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日清晨,天光未明,大理寺正堂前的銅鑼已響三通。
百姓擠滿了廊下,官差執棍維持秩序,議論聲如潮水般起伏。
誰都知道,今日重審的“碧璃雙鳳簪案”,早已不是一樁簡單的失竊案——而是寒門評事沈觀,與當朝一品誥命王夫人之間的正面交鋒。
堂上香爐青煙裊裊,照壁繪著獬豸怒目,象征公正斷獄。
沈觀立于階下,一身九品青袍洗得發白,卻挺直如松。
他不看兩側官員或憐憫或譏誚的目光,也不懼那高座之上珠翠環繞、氣勢逼人的王夫人。
她來了。
八人大轎落定,王夫人扶著丫鬟的手緩緩步入大堂,金絲繡鞋踏在青磚上,步步生威。
環佩叮當,眉眼含霜。
“沈評事。”她聲音不高,卻壓住了滿堂喧嘩,“你一介寒門書生,無根無靠,竟敢屢次翻查舊案,污蔑侯府清譽?可知我夫君掌戶部錢糧,一道奏本便可削你仕途,貶你回鄉耕田?”
堂內一片寂靜。
有人暗嘆這年輕人終究太嫩,撞上鐵板還不自知。
沈觀卻只是輕輕抬眸,目光平靜如古井深水。
他沒有答話。
只對身旁差役點了點頭。
“呈物證。”
第一件,是裝在琉璃匣中的焦黑香腳,旁附藥試文書。
坐堂醫正親筆簽押︰確為“夢引散”殘骸,燃之可使人神志清明而痛感全失,常用于秘審逼供。
第二件,是從排水溝淤泥中掘出的繡鞋殘片,靛藍綢面,銀線滾邊。
經宮造局老匠人比對,針法紋路獨一無二,屬宮婢定制用品,三年前共制十二雙,僅配予東六宮近侍。
第三件,是一卷攤開的絹圖——《人員動線疊合圖》。
線條精細,時間軸清晰標注,以不同顏色標記春桃、替身、管家老周的行走軌跡。
最終交匯點赫然指向王夫人內室門檻之外。
圖側附注︰老周靴底所沾泥土成分,與通往西別院小徑完全一致;其入室時間較春桃“盜簪”記錄早半個時辰。
滿堂嘩然。
王夫人臉色微變,指尖掐進掌心,強自鎮定︰“即便管家行事不當,又豈能證明鳳簪未曾丟失?莫非沈評事還能讓簪子自己走回來不成?”
沈觀終于開口,聲音不高,卻字字如釘︰
“因為簪子,從未離開過您的梳妝匣。”
他從袖中取出一把黃銅小鑰匙,置于案上,發出清脆一響。
“這是從管家老周住處搜出的私配鑰匙,能打開您內室的三層鎖匣。您讓人偽造失竊現場,只為除掉那個無意間發現傳遞密香流程的婢女春桃。而真正的贓物轉移,並非盜竊——是送出。”
他頓了頓,目光直視王夫人驟然收縮的瞳孔。
“送給了一個不能暴露身份的人。一個懷了龍嗣的宮婢。”
話音未落,堂外馬蹄急響。
一名都察院快騎飛身下馬,闖入公堂,雙手呈上一封火漆密函與一幅畫像。
“宮城西側偏門守卒記錄︰三日前子時,有宮婢持偽令出宮,身形臃腫,斗篷遮面。經辨認,正是東宮遺失半月的侍女柳鶯!”
畫像展開,女子眉眼依稀可辨,腹部隆起,眼神驚惶。
死寂。
王夫人猛地站起,臉色慘白如紙,嘴唇顫抖,忽然厲喝︰
“來人!給我拿下這個狂徒!竟敢構陷朝廷命官家眷,罪該萬死!”
話音未落,破風之聲驟起!
東南角窗欞轟然炸裂,五道黑影如夜鴉撲入,刀光似雪,直取沈觀咽喉——為首者黑巾覆面,動作迅疾如鬼魅,手中短刃劃出一道冷電。
是馮十三。
沈觀神色未動。
早在三日前推演中,他便已通過【行為鏈預判】模擬出對方可能的突襲路徑︰破窗、斜切入場、主殺證人、制造混亂、借亂脫身。
此刻,他身形微側,左腳後撤半步,右手猛然揚袖——
鐵砂混合火磷粉末灑向頭頂燈火。
“轟”地一聲輕爆,火光驟閃即滅,濃煙騰起,彌漫大堂。
埋伏已久的差役從兩側屏風後沖出,長繩甩出,網索齊下。
刺客尚未反應,已被團團圍住。
唯有馮十三躍起欲逃,卻被絆馬索勾足,重重摔落,面具脫落,露出一張冷峻如石的臉。
他被按在地上,雙目仍死死盯著沈觀,仿佛要將此人刻入骨髓。
沈觀緩步上前,俯視著他,語氣平淡︰
“你練這套匕首手法,每日寅時三刻開始,風雨無阻。右腕發力習慣性偏外,是因為幼年骨折未正。你不是普通暗衛……你是王府‘影閣’出身。”
馮十三瞳孔一震。
全場皆驚。
沈觀卻不再多言,只將那柄染血的短匕收入木匣,低聲自語︰
“有些答案,不必問出口。”
他閉了閉眼,識海深處,系統界面悄然浮現。
【是否將當前物證‘馮十三所用匕首’納入模擬空間?】
【提示︰可啟動【痕跡殘留可視化】功能,追溯使用者長期行為模式】
沈觀默然片刻,終是點頭。
意識沉入黑暗——
下一瞬,一幅畫面在他腦中緩緩浮現︰晨光熹微的庭院,一名少年赤膊跪地,反復練習開鎖,手腕翻轉間,匕首如活物游走于鎖孔之間……審訊室內,燭火搖曳,鐵鏈輕響。
馮十三被縛于刑架之上,黑衣殘破,額角滲血,卻仍昂首不語。
大理寺卿親自主審,三班衙役列立兩側,香爐燃著安神定魄的沉檀,以防犯人借邪術迷心亂供。
然而無論威逼利誘、刑具陳列,馮十三始終閉目如石像,仿佛五感盡封。
“你可知拒供抗審,按律可加等問罪?”主審官拍案喝道。
馮十三只冷笑一聲,嘴角溢出血絲︰“我乃王府家奴,奉命行事,自有主人擔責。沈評事若真有本事,不如去叩王府大門——看看那門後,是不是也肯給你開一條縫。”
他目光斜刺向靜立一旁的沈觀,滿是譏諷。
沈觀未動,指尖輕輕摩挲著那柄從刺客手中繳獲的短匕。
寒鐵尚帶血痕,刃身微弧,握柄纏著褪色黑 leather,顯然是經年貼身之物。
他閉上眼,心念微動︰
這一次,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是”。
意識驟然抽離現實,墜入一片幽暗虛境。
匕首懸浮于前,表面浮現出無數細微光紋,如同歲月刻下的指紋。
突然,畫面流轉——
晨光初透,一座隱秘庭院中,少年赤裸上身跪在青石板上,雙手翻飛于一把銅鎖之間。
匕首在他指間旋轉、穿插、撬動,動作快得幾乎殘影重疊。
每一次手腕外偏,都因右臂舊傷而產生微妙滯澀,卻又被極強的肌肉記憶強行修正。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同樣的動作重復了數千次,竟在空氣中留下了一種近乎韻律的節奏。
開鎖,不是技術,而是本能。
沈觀心頭一震,猛然醒悟︰這並非單純練習,而是一種特殊訓練——專為破解多重機關鎖設計的“密鑰記憶法”。
這種技法早已失傳于民間,唯有前朝皇室暗衛與王府“影閣”秘傳弟子才可能掌握。
他幾乎沒怎麼猶豫,便在心中默念︰
“提取技能︰密鑰記憶法(Lv.1)。”
剎那間,一股陌生的信息洪流涌入腦海——七組數字與手勢順序自動浮現,伴隨著某種機械運轉的听覺記憶︰第一重滑栓左推三寸,第二重旋鈕逆時針兩格,第三重需以特定角度敲擊……竟是完整的一套地庫開啟流程!
他猛地睜開眼,呼吸微促,額頭沁出冷汗。
系統提示隨即在識海響起︰
【技能提取成功,累計推演點達30。
解鎖【心理側寫雛形】︰可嘗試模擬嫌疑人決策邏輯。】
他低頭看著自己的手,仿佛還能感受到那股來自他人記憶中的節奏律動。
原來,有些秘密藏不住,哪怕主人閉口不言,他的手指也會在歲月里寫下真相。
退堂鐘聲悠悠響起,驚醒了整個大理寺的喧囂。
聖諭已下︰春桃冤案平反,家屬賜銀百兩、免賦三年;管家老周斬首示眾;王夫人禁足府中,不得參宴理事;小侯爺貶居城外莊田,三年內不得返京。
一場風波,終以寒門書生完勝告終。
百姓議論紛紛,稱其“斷簪神探”,更有說書人當場編詞傳唱。
人群散去,唯沈觀獨步而出。
朝陽初升,金輝灑落在大理寺朱紅大門之上,映得他身影修長而堅定。
他取出那把黃銅鑰匙,在掌心緩緩轉動,陽光折射出一道細碎光芒。
“你鎖上的門,擋不住我會‘開門’的手。”他低聲自語,唇角微揚,“門能鎖住真相一時,卻鎖不住我想知道的一切。”
而在京城東南角,聞香樓最高層的雕花窗邊,甦夜語執壺斟酒,胭脂色的裙裾拂過木地板。
她望著遠處大理寺方向,眸光微閃,笑意漸深︰
“沈評事……你終于,踩進真正的局里了。”
風起簾動,樓下傳來急促腳步聲。
一名差役神色慌張奔來,手中緊握一封加急文書,尚未開口,已有冷汗涔涔而下。
但此刻無人知曉,那封信中所載之事,將比碧璃簪案更為詭譎——
它悄然躺在案頭,茶盞猶溫,藥香未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