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與七位老婆

第七十五章 金玉液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老李尋歡 本章︰第七十五章 金玉液

    金海將爺孫二人安排在“武家大院”住下,平日對白老以長輩尊敬。二人別無他好,就是吃的多,喝的更多。尤其是白老,每天不喝個三五斤不算一天。仗著金海開了酒廠,要不然還真的養不起啊。

    這一日,金海特意將白恩爺孫請到書房。

    “白老,這些時日住得可還習慣?“金海親自為老爺子斟上一杯五糧液。

    白恩眯著眼品了一口,慢悠悠道︰“住處甚好,就是這酒...今日這壇火候稍欠,窖藏時間也差了些。“

    金海聞言一驚,這壇酒確實是新開窖的,比往常的少藏了七日。他原本以為無人能品出其中差別,不想老爺子一口便嘗了出來。

    “白老果然厲害!“金海由衷贊嘆,“不瞞您說,如今五糧液供不應求,酒坊正在擴大規模。我想請白老在酒坊幫忙品鑒,確保每批酒的品質。“

    白恩捋須笑道︰“老頭子別無他好,唯好這杯中之物。而且也曾學過些釀酒的手藝,大江南北的各種酒類,涉獵不少,唯獨你這五糧液讓我喜歡不已。每天不喝水三斤,渾身疼痛。掌櫃的信得過,老夫自當盡力。“

    自此,白恩爺孫便正式在酒坊幫忙。說來也怪,這爺孫倆干活從不要工錢,只需管吃管住。白小松力大無窮,搬運酒壇、翻動糧食都是一把好手;白恩則整日泡在酒窖里,對每批酒都要細細品鑒。

    起初酒坊的工人們還不以為意,覺得這老爺子不過是混吃混喝。直到有一天,一批新酒即將出窖,眾人都覺得品質上乘,白恩卻搖頭道︰“這批酒不能出。“

    釀酒師傅不服︰“老爺子,這酒香氣醇厚,色澤清亮,為何不能出?“

    白恩淡淡道︰“此酒用的是城南李記的高粱吧?李記的高粱今年雨水多,顆粒不夠飽滿,釀出的酒回味稍澀。“

    眾人將信將疑,一查采購記錄,果然這批酒用的正是李記高粱。重新品鑒後,確實能嘗出細微的澀味。

    自此,酒坊上下無不對白恩肅然起敬。老爺子不僅對原料了如指掌,對釀造過程的每個環節都極其敏感。有一次,他嘗了一口新酒,立即指出︰“今日蒸糧時火候過了半刻鐘。“

    釀酒師傅回想許久,才想起那日確實因與人說話,耽誤了起鍋時間。

    還有一次,白恩品酒後皺眉︰“這酒里混了前三日的酒醅。“

    工人們檢查後大驚,原來是新來的學徒不小心將不同批次的酒醅混在了一起。

    在金海的授意下,白恩成了酒坊的“品控總監“。每批原料入庫,都要經他過目;每道工序,都要他點頭才能繼續;每壇酒出窖,都要他親自品鑒合格方能出廠。

    有了白恩這把“活標尺“,五糧液的品質越發穩定。

    而隨著西門慶和王霸的離開,王記酒坊不再找麻煩,搞壟斷。陽谷縣內再無惡意競爭,五糧液憑借絕佳的口碑,很快打開了銷路。

    這一日,金海正在賬房與潘金蓮核對賬目,鄆哥興沖沖跑來︰“掌櫃的,又來了三個外地客商,都要簽加盟契約!“

    金海來到前廳,只見三位衣著各異的商人正在等候。一位來自山西的晉商操著濃重的口音道︰“金掌櫃,俺在太原就听說五糧液的大名,這次特意趕來,想在太原府開一家加盟店。“

    另一位河北客商接話︰“我們保定府也要一家!“

    最後一位江甦商人笑道︰“我們揚州人最懂吃酒,這麼好的酒,一定要引到江南去。“

    金海心中歡喜,卻也不忘嚴格審核。他親自帶三位客商參觀酒坊,講解經營理念,最後才簽訂契約。

    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上演。五糧液的名聲如同長了翅膀,飛遍大江南北。山東境內已經開了八十家加盟店,山西、河北、江甦等地也陸續簽約。

    原有的酒坊很快就不夠用了。金海投入重金,將酒坊規模擴大了一倍,新建了十個發酵窖池,雇用了五十名新工人。然而,訂單仍然像雪片般飛來。

    “官人,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潘金蓮指著賬本說,“現在下單,要等一個月才能發貨。長此以往,客商們怕是等不及。“

    李瓶兒也道︰“而且各地客商口味不同,有的喜歡烈一些,有的偏好綿柔,我們卻只有一種標準,難以滿足所有需求。“

    金海何嘗不知這些問題?他站在新建的酒坊里,看著工人們忙碌的身影,心中喜憂參半。

    喜的是生意興隆,五糧液供不應求;憂的是管理跟不上發展的腳步。新雇的工人需要培訓,各道工序需要監督,品質需要把控,這一切都壓在原有的幾個老師傅身上。

    “東家,又有一批原料到了,等著您去驗貨呢!“

    “掌櫃的,山西來的客商說要追加訂單,您看...“

    “金掌櫃,新來的學徒把酒曲配錯了,白老正在發脾氣...“

    此起彼伏的請示聲讓金海應接不暇。他意識到,單靠自己和現有的幾個人,已經難以支撐如此龐大的產業。

    這一晚,金海召集所有核心人員在書房議事。

    “眼下我們面臨三個問題。“金海開門見山,“第一,產能不足;第二,管理混亂;第三,人才匱乏。“

    孫把式首先發言︰“掌櫃的,酒坊還可以再擴建,但好的釀酒師傅難找啊。新來的學徒,最快也要半年才能出師。“

    潘金蓮接著道︰“賬目也越來越復雜。各地加盟店的貨款、原料采購的支出、工人的工錢...光靠我們幾個,實在忙不過來。“

    李瓶兒補充︰“還有各地客商的要求五花八門。今天山西客商要更烈的酒,明天揚州客商要更柔的酒,我們都記混了。“

    孫把式嘆道︰“最重要的是可靠的人手。現在酒坊規模大了,難免有人渾水摸魚。昨日就發現有人偷偷將酒帶出去。“

    金海沉思良久,緩緩道︰“我有個想法︰我們要建分廠。“

    “分廠?“眾人齊聲問道。

    “不錯。“金海站起身,指著地圖說道,“在山西建一個分廠,專門供應西北地區的需求;在揚州建一個分廠,供應江南地區。這樣既能解決運輸問題,又能根據當地口味調整配方。“

    潘金蓮擔憂道︰“可是分廠由誰來管理?我們哪里來這麼多可靠的人?“

    “這正是問題的關鍵。“金海目光掃過眾人,“我們要培養自己的人。我打算設立"釀酒學堂",由白老和幾位老師傅授課,系統培養釀酒人才。同時,要從現有的伙計中選拔可靠之人,學習管理之道。“

    白恩捋須點頭︰“掌櫃的這個主意甚好。釀酒這門手藝,確實需要系統傳授。“

    說干就干。金海立即在酒坊旁購置了一處院落,掛上了“武氏釀酒學堂“的牌匾。白恩親自編寫教材,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學堂開設了“原料辨識“、“酒曲制作“、“發酵工藝“、“窖藏管理“、“品鑒藝術“等課程,每期招收二十名學徒,學制半年。

    第一批學徒中,有個叫趙四的年輕人格外用心。他原是酒坊的搬運工,但每次白恩品酒時,他都會悄悄站在一旁認真觀察。有一次,白恩在品鑒時隨口說了一句︰“這酒的回甘不夠綿長。“趙四竟能接話︰“是不是因為這次用的糯米比例少了些?“

    白恩大奇,細細考較之下,發現這趙四對釀酒極有天賦,于是破格收為親傳弟子。

    除了釀酒技術,金海還親自教授管理知識。他將在現代企業學到的管理經驗,結合這個時代的實際情況,總結出一套獨特的管理方法。從原料采購到生產流程,從品質管控到銷售服務,每個環節都制定了詳細的標準。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順利推進時,一個壞消息傳來︰運往山西的一批酒在途中被山賊劫了。

    “整整一百壇啊!“孫把式痛心疾首,“而且是最上等的五糧液!“

    金海面色凝重︰“可知是哪路山賊所為?“

    “听幸免的車夫說,像是梁山泊的人。“

    听到“梁山泊“三個字,金海心中一沉。他知道,生意做得再大,若是沒有相應的勢力保護,終究是任人宰割的肥羊。

    這天深夜,金海獨自在酒坊里踱步。月光透過窗欞,灑在整齊排列的酒壇上。他隨手拍開一壇酒的泥封,酒香頓時彌漫開來。

    “官人還在為生意發愁?“潘金蓮不知何時來到身邊,為他披上一件外衣。

    金海嘆道︰“我在想,或許該去梁山泊走一遭。“

    潘金蓮大驚︰“官人萬萬不可!那梁山泊可是龍潭虎穴!“

    “正因為是龍潭虎穴,才更要去。“金海目光堅定,“我們要做的生意,終究繞不開這些江湖勢力。與其被動挨打,不如主動結交。“

    就在這時,白恩興沖沖地走來,手中捧著一個酒壇︰“掌櫃的,老夫這幾日與趙四那小子琢磨出一個新配方,您嘗嘗看。“

    金海接過酒杯,只見酒色金黃透亮,香氣濃郁卻不刺鼻。輕抿一口,只覺得酒體醇厚,入口綿甜,回味悠長,比現有的五糧液更勝一籌。

    “好酒!“金海由衷贊嘆,“這酒可有名字?“

    白恩笑道︰“尚未取名。此酒在五糧的基礎上,又添了少許豌豆,發酵時間也延長了七日。“

    金海心中忽然靈光一閃︰或許,這新酒就是他拜訪梁山泊最好的“見面禮“。他當即為這新酒取名——金玉液。

    第二天,金海召集所有學徒訓話︰“從今日起,你們不僅要學釀酒,更要學做人。我們武氏酒坊,要做就做最好的酒,做最講誠信的生意。“

    望著台下二十張年輕而專注的面孔,金海知道,這些年輕人將是未來金氏商業帝國的基石。雖然前路依然充滿挑戰,但他相信,只要堅持品質、重視人才,就一定能在這大宋商界闖出一片天地。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武大郎與七位老婆》,方便以後閱讀武大郎與七位老婆第七十五章 金玉液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武大郎與七位老婆第七十五章 金玉液並對武大郎與七位老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