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家?七八億?”陳捷輕輕地搖了搖頭,“蔣鎮長,這個效率太低了。”
    “我也知道低,但沒辦法,我分身乏術啊。”蔣海山一臉無奈。
    “所以,我們要換個玩法。”陳捷嘴角上揚,“不要再辛辛苦苦地,一家一家地出去找了,我們要創造一個平台,讓他們自己,成群結隊地,主動上門來找我們!”
    蔣海山心頭一跳︰
    “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很簡單。”陳捷看著他,一字一句地說道,“就在安宜鎮,舉辦一場我們自己的,高規格的投資大會!”
    蔣海山︰“……”
    他不是沒想過這個點子。
    事實上,南江省很多經濟發達的縣市,每年都會舉辦各種名目的招商會、洽談會。
    但那些,都是以市一級,甚至是省一級的名義舉辦的,有強大政府信譽和資源作為背書。
    但安宜鎮算什麼?
    一個鎮,哪怕是百強鎮,有什麼資格和號召力,去舉辦一場能吸引到真正優質資本的投資大會?
    萬一到時候,場面冷冷清清,沒幾個像樣的企業家來,那豈不是成了全省,乃至全國的笑話?
    那對安宜鎮的投資環境和聲譽,將是致命的打擊!
    這個政治風險,太大了!
    大到他只敢想一想,但沒有魄力去付出行動。
    其實,蔣海山曾經在一次私下場合,跟馬東城提過一嘴這個想法,結果馬東城連連擺手,說這個想法太冒險,時機不成熟,讓他不要好高騖遠。
    從那以後,蔣海山就徹底斷了這個念想。
    可現在,陳捷,這個剛來不到一個月,年僅二十五歲的代理鎮長,竟然一開口,就要玩這麼大?
    他到底是真的有底氣,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陳鎮長……”蔣海山聲音有些干澀,“你……你沒開玩笑?一個鎮,辦投資大會?這能行嗎?”
    “為什麼不行?”陳捷反問道,“蔣鎮長,我們不能總用老眼光看自己,安宜鎮,早就不是一個普通的鎮了。”
    “我們去年的GDP是多少?超過兩百億,財政收入是多少?接近二十億,常住加流動人口有多少?超過四十萬!”
    “我們擁有全國最完整的紡織印染產業鏈,擁有南江省最大的五金加工產業集群,我們的民營經濟活力,在整個長三角地區,都排得上號!”
    “安宜有產業,有市場,有配套,有政策,唯一缺的,就是一個能向外界集中展示安宜所有優勢的舞台!”
    陳捷站起身,在不大的辦公室里來回踱步,聲音里充滿了感染力︰
    “辦這個大會,不是為了跟那些大城市攀比,不是為了搞什麼虛頭巴腦的面子工程,我們的目的,非常明確,也非常務實!”
    “我們的大會,叫‘安宜鎮產業協同與資本對接大會’!”
    “這場大會,不請那些跟我們產業八竿子打不著的企業,也不請那些高高在上的金融大鱷,我們請的,就是跟安宜鎮產業結構,能形成完美互補的那些人……”
    蔣海山听著陳捷的描述,漸漸入了迷。
    他感覺自己的思維,正在被對方強行拉入一個全新的、他從未想象過的圖景。
    陳捷沒有描述那些繁瑣的執行細節,對于蔣海山這樣務實且雄心勃勃的實干派來說,最能打動他的,不是一份完美計劃書,而是一幅清晰可見的、充滿巨大誘惑的收獲圖景。
    這幅圖景的核心,是一種根本性的角色轉換。
    在這幅圖景里,政府將不再是那個為了幾個億投資,就要放下身段、賠著笑臉,四處奔波的“招商員”,而是坐鎮安宜,打造一個萬商雲集的舞台,手握評判標準,從容挑選優質伙伴的“主考官”。
    像蔣海山這類實干派官員所追求的政績,將不再是依靠一次次零敲碎打的艱苦談判,去苦苦爭取,而是一場高效的、批量的豐收。
    他們將有機會,在一場大會上,就完成過去需要一整年,甚至數年才能達成的招商目標,並且吸引來的,還都是經過精心篩選的、符合安宜鎮未來發展方向的金鳳凰。
    更具誘惑力的是,安宜鎮將不再是被動地看資本臉色行事,而是第一次,擁有了制定游戲規則的主動權。
    他們將有資格告訴所有覬覦這片熱土的資本,想要登上安宜鎮這艘高速發展的航船,就必須遵守我們的規則,達到我們的標準。
    這種由“被挑選”到“去挑選”的地位躍升,對于任何一個有抱負的地方主政者而言,都是無法抗拒的魅力。
    而這場安宜鎮史無前例的大會,一旦成功,它所帶來的轟動效應,將遠遠不止是幾十億的投資。
    它將成為一個可復制、可推廣的“安宜模式”,為全國無數個與安宜鎮有著相似困境和抱負的鄉鎮,提供一個全新的發展範本。
    在陳捷講解下,這場大會的核心賣點,不是安宜鎮的GDP有多高,而是安宜鎮的產業鏈有多完整。
    大會要向外界傳遞一個信號——任何一個從事紡織或五金產業的企業,只要來到安宜,就能在方圓二十公里之內,找到所需要的所有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客戶,這種產業集群帶來的巨大成本優勢和效率優勢,是任何其他地方都無法比擬的。
    而那套《項目評分與激勵機制》,則是要向所有投資者公開宣布,安宜鎮,是全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用公開、透明、量化的標準來篩選項目、分配政策資源的地方。
    在這里,沒有暗箱操作,沒有關系戶。
    唯一的通行證,就是你的項目本身夠不夠好,夠不夠硬。
    這種對公平和規則的承諾,對于那些厭倦了在復雜人情社會中內耗的優質資本而言,本身就是一種致命的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