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這座被圍困的巨獸,在壓抑的寂靜中喘息。
    城外的華夏軍營壘連綿,旌旗如雲;城內的清軍則如困獸,在絕望中磨礪著爪牙。
    然而,在這表面的僵持之下,一股暗流早已在城牆之內洶涌澎湃。
    (一)暗影浮動,密謀反正
    早在華夏軍兵臨城下之前,甚至在東征發起之初,唐瑤執掌的情報網絡,就如同無形的蛛絲,早已悄然滲透進這座江南核心之城。
    商人、小販、落魄文人、甚至一些不得志的低級官吏中,都活躍著情報員的身影。
    南京被圍,內外隔絕,反而為情報活動提供了更好的掩護。城內糧價飛漲,人心惶惶,對清廷不滿的情緒如同干柴,只需一點火星。
    唐瑤的人精準地找到了那些對“剃發易服”心存怨懟、對故國仍懷思念的漢官,以及一些在清軍內部受到排擠、對前途感到絕望的漢軍旗將領。
    趙良棟︰漢軍旗參將,負責防守南京城西儀鳳門一段。此人驍勇善戰,但並非滿洲嫡系,常受排擠,心中積郁已久。
    錢謙益︰這位曾經的東林黨魁、文壇領袖,在南明覆滅後被迫降清,但始終備受詬病,內心復雜。情報人員通過其門生故舊,不斷傳遞城外消息和華夏軍政策,在他心中播下了種子。
    圍城期間,秘密聯絡愈發頻繁。信息通過偽裝成磚石、菜籃甚至糞車的特殊渠道流入流出。
    唐瑤將城內守軍布防、糧草儲備、尤其是趙良棟等潛在策反對象的態度變化,源源不斷地送至李定國和張煌言手中。
    (二)北廷震恐,鰲拜南征
    江南全境丟失、南京被圍的噩耗,如同喪鐘般傳至北京紫禁城。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隨即爆發出難以抑制的恐慌與爭吵。原本就因連連敗績而權威受損的多爾袞,更是暴跳如雷,將御案拍得震天響。
    “廢物!全是廢物!偌大個江南,幾個月就丟了個干干淨淨!南京要是再丟了,我大清顏面何存?!”
    多爾袞雙目赤紅,他知道,南京若失,半壁江山傾覆,他的攝政王地位也將岌岌可危。 必須救南京!不惜一切代價!
    他力排眾議,甚至動用了部分守衛京畿的最後的戰略預備隊,任命麾下最為悍勇、也最為信任的大將鰲拜,為平南大將軍,率兩萬真正的滿洲八旗精銳,並緊急抽調拼湊八萬漢軍旗部隊,合計十萬大軍,火速南下,馳援南京!
    清軍龐大的援軍從北京出發,旌旗招展,煙塵滾滾,一路經山東、過徐州,直撲江淮的消息,很快被華夏軍的斥候和情報網絡探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到了武昌。
    (三)武昌決策,決戰淮海
    武昌統帥部內,氣氛凝重而熱烈。巨大的地圖上,代表鰲拜援軍的巨大黑色箭頭,正從北方向南移動,而代表南京的點,則被赤色的圓圈緊緊包裹。
    “鰲拜來了,帶著十萬兵馬,其中兩萬是真正的滿洲精銳。”
    向拯民聲音平穩,但眼神銳利如刀,“南京城內還有三萬困獸。若讓其內外夾擊,我軍雖未必敗,但必是一場慘烈消耗,北伐進程將大大延遲。”
    他環視柳明、剛從東南凱旋的覃勇等核心人員,斬釘截鐵地道︰“我們必須變局!必須在鰲拜趕到之前,拿下南京!
    然後,以南京為基地,攜大勝之威,主動北上,尋找戰機,在淮河至長江北岸的廣闊區域(淮海地區),與鰲拜援軍進行戰略決戰!一舉擊潰清廷這最後的機動精銳!”
    戰略既定,軍令如山飛向南京前線︰限期攻克南京!
    (四)血火金陵,壯烈攻堅
    隨著覃勇掃平東南,李定國和張煌言再無後顧之憂,所有的力量都被集中起來。慘烈的南京攻防戰,終于進入了最血腥的階段。
    1. 炮火煉獄,牆垣崩摧︰
    華夏軍集中了所有能夠調集的重炮,包括龍虎營的“雪魄炮”和驚濤營艦船上卸下的部分重炮,在南京城牆外構築了數個超級炮兵陣地。
    晝夜不息地猛烈轟擊!目標是城牆的幾個關鍵段落,尤其是看起來相對老舊、或之前被炸開過又草草修復的地方。
    炮彈如同冰雹般落下,巨大的爆炸聲連綿不絕,南京堅固的城牆在持續不斷的轟擊下劇烈顫抖,磚石橫飛,煙塵彌漫天空,仿佛整個城市都在炮火中哭泣。
    一段位于儀鳳門附近的城牆,在承受了數百發炮彈後,終于發出一聲不堪重負的**,轟然坍塌出一個數丈寬的缺口!
    2. 缺口爭奪,生死鏖戰︰
    城牆缺口出現的瞬間,慘烈的爭奪戰就開始了。
    清軍貝勒深知此處要害,立刻調集最精銳的滿洲巴牙喇兵和忠于他的漢軍旗死士,蜂擁而至,用沙袋、尸體、門板,甚至煮沸的金汁(糞便熬煮),拼命堵塞缺口,與試圖沖進來的華夏軍先鋒部隊展開了寸土必爭的肉搏。
    龍虎營的老兵們組成敢死隊,頂著盾牌,揮舞著大刀長矛,吼叫著向缺口沖擊。新兵們則跟在後面,用火槍向缺口內密集射擊,投擲手榴彈。
    缺口處,成了名副其實的絞肉機。尸體層層疊疊,鮮血染紅了每一塊磚石,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和硝煙味。
    一個叫劉黑子的老兵班長,帶著他的一班人連續三次沖進缺口,與清軍白刃格斗,最終全班壯烈犧牲在缺口內側,至死保持著沖鋒的姿勢。
    3. 策應內亂,西門火起︰
    就在正面戰場血流成河之際,被唐瑤情報組織策反的漢軍旗參將趙良棟,看到了機會!
    他按照事先約定的信號,在儀鳳門爭奪戰最激烈的時候,突然在防守相對平靜的清涼門附近舉事!
    他率領心腹親兵,突襲了守門清軍,打開城門,並在城內多處放火,制造混亂!
    “清涼門開了!趙將軍反正了!”消息如同野火般在華夏軍中傳開。
    李定國當機立斷,命令預備隊立刻向清涼門方向發起猛攻!
    同時,正面部隊加強攻勢,牽制敵軍主力。
    4. 巷戰狼煙,英雄悲歌︰
    城門洞開,華夏軍如同決堤的洪水,涌入南京城內。戰斗從城牆爭奪轉向了更加殘酷的巷戰。
    清軍貝勒率領滿洲兵退入內城(皇城),依托街壘和高大建築,進行最後的頑抗。
    每一條街道,每一座房屋,都可能爆發激烈的戰斗。
    在攻打內城一座鐘樓時,清軍設置了密集的火力點,龍虎營進攻受挫。
    一名叫王狗剩的新兵,來自湖南剛分到土地的農家,他看著身邊倒下的袍澤,眼中充血,大吼一聲︰“俺跟你們拼了!”
    抱起一捆手榴彈,利用街道上的殘垣斷壁做掩護,匍匐前進,在身中數彈的情況下,硬是爬到了鐘樓腳下,拉響了集束手榴彈!
    “轟!”一聲巨響,鐘樓底層的火力點被端掉。
    王狗剩壯烈犧牲,用年輕的生命為部隊打開了通道。他的事跡迅速傳遍全軍,極大地激勵了士氣。
    5. 皇城落日,秦淮血紅
    在內外夾擊和絕對優勢兵力的猛攻下,內城防線最終被突破。那位宗室貝勒見大勢已去,在臨時王府內縱火自殺。殘余的清軍或降或死。
    當李定國和張煌言在將士的簇擁下,踏上滿是瓦礫和血跡的南京皇城廢墟時,夕陽正將最後的余暉灑在這片剛剛經歷浩劫的土地上。
    秦淮河水,似乎也帶著一抹悲壯的紅色。 南京,這座淪陷多年的故都,終于在付出了巨大犧牲後,光復了!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戰斗還遠未結束。北面,鰲拜率領的十萬清軍援兵正滾滾而來。
    更加宏大、決定華夏最終命運的淮海決戰,已然迫在眉睫。金陵的血與火,僅僅是這場終極風暴的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