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之巔︰從中央選調生開始

第54章 陳捷在研究室的學習生活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開心果打怪獸 本章︰第54章 陳捷在研究室的學習生活

    從四合院出來,走在灑滿金色夕陽的胡同里,林南東感覺自己還像是做夢一樣。

    他側過頭,看著身邊神色平靜的陳捷,心中涌起一股強烈預感。

    研究室的這片天,因為這個年輕人的到來,恐怕,要起波瀾了。

    果不其然。

    幾天後,在國家醫改領導小組的內部會議上,魏振國院士,將那份來自政策研究室的報告,作為核心議題,進行了重點推薦。

    他用一種前所未有的激情,系統地闡述了“一體兩翼”的頂層設計和“三醫聯動”的改革路徑。

    當發改委的錢閭和衛生部的孫鋼,听到自己之前的觀點,被如此巧妙地融合在一個更高維度的框架內時,都露出了恍然大悟和由衷佩服的神情。

    一場原本可能曠日持久的路線之爭,就這樣被悄無聲息地彌合了。

    會議最終決定,采納“三醫聯動”的核心思路,作為新一輪醫改的總體框架,並決定,選取若干個城市,作為國家級試點,進行探索。

    消息傳來,中央政策研究室綜合局,一片歡騰。

    所有人都知道,這一次,綜合局,特別是文稿二處,立下了天大功勞。

    周海在全局大會上,不點名地表揚了年輕同志敢于創新,善于思考,為整個醫改的頂層設計,貢獻了關鍵性的智慧。

    雖然沒有點名,但所有人的目光,都若有若無地,投向了坐在最後排的陳捷。

    陳捷臉上,沒有絲毫驕傲與自得,依舊是那副謙和而平靜的模樣。

    會後,林南東將他叫到辦公室,關上門,親自給他泡了一杯自己珍藏的龍井。

    “陳捷,”林南東看著他,眼神無比復雜,有欣賞,有感激,更有一份作為前輩的欣慰,“這次,謝謝你。”

    他沒有說謝謝你為處里立功,而是簡單地說了謝謝你。

    因為他知道,陳捷給他的,遠比一份功勞要多得多。

    陳捷給他打開了一扇全新窗戶,讓他看到了一個更高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維度。

    “林處,您千萬別這麼說。”陳捷連忙站起身,“沒有您和周主任的信任與支持,我連發言的機會都沒有,這份功勞,是屬于我們集體的,更是屬于您的。”

    林南東笑著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半開玩笑地說道︰

    “你啊,什麼都好,就是太滴水不漏了,有時候讓我這個當處長的,都覺得有點壓力。”

    他看著陳捷,沉吟片刻,語氣鄭重起來︰

    “陳捷,經此一役,你在研究室,算是徹底站穩了腳跟,但我也要提醒你,你現在,已經進入了很多人的視野,這里面,有欣賞你的,自然,也免不了會有嫉妒你的。”

    “你未來的路,不會一帆風順,一定要記住周主任跟你說的話,懂得藏拙,懂得守靜,把才華用在刀刃上,而不是時時刻刻都鋒芒畢露。”

    “是,林處,我一定謹記。”陳捷誠懇地點了點頭。

    林南東這是在跟他說肺腑之言,是在真正地關心和愛護自己。

    這份情誼,他記在心里。

    從處長辦公室出來,陳捷深吸了一口氣。

    醫改風波,算是告一段落。

    他不僅完美地完成了任務,更重要的是,通過魏振國這條線,他與國家衛生系統的高層,建立起了一種無形聯系。

    這又是一顆看似閑棋,卻可能在未來,發揮出關鍵作用的落子。

    ……

    醫改風波的塵埃落定,並未在中央政策研究室激起太大波瀾。

    對于這里的每一個人而言,完成一項重大課題,就像是呼吸一樣自然。

    短暫興奮過後,一切又迅速回歸到那近乎壓抑的平靜與高效之中。

    對陳捷而言,這正是他上一世,作為技術官員夢寐以求的工作環境。

    這里沒有觥籌交錯的應酬,沒有盤根錯節的人情世故,更沒有需要費心揣摩的領導喜好。

    在這里,唯一的硬通貨,就是你的思想,筆桿子,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每個人都像一顆高速運轉的齒輪,埋首于自己負責的那一小片領域,但又通過一份份報告、一次次研討,與整個國家機器的運轉緊密相連。

    陳捷甚至能清晰地感覺到,自己寫的每一個字,都可能成為未來某項國家政策的一塊基石。

    這種感覺,讓他無比著迷。

    他就像一塊被扔進瀚海的干癟海綿,以一種近乎貪婪的姿態,瘋狂地吸收著這里的一切養分。

    研究室資料館,成了陳捷新的圖書館。

    這里存放著大量不對外公開的內部研究報告、歷史文獻、以及歷次重要會議背景資料。

    這些在外界看來珍貴無比的秘辛,在這里,只是最基礎的工作素材。

    陳捷每天都沉浸在這些故紙堆里,靈魂仿佛穿越了時空,與這個國家過去六十年的每一次重大決策進行著無聲對話。

    他看到了成功,也看到了曲折,看到了高瞻遠矚的頂層設計,也看到了基層執行中的種種偏差。

    這種以上帝視角復盤歷史的感覺,讓他對權力運行邏輯、政策制定的藝術,有了遠超上一世的、更加深刻的理解。

    而陳捷的謙遜與好學,也很快贏得了處里所有老同志的好感。

    文稿二處的老張,是國內宏觀經濟史的專家,陳捷便時常拿著一些關于建國初期經濟政策的資料,虛心向他請教。

    “張老師,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當年我們要在已經有了甦聯援助的156個重點項目基礎上,還要提出大干快上的口號?這在客觀上不是造成了資源浪費和經濟結構失衡嗎?”

    面對陳捷這種學生氣十足的問題,老張總是樂于解答。

    他會從當時的國際環境、國內的趕超心態、以及領導人個人風格等多個角度,為陳捷細細剖析。

    而陳捷總能在解答基礎上,提出更深層次的問題。

    “那您說,這種熱情驅動的經濟模式,背後反映的是不是一種我們民族性格深處,對于‘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焦慮?這種焦慮,在今天,是不是依然以某種形式,影響著我們的決策?”

    這種舉一反三、直指本質的追問,常常讓老張這樣的老專家都陷入沉思,繼而對這個年輕人的悟性贊不絕口。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權力之巔︰從中央選調生開始》,方便以後閱讀權力之巔︰從中央選調生開始第54章 陳捷在研究室的學習生活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權力之巔︰從中央選調生開始第54章 陳捷在研究室的學習生活並對權力之巔︰從中央選調生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