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本逐末?”方寧笑了,走到講壇中央,指著架在木墩上的竹竿。
    “山長口中的‘本’,是讓百姓吃飽飯的硬道理?若用這杠桿的道理,造更省力的犁,農人便能少彎腰,造更穩固的橋,商旅便能少繞路,甚至造更精準的投石機,北疆便能少受草原部落的侵擾。這些技巧,能救百姓于困苦生活,能夠安邦定國的國之重器,怎麼就是舍本逐末了?”
    方寧頓了頓,伸手按住竹竿短端,輕輕一壓,長端便微微抬起。
    “這道理其實很簡單。木墩是支點,竹竿是杠桿,我按的這頭離支點遠,叫長力臂,石子那頭離支點近,叫短力臂。力臂越長,用的勁越小,就像用長桿撬石頭,比用手搬省力得多。”
    “剛才周巡按長力臂,石子在短力臂,所以他小力氣能發大勁,這就是杠桿原理,不是什麼取巧,是能講清、能驗證、能用到實處的道理,這就是物理!”
    這番話通俗直白,是個人都能明白,老夫子張了張嘴,想反駁,卻找不到話。
    他從未想過,這些器物之術竟能說出這麼清晰的道理,一時語塞,只能悻悻地別過臉。
    方寧看著講經堂內外眾人震驚又好奇的神色,忽然提高聲音,語氣里滿是少年人的銳氣與自信。
    “諸位覺得這竹竿的力氣小?那是因為支點和力臂還不夠大!給我一個足夠結實的支點,給我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便能撬動月亮!”
    “什麼?撬動月亮?”
    這話一出,講經堂內徹底沸騰了!
    當然,這個沸騰,是近乎所有人的嘲笑。
    固然剛才方寧讓周巡演示了杠桿的拋射原理,但要說去撬動一個月亮,那是這個時代的人怎麼都不敢相信更是連做夢都不可能夢到的事情。
    嘲笑聲如潮水涌來,方寧靜靜地站著,嘴角露出獨特的譏笑。
    他不怪這些崇文書院的人少見多怪,那是因為他們生活的時代世界有限,而方寧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看的無限高無限遠。
    在嘲笑聲中,方寧喊了一聲︰“胡連,把東西抬上來!”
    方寧雖然口出狂言了,但剛才簡單的杠桿實驗大獲成功,他一說話,眾人就不作聲了,都向方寧投來目光。
    不多時,胡連和夜魅扛著三截粗竹筒快步進來。
    最粗的那截足有碗口粗,三尺余長,竹節被鑿空,只留兩端封口,靠近一端的竹壁上還鑽了個細孔,插著根曬干的蘆葦管。
    旁邊兩截稍細,短些的約一尺長,長些的也有二尺,同樣是空心封端。
    胡連還拎著個陶罐,罐口蒙著濕布,走近時能隱約聞見股淡淡的腐氣,引得前排白令海等人皺了皺眉。
    方寧指著最粗的竹筒,說道︰“諸位請看,這竹筒是我讓胡連提前選的老竹,壁厚堅硬,內里的竹節全鑿透了,只留兩端用松脂封死,算是個密不透風的空筒。”
    他又拎過陶罐,揭開濕布,說道︰“這里面裝的是沼氣,是從農家糞坑、漚草池里攢的氣。這氣遇火就燃,還能爆發出大勁,咱們今日就用它,做個‘氣爆發力’的實驗。”
    “糞坑里的氣?”
    有的老夫子皺起眉,捂著鼻子冷哼。
    “方小友竟拿此等污穢之物上台,莫不是要污了這講經堂?”
    “夫子此言差矣。糞坑之氣動輒能燒得灶火旺盛,草原上的牧民還能用牛羊糞生火取暖,污穢與否,看的是能不能用,而非從哪來。這沼氣能發力,比武士的臂膀還勁大,便是有用之物,怎算污穢?”
    方寧轉頭吩咐胡連道︰“把長竹筒橫放在講壇的木架上,開口朝講經堂外空場,注意,讓插蘆葦管的那端朝上。”
    他又讓夜魅搬來塊半寸厚的楊木板,豎在外邊十米遠的槐樹下。
    “一會兒咱們就看,這竹筒里的氣爆開來,能不能把東西打穿那木板。”
    胡連依言擺好竹筒,方寧又從懷中摸出個小布包,倒出幾顆拇指大的鐵丸。他挑了顆最大的,塞進竹筒遠離蘆葦管的那端,輕輕敲了敲,讓鐵丸卡在封口內側,再用松脂補了補縫隙。
    “這鐵丸便是子彈,一會兒氣爆起來,就能推著它飛出去。”
    “現在,往竹筒里送氣。”
    方寧接過胡連遞來的陶罐,將罐口的蘆葦管對接在竹筒壁的細孔上,又讓胡連按住陶罐。
    “慢些倒,讓氣慢慢鑽進竹筒。這氣輕,會往上飄,剛好填滿整個空筒。”
    罐里的沼氣順著蘆葦管往里滲,竹壁上的細孔偶爾冒出幾縷淡淡的白氣,胡連盯著竹筒,手都不敢抖。
    方寧昨日特意叮囑過,這氣遇火星就炸,半點馬虎不得。
    約莫半柱香後,方寧喊了聲停,拔出蘆葦管,立刻用松脂把細孔堵死。
    “現在,竹筒里滿是沼氣,只等點火了。”
    他讓講經堂內眾人往後退,取來火折子,吹亮後,沒直接湊上去,而是找了根細竹枝,纏上浸了油的棉絮,點燃後遞到胡連手里。
    “你站在側面,把火苗湊到竹筒封口的松脂上。記住,點著就退!”
    胡連深吸一口氣,手捏著竹枝,小心翼翼將火苗湊向竹筒端。松脂遇火瞬間融化,火苗順著縫隙往里鑽。
    不過一瞬,“轟隆”一聲巨響震得講經堂的窗欞都嗡嗡震顫。
    眾人只覺眼前白光一閃,藍色火焰從竹筒封口噴薄而出,像條小火龍,緊接著一聲銳響,鐵丸裹著熱浪飛了出去,直奔講經堂外的楊木板。
    沉悶的撞擊聲傳來,眾人涌到講經堂門口,只見那半寸厚的楊木板上,赫然穿了個圓洞,鐵丸嵌在洞後的槐樹干上,半截露在外面,還冒著熱氣。
    “我的天!”
    有學子驚得叫出了聲,跑過去伸手去摸木板上的洞。
    “這鐵丸竟真的把木板打穿了!”
    眾人大為震撼,很多人都以為是天雷來到了地面,嚇得腿肚子都軟了。
    常山王周振豁然站起來,身上騰起一股說不出來強大氣勢,威壓得周圍的人都連連後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