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媽媽打的是如意算盤,還是想女兒能攀高枝,一家人跟著金蓮衣食無憂,便通過人牙子王婆又將金蓮以三十兩銀子賣給了張大戶家,與白玉蓮一同進門。
    潘媽媽昧著良心很是掙了一筆銀子,一兩銀子換算成人民幣大概是八九十年代的六百塊錢,三十兩銀子一萬八千塊,可以賣到縣城上好的臨街帶院子的門面房,可以說是一筆巨款。
    原以為能讓女兒做個妾安穩度日,怎料張大戶的妻子是個出了名的悍婦,才有後來的諸多精彩故事。
    張大戶見這兩位少女如此美麗,心中大喜,他財大氣粗,便請來老師繼續教她們琴棋書畫。潘金蓮本就技藝嫻熟,老師教得格外輕松。
    潘金蓮在張大戶府中學成了彈琵琶,那曲琵琶彈得張大戶如痴如醉;而白玉蓮則開始學習古箏。這兩位丫頭,白玉蓮與潘金蓮,便一同住在了一間屋子里。
    剛開始的時候,這張大戶的老婆對這兩個閨女頗為喜歡,覺得她們養得很好,也舍得為她們花錢打扮。在古代人的壽命普遍不長,身體也較弱,尤其是白玉蓮的丫頭。
    不久後,白玉蓮去世,只剩下金蓮一人。金蓮在張大姑娘家長到18歲,出落得面如桃花,美艷動人。
    “金蓮,你真漂亮。”
    張大戶看著眼前亭亭玉立的潘金蓮,眼中的喜愛之情難以掩飾,時常借著各種由頭到她房中去。潘金蓮雖心中不願,卻也只能應付著,她知道自己如今寄人籬下,根本沒有反抗的余地。
    盡管張大戶年歲已高,但他心里明白,這樣美麗的潘金蓮讓他心動不已,總想將她納為己有。然而張大戶的老婆精明得很,一眼看穿了他的心思。
    她警告道︰“老娘只要活一天,你就別想得逞。”她看得很緊,讓張大戶急得團團轉。張大戶雖在商場叱 風雲,卻娶了這樣一個悍婦,氣得他直罵。
    張大戶的老婆心里憋著一股火沒處撒,便把氣全撒在了潘金蓮身上,平日里對她的態度也越發刻薄起來,時常故意找她的茬,不是嫌她地掃得不干淨,就是怪她茶沏得太燙,讓金蓮在張家的日子過得越發艱難。
    潘金蓮看在眼里,心里更是清楚,自己在這家里的處境已經岌岌可危,怨恨像一塊巨石壓在她心頭,讓她不得安寧,卻又只能咬著牙忍受,連抱怨都不敢表露出來。
    日子一天天過去,終于有一天,張大戶的老婆去趕會,家中只剩金蓮。張大戶趁機去了金蓮的房間,說道︰“金蓮,你給大爺我彈個曲。”
    金蓮回答︰“是,張大爺,您想听什麼曲?”
    張大戶讓金蓮去自己房中彈奏,早已備好琵琶。金蓮遵命前往,剛進房門,就見張大戶一臉不懷好意地笑著,眼神在她身上來回打轉。
    金蓮心頭一緊,握著琵琶的手微微發顫,卻只能強作鎮定地坐下。調好琴弦,她輕輕撥動,一曲《秋江夜泊》緩緩流出,琴聲淒婉,似有訴不盡的委屈。
    張大戶卻根本無心听曲,只是湊得越來越近,嘴里說著些輕薄的話。金蓮只當沒听見,指尖加快,想早些彈完離開,可張大戶猛地抓住她的手腕,琵琶“ 當”一聲掉在地上,弦斷音絕。
    那一夜,張大戶如願以償,而金蓮卻痛苦不堪。她蜷縮在床榻上,淚水浸濕了枕巾,她不明白自己為何會遭遇這樣的事情,只覺得滿心的屈辱。從那以後,張大戶便常常趁家中無人時來找她,金蓮雖百般不願,卻無力反抗,只能默默忍受著這一切,心中的苦楚日益加深。也造成金蓮後來的性格成因。
    張大戶自那晚後,一發不可收拾,天天支使老婆外出。他對老婆說︰“我給你些銀子,你去趕集、回娘家吧。這麼大年紀了,想買什麼就去逛街。”
    張大戶的老婆起初還覺得丈夫難得體貼,樂呵呵地揣著銀子出門,有時去集市上挑些布料首飾,有時回娘家跟街坊鄰居閑聊,一去便是大半日。
    張大戶則趁機溜進金蓮房里,金蓮每次見他進來,心里都像壓了塊石頭,卻又不敢聲張,只能低眉順眼地應付著,心里默默盼著張大戶的老婆能早些回來,結束這非人的生活。
    可張大戶的老婆被他哄得高高興興,哪里知道家中的齷齪事,依舊隔三差五地被支出去,留金蓮獨自面對張大戶的糾纏。
    然而不久後,張大戶身上出現了幾種毛病。自從張大戶收用了潘金蓮之後,事情便一發不可收拾。老頭簡直找到了第二春,可是張大戶不覺身上添了四五件毛病︰第一件是總覺得腰疼,第二件是整天兩眼流淚,第三件是總是听不見聲音耳聾,第四件是總是流鼻涕,第五件是小便不利索。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自從有了這些毛病之後,再加上一次張大戶與金蓮幽會時,被老婆撞見。他老婆天天對張大戶怒罵,橫眉冷對。而且張大戶的老婆對潘金蓮百般責打。
    張大戶心疼啊!想了想決定不能委屈了潘金蓮,于是痛下決心,賭著氣,哪怕倒賠錢,也要把潘金蓮嫁給一個合適的人家。
    宅子里的下人們給張大戶出主意︰“嘿,老爺,我給您出個法子吧。您把潘金蓮嫁給武大郎吧。武大郎又忠厚,又老實,而且他沒有媳婦,再說了,武大郎還住著咱家不掏錢的房子呢,這以後了,哈哈,您要是再找幾年,那不是,嘿嘿嘿嘿。”
    張大戶听了這話,眼楮頓時一亮,覺得這主意簡直說到了他心坎里。武大郎那副矮矬模樣,在街坊鄰里間本就沒什麼底氣,又是個出了名的“三棍子打不出個悶屁”的老實人,把金蓮嫁給他,豈不是等于把人牢牢攥在了自己手心里?
    他越想越覺得劃算,既堵住了老婆的嘴,又能借著武大郎住在自家房子的由頭,往後尋機會與金蓮私會,簡直是一舉兩得的“好計策”。
    當下便拍板決定,也不顧金蓮心里是何滋味,只想著自己的如意算盤,沒過幾日便差人去跟武大郎說合這門親事。
    “說的好...說的對...就把我的丫頭金蓮嫁給武大郎。”于是張大戶懷著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非要把潘金蓮嫁給武大郎。
    “把那個金蓮妹子嫁給俺。謝老爺,謝謝老爺。”
    武大郎這輩子何曾想過能娶上媳婦,更何況是潘金蓮這般女子,當下只覺得是天大的福氣,對著張大戶連連作揖,臉上的褶子都笑開了花。他揣著滿心歡喜回到茅屋,整個人都飄乎乎的,全然不知這場婚事背後,藏著怎樣齷齪的算計。
    這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從來不會掉餡餅。武大郎沒有拒絕這門親事,可以說是他人生最大的失誤,也是他人生噩夢的開始。
    武大郎自從迎娶潘金蓮之後,張大戶對他格外關照,不僅出資讓他擔任指揮,還時常塞銀兩給他。然而每當武大郎挑著擔子外出,張大戶便趁機進入武大郎的房中,與潘金蓮私會。
    武大郎雖心知肚明,卻不敢聲張,因為他明白張大戶為何將美艷的潘金蓮嫁給他——心甘情願地戴上綠帽,方能換取那些銀兩。若不戴綠帽,又怎能獲得那些錢財?武大郎雖知悉一切,卻只能默默忍受。
    日子一天天過去,張大戶因年事已高,再加上與潘金蓮的頻繁私會,不久便一命嗚呼。張大戶去世後,其妻接管家中事務,立即命家教將潘金蓮和武大郎逐出家門。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武大郎無奈地听從潘金蓮的安排,從張大戶家搬出,在紫石街租了一處內外兩間的房子住下。武大郎依舊重操舊業,售賣炊餅,而潘金蓮的日子過得愈發拮據。
    潘金蓮自嫁給武大郎後,深感委屈。她認為武大郎不僅長相丑陋,性格窩囊,還時常與顧大佬發生爭執。她自詡貌美如花,卻命運多舛,嫁給了這樣一個男人。她對武大郎的窩囊和不負責任深感不滿,常常責罵他。
    武大郎每日外出售賣炊餅,潘金蓮則在送他出門後,坐在門口簾子下嗑瓜子,故意露出小腳,勾引浮夸浪蕩的子弟,有時還彈奏琵琶,引來眾多非議。
    路人見潘金蓮貌美,紛紛為她鳴不平,認為她不應嫁給武大郎這樣的侏儒。南來北往的客人們都對潘金蓮心生覬覦,武大郎為此焦急不已,卻無力改變現狀。
    武大郎心中痛苦萬分︰“不行,我們必須換個地方租房。”
    潘金蓮聞言,冷笑道︰“大郎,你能不能有點出息?我一個婦道人家跟著你,你總得給我一個安穩的居所吧。租房可不是長久之計。難道過兩天有別的人來找我,有別的人打我的主意嗎?你還想再換地方租房?我希望你能像個真正的男人,給自己的女人一個避風港——買房子。租房永遠不是長久之計買房子才是正道。”
    武大郎無奈道︰“我哪有錢買房子啊?”
    潘金蓮嘆道︰“這些年我也看明白了,不想再過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把這些首飾賣了,希望你以後能好好干活,多掙錢。以後有機會再把首飾買回來。”
    武大郎听後感動不已,潘金蓮甚至賣掉了自己的首飾。武大郎算了算,手里有了十幾銀兩,便在縣城里購置了一棟二層小樓,四間房屋,居住環境舒適,前後還有兩個小院,干淨整潔。
    武大郎感嘆道︰“真沒想到我也能住上小別墅。今年沾了你們的光,放心吧,我雖然長得不好,但一定會努力掙錢,照顧好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