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臥房,崔顥之開始親自翻找著衣物,指尖劃過一件件錦袍——月白色太素,石青色太沉,墨色又顯得過于嚴肅……最後,他的指尖停在一件緋紅色錦袍上。
這件錦袍是前幾日特意讓繡娘做的,料子和之前送雲舟的布料是同一批,都是上好的雲錦。領口和袖口繡著暗紋銀線,低調又精致。
他記得雲舟最喜歡這個顏色,第一次見他時,少年穿的就是緋紅色錦袍,在陽光下像團跳動的火焰。
崔顥之沒有半分猶豫,拿起錦袍換上,他對著銅鏡整理衣領。
他仔細梳洗後,將墨發用玉簪束起,對著銅鏡來來回回檢查幾遍之後才滿意地轉身往外走。
此時西廂房內,丫鬟幫芷霧梳好頭發,完全暴露出來的側臉線條看上去很是精致俊朗。
俯身行禮正準備退下去的小丫鬟,最後實在沒忍住偷抬頭偷偷看一眼 正在挑選衣袍的少年。
小公子可真好看。
芷霧細白的指尖劃過一件件衣袍,最後停在一件緋紅色銀紋錦袍上——這是崔顥之前幾日送的,料子柔軟,繡著細密的銀線暗紋,穿在身上輕便又好看。
芷霧拿起錦袍換上,艷麗的顏色襯得她身形清瘦卻不單薄,銀紋在光線下泛著細碎的光澤,既不張揚,又能讓人一眼注意到。
對著銅鏡,輕輕撫平衣袍上的褶皺。一切收拾妥當,她才轉身往外走,腳步輕快地靠近裴府後門。
夜色漸濃,裴府後門的燈籠亮著,昏黃的光線下,少年穿著一件與初見時相似的錦袍,墨發垂落,眉眼清俊,像畫里走出來的人。
長街上,崔顥之的馬車正緩緩駛來,車燈的光暈在夜色里擴散開來。
他掀開車簾,一眼就看見那抹緋紅色的身影,心跳瞬間漏了一拍。
馬車停下,崔顥之快步走下來,走到芷霧面前站定,看向芷霧的眼底滿是笑意與絲絲縷縷蕩漾的欣喜︰“雲舟等久了嗎?”
芷霧輕笑一聲抬頭看向他,見他也穿著緋紅色錦袍,眼底閃過一絲訝然︰“顥之哥,咱們兩個還真是心有靈犀。”
崔顥之听到這話耳尖微微泛紅,語氣帶著幾分刻意維持的自然︰“嗯,我知道你喜歡這個顏色。”
芷霧頗為好奇的看了他一眼,竟然用這樣正經的表情說出這樣撩人的話,真是開屏了。
“走吧,一起上街走一走。”
崔顥之點點頭,帶著芷霧坐上馬車,前往最熱鬧的街道。
車夫按照崔顥之的要求將馬車停在遠處,兩人下車一起慢悠悠往人群中走去。
夜色漸深,街上的燈籠愈發明亮,兩人並肩走在街道上,身影被燈火拉得很長,像一幅溫柔而熱烈的畫。
長街上燈籠如晝,一盞盞做工精巧的花燈懸在商鋪檐下,連帶著石板路都染得暖亮。
芷霧與崔顥之並肩走在人群中,周身氣度與容貌太過出挑,剛拐過街角,就惹得周遭女子紛紛側目。
“那兩位公子生得也太俊了吧?”穿鵝黃襦裙的姑娘趕緊拉一拉同伴的衣袖,聲音壓得低卻仍清晰飄進兩人耳中,“左邊那位小公子,眉眼像畫里的謫仙,皮膚白得透光!”
“右邊那位更絕好不好?你看他的腰,還有那雙手,骨節分明的,一看就是讀書人。他們兩人站在一起,倒像是哪家畫舫里走出來的……”
“可不是嘛,這氣度,一看就是勛貴子弟!不知道是哪家的公子,要是能同他們說上句話就好了……”
細碎的議論聲隨著晚風飄來,芷霧耳尖微動,偏頭去看身側的崔顥之。
恰逢崔顥之也正轉頭看他,四目相對的瞬間,空氣仿佛凝滯了。
崔顥之的眼瞳漆黑如墨,映著滿街燈火,亮得像盛了星光。平日里清冷的眉眼,此刻被暖光襯得柔和,連帶著眼底的情愫都無處遮掩。
芷霧心頭一跳,狀似慌亂地錯開目光,指尖無意識地攥緊了衣袍下擺,耳尖悄悄泛紅。
崔顥之望著少年泛紅的耳尖,心里剛泛起一絲失落又悄然被哄好,就听見芷霧輕聲開口,語氣帶著幾分漫不經心的試探︰“顥之哥,你听見她們說的話了嗎?”
“嗯。”崔顥之的聲音比往常低了些,帶著點不易察覺的啞。
芷霧腳步頓了頓,側過身看著他,黑白分明的眼楮里帶著點狡黠︰“那我問你,要是我是女子,顥之哥會不會喜歡我?”
這話像顆石子,猝不及防投進崔顥之心湖,激起千層浪。
他愣在原地,墨色的眸子里滿是錯愕,隨即又沉了下去,陷入沉思。
他一直以為,自己是因“龍陽之好”才對雲舟動心,畢竟雲舟是男子,可他偏生惦記著、牽掛著,甚至見不得雲舟對別人好。
可此刻听到這個問題,崔顥之忽然發現,自己在意的從不是雲舟的性別。
是初見時,少年替他擋刀時眼底的倔強;是在崔府練字時,皺著眉討要夸獎的鮮活;是被他擁抱時,慌亂躲閃卻泛紅的耳尖;也是此刻,站在燈火下,笑著問他“會不會喜歡”的靈動。
這些瞬間,早已刻進他心里,與性別無關,只與“雲舟”二字有關。
崔顥之喉結動了動,目光緊緊鎖住芷霧,神情是前所未有的認真,連聲音都帶著幾分忐忑的顫抖︰“會喜歡的。”
芷霧看見他眼底的真摯,心口輕輕顫了顫,連忙點頭,轉身繼續往前走︰“哦,我就是隨便問問。”
兩人沿著長街慢慢走,街邊的攤販熱鬧非凡。
糖畫師傅手腕翻飛,琥珀色的糖絲落在青石板上,轉眼就成了振翅翩飛的蝴蝶;賣河燈的老婆婆守著竹筐,里面擺滿了各色的花燈;還有雜耍班子在街角搭了戲台,翻跟頭的、耍流星錘的,引得圍觀人群陣陣喝彩。
芷霧的目光在糖畫攤前頓了頓,又被戲台邊會噴火的人吸引,腳步不自覺慢了些。
崔顥之跟在他身側,沒有催促,只安靜地陪著,偶爾幫他擋開擁擠的人群,眼底的溫柔幾乎要溢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