氣。但將軍可曾細想,若為擊潰涉谷逆賊而折損過多老兵,我等後續何以依托這些骨干操練新兵?又如何應對汀州廂軍隨時可能發起的進攻?”
羅文森聞言眉頭緊鎖,陷入沉思。朱旭適時開口,撫著頜下長髯道︰“知縣相公思慮深遠,我軍老兵本就數量稀少,實乃軍中梁柱,絕不可輕易損耗。老朽提議,不如據城堅守,借這宋代夯土城牆的防御之利與逆賊對峙,同時抓緊時日操練城內新兵。只需堅守些時日,待逆賊糧草耗盡,自會不戰而退。”
“萬萬不可只守不戰!”湯濤急步上前,聲如洪鐘,“若不能速速蕩平逆賊,拖延日久,汀州廂軍再聞訊趕來夾擊,我等腹背受敵,屆時便再無半分勝算!”
“湯將軍所言極是!”張先平連忙附和,“長汀三大姓的寨中儲糧豐足,若他們與汀州廂軍勾結,為其提供糧草接濟,屆時即便想憑堅城耗退廂軍,亦是難如登天!”
出戰則恐損精銳,固守又怕腹背受敵,兩難之下,在場文武皆是愁眉不展。朱睿同樣凝眉盤算,目光在眾人臉上掃過,忽地面露微光,轉向張先平問道︰“張設籍,你出身張氏寨中,對當地情狀想必熟稔。那些寨中的田奴,為何寧願世代為豪強充當牛馬,也不願登記戶口做個尋常百姓?”
張先平遲疑片刻,躬身答道︰“回稟知縣相公,其中緣由有三。其一,那些田奴無田無地,離了豪強的庇護便無以為生;其二,依大宋律例,豪強蓄養奴僕需雙倍繳納人頭稅,為逃避此等賦稅,豪強自然絕不允許田奴登記戶口;其三,當今賦稅苛重,孩童一歲便需年繳二十三錢口賦,十六歲後更是增至一百二十錢,外加每年徭役纏身,是以許多窮苦百姓走投無路,寧可做田奴苟活,也不願為自由民受那苛政之苦。”
朱睿緩緩點頭,眼中閃過一絲了然,沉聲道︰“如此,便依此計行事。此戰我軍先以守城為根本,同時施用攻心之策。讓那些被三大姓裹挾而來的田奴知曉,若投降我軍入伍,不僅可免除一切賦稅,更能衣食無憂。盡量渙散逆賊軍心、瓦解其士氣,再尋機出城決戰,力求以最小代價,在汀州廂軍反應過來之前剿滅逆賊。”
“知縣相公高見!”朱旭撫掌贊嘆,“逆賊之中,田奴佔了十之八九,只要他們無心作戰,即便三大姓族人拼死頑抗,也掀不起多大風浪!”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彭皓上前一步,抱拳道︰“知縣相公,不知具體該如何部署?”
“第一,即刻草擬榜文穩定民心。”朱睿目光掃過眾人,沉聲道,“告知城內百姓,自明日起,每人每日可領取一包小熊椒鹽甦打餅干改善伙食;若願在逆賊攻城時協助搬運守城物資,每次再加發一包。”
“知縣相公英明!”戶曹劉渝喜上眉梢,連忙躬身應道,“此榜一出,城內百姓定然大喜過望,屆時必定爭相協助我軍守城,士氣可期!”
“此事便交予你辦理。”朱睿隨口吩咐,“榜文由你書寫張貼,餅干也由你負責發放。辭曹、田曹,守城期間你二人差事不繁,可率手下差役協助劉戶曹發糧,必要時組織人手支援守城,暫听其調遣。”
三位曹官當即齊聲應諾。朱睿又道︰“第二,傳我將令,自明日起,士卒除日常正餐外,每日可領取三包小熊椒鹽甦打餅干,早晚各一,正午一加。若逆賊攻城,午餐再加兩包。此外,戰場之上斬獲首級一顆,獎勵餅干兩包;生擒俘虜一人,獎勵餅干三包!”
彭皓、羅文森、湯濤三將聞言放聲大笑,齊聲道︰“知縣相公闊綽!我軍士卒定當士氣高漲,巴不得逆賊即刻來攻,好趁機加餐,斬敵擒俘換取更多餅干!”
“知縣相公,那第三項部署是?”朱旭連忙追問道。
“第三,自然是設法讓逆賊士卒也嘗嘗這甦打餅干的滋味,知曉其食用之法。”朱睿嘴角勾起一抹淺笑,眼中閃過一絲狡黠,“試想,那些常年吃糠咽菜、食不果腹的田奴,得知投降我軍有這般美味可享,又能免除苛捐雜稅,他們會作何選擇?”
……
正如劉渝所料,次日清晨榜文張貼完畢,縣衙差役推著糧車挨家挨戶發放小熊椒鹽甦打餅干後,長汀城內頓時歡聲雷動。這滿是宋代飛檐斗拱的城池中,民心非但未有半分慌亂,反倒有不少百姓暗自期盼叛軍能久圍不退,好日日領取這美味可口、能補充鹽分的餅干。許多百姓也在當日,第一次嘗到了這用火烤出濃郁香氣的餅干滋味,只覺滿口咸香,回味無窮。
也如彭皓、湯濤等將所料,朱睿將士卒每日餅干供應提升至三包後,廂軍將士個個歡呼雀躍,身著宋代軍袍的身影在演武場上往來穿梭,摩拳擦掌只盼叛軍早日攻城,好趁機加餐,斬敵擒俘換取更多餅干,軍心士氣一時間振奮到了極點。
更如朱睿所料,當日近正午時分,一支多達一千八百余人的叛軍打著元軍旗號,身著蒙古韃子的服飾,從南方殺來。行軍途中,他們竟能勉強保持隊列整齊,緊隨所屬旗幟前進,顯然是暗中接受過基礎軍事訓練。叛軍一路高呼“踏平長汀,生擒朱睿”的口號,馬蹄踏起漫天塵土,氣焰頗為囂張。
這般景象一直持續到叛軍行至長汀南門城外的平原地帶。當他們看清城牆上飄揚的大宋旗幟時,許多眼尖的士卒忽然發現,通往城門的道路中央,竟擺放著幾個冒著騰騰熱氣的烤架,旁邊還堆著一堆黃色的古怪小包。
一陣北風拂過,烤餅干濃郁誘人的香氣隨風飄來,直引得叛軍士卒口水直流,個個面露詫異之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