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鐵軍听完之後,目瞪口呆。
    這個年輕鎮長,只用了一筆看似不多的救助款,就實現了一舉三得!
    它精準地將那些真正生活困難、走投無路的村民,和那些只是想借機多撈點好處的刺頭,給徹底分化開來。
    政府主動伸手拉了困難群眾一把,他們心中的怨氣自然就消了,也就不會再跟著別人去鬧事了。
    這就叫“團結大多數,孤立一小撮”。
    而且它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向所有村民,傳遞了一個無比清晰的信號︰新來的鎮長,是真心實意為老百姓辦事的,是跟以前那些只會打官腔、和稀泥的官僚,完全不一樣的!
    這就在最短時間內,為陳捷自己,也為鎮政府,重新贏得了最寶貴的民心和信任。
    而在最後,還為黃國明那邊的填坑工作,爭取到了寶貴的緩沖時間。
    老百姓手里有了救命錢,心里有了盼頭,自然也就不會再急著去上訪,去鬧事,矛盾的引信,就這樣被暫時拆除了。
    一環扣一環,步步為營,既解決了眼前的危機,又為未來的工作,鋪平了道路。
    這就是讀書人的腦子嗎?
    真好使啊,難怪人家能當自己的領導。
    “怎麼樣?趙所長,這個任務,能完成嗎?”陳捷看著他,笑問道。
    “保證完成任務!”趙鐵軍對著陳捷,敬了一個標準軍禮,眼神中,第一次對這個年輕鎮長產生了信服。
    這才是他想干的事!
    這才是他心目中,一個共產黨的干部,該干的事!
    “好,我相信你。”陳捷點了點頭,“下去之後,你們的身份,不是警察,而是鎮政府派下去的群眾工作隊員,要帶著感情,帶著溫度,去跟老百姓打交道。”
    “去吧,記得寫進度報告,每周向我匯報一次。”
    “是!”
    送走了趙鐵軍,陳捷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紅星村這顆即將引爆的炸彈,他已經用自己的方式,暫時拆掉了引信。
    接下來,就看黃國明那邊,如何去收拾那個爛攤子了。
    在自己的那番敲打和一系列堵死漏洞的組合網下,黃國明為了自保,也一定會拼盡全力,把那些被侵吞、被克扣的補償款找回來。
    至于他用什麼方法去找,是自己割肉,還是讓下面那些村干部把吃進去的吐出來,那就不是陳捷需要關心的了。
    他要的,只是結果。
    陳捷處理文件的高效率手段,以及對紅星村問題的解決方式,像一陣旋風,在短短一天之內,就傳遍了整個安宜鎮政府大院。
    次日一早,黨政辦主任李文軍,在向黨委書記馬東城匯報工作時,將陳捷對文件的批示效率和高水平,以及對紅星村情況的處理,原原本本地,都說了一遍。
    馬東城听完,夾著煙的手,在空中停了許久。
    紅星村的征地工作,從立項到推動,都是他親自主導的。
    這本是他任上的一項重要政績工程,旨在通過土地流轉和工業園區建設,為安宜鎮的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黃國明自然成了他最倚重的執行者。
    問題,恰恰就出在這“執行”二字上。
    馬東城並沒有像那些貪官一樣,直接將補償款揣進自己的腰包。
    他自認為在經濟問題上是清白、謹慎的,這也是他能在官場立足多年的根本。
    然而,清白不等于沒有私心。
    官場中人的私心,往往不只表現為對金錢的貪婪,更表現為對權力、聲望、人情以及所謂“身後名”的追逐。
    馬東城的私心,就根植于他那濃得化不開的宗族情結。
    他的老家,就在這次征地範圍邊緣的另一個村子——馬家村。
    那里有他的祖宅,有看著他長大的叔伯長輩,有他兒時一起掏鳥窩、摸魚蝦的伙伴。
    當他從一個農家子弟一步步走到今天鎮黨委書記的位置,馬家村就是他榮譽和臉面的寄托。
    每次回去,全村人眾星捧月般的簇擁,一聲聲東城書記的親切呼喚,都讓他獲得一種遠超物質享受的精神上的滿足感。
    在征地工作啟動之初,黃國明在一次私下匯報時,就旁敲側擊地提到︰
    “書記,馬家村這次雖然征地不多,但村里的鄉親們對您的工作可是鼎力支持啊。只是大家伙兒的日子過得還是緊巴,您看,咱們是不是可以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對這些最支持我們工作的村子,給予一些額外的傾斜和照顧?”
    馬東城當時沒有明確表態,只是不咸不淡地說了一句︰
    “按政策辦,但也要考慮實際困難,不能讓支持我們工作的群眾吃虧。”
    這句模稜兩可的話,在黃國明听來,就是一張全權授權的通行證。
    于是,在具體執行中,黃國明的操作藝術就發揮得淋灕盡致。
    他授意下面的評估人員,在測量馬家村的土地時,把旱地按水田的標準估價,把光禿禿的宅基地,評估成附帶了青苗和附著物的良田。
    甚至虛報了幾戶人家的豬圈、廁所,都算作了拆遷補償的一部分。
    這些多出來的款項,並沒有直接落入某個人的口袋,而是以“困難補助”、“搬遷獎勵”、“集體福利”等各種名目,發到了馬家村村民的手中。
    如此一來,馬東城每次回老家,听到的都是一片贊歌。
    村里的老支書拉著他的手,激動地說︰
    “東城啊,謝謝你心里還有我們!這次補償,家家戶戶都多拿了好幾萬。”
    村民們更是將他視作光宗耀祖的大恩人,誰家辦喜事,都非要請他去坐上席。
    這種被鄉親故舊視為“能人”、“靠山”的榮耀感,讓馬東城飄飄然,也讓他對黃國明在操作過程中的一些貓膩,選擇了默許和縱容。
    而馬東城,也為自己構建了一套閉環邏輯來說服自己。
    我沒拿一分錢,所以不是貪官。
    錢都給了鄉親們,他們生活確實不易,我這是在反哺家鄉,是為人民服務的一種具體體現。
    至于其他村子,比如紅星村拿得少,那是因為他們的“地段不好”、“附著物少”,或者“工作不配合”,這是按規矩辦事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