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明末,白虎戰神掃八荒

第70章敵後尖刀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雲卷雲舒皆是歌 本章︰第70章敵後尖刀

    開封大捷的余波,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漣漪層層擴散,最終在廣袤的華夏大地上,燃起了星星點點的反抗之火。

    滿清以異族入主中原,本就統治基礎不穩,根基虛浮,全賴強弓硬弩與鐵蹄彎刀維持威壓。

    如今“八旗不可敵”的神話被華夏護國軍于開封城下狠狠擊碎,那些被強行壓制、積郁已久的矛盾與仇恨,便如同找到了宣泄的閘口,轟然爆發,勢不可擋。

    江南水鄉,煙波浩渺,看似平靜的漕運碼頭上,終日勞作的苦力們眼神交匯,暗中串聯,趁著夜色濃重或薄霧彌漫,襲擊落單的清軍哨兵,奪取零星武器;

    皖南連綿的險峻群山中,憑借復雜地勢堅持多年的抗清義軍,終于收到了從武昌輾轉送來的少量精良火器、箭矢和寶貴的作戰指導,士氣大振,活動愈發頻繁,襲擾範圍不斷擴大;

    甚至連京畿重地附近的運河咽喉,都出現了行蹤詭秘、專劫官糧漕船的“水匪”,令負責漕運的官員焦頭爛額……清廷雖然佔據了大半個中國,兵鋒所至,城池易幟,卻仿佛坐在一個巨大的、遍布引信的火藥桶上,各地告急的文書如雪片般飛向北京紫禁城,堆積在案頭,令剛剛經歷慘敗、威望受損的多爾袞焦頭爛額,調兵遣將,左支右絀,疲于應付。

    正面戰場,黃河兩岸,千里戰線竟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平靜。

    清軍新遭重創,折損精銳無數,元氣大傷,急需時間舔舐傷口,補充兵員馬匹,重整旗鼓;

    而華夏護國軍,雖挾大勝之威,士氣高昂如虹,但上一場血戰的慘烈損耗同樣巨大,兵員疲憊,器械待修,也需要時間消化勝利果實,整訓新征募的士卒,積累糧草軍械,積蓄更強的力量。雙方都在沉默中積蓄,醞釀著下一場風暴。

    武昌,華夏護國軍統帥部。

    巨大的地圖懸掛在牆上,代表清軍控制區的區域依舊廣闊,觸目驚心,但情報人員已在上面標注了許多細小的、代表此起彼伏反抗活動的紅色箭頭和圈圈,猶如地圖上悄然蔓延開來的點點燎原星火。

    “韃子如今是按下葫蘆浮起瓢,顧此失彼,兵力早已捉襟見肘。”柳明指著地圖上那些密集的紅點,語氣中帶著一絲壓抑不住的振奮,“各地烽煙四起,牽制其大量兵力,這正是我們的天賜良機!”

    向拯民負手而立,身形挺拔如松,目光深邃地掃過地圖上那些跳躍的紅色星火。

    他深知,清廷體量龐大,根基雖不穩卻未動搖,單純依靠正面戰場的硬踫硬對決,即使最終能贏,過程也將無比漫長而慘烈,華夏的元氣、百姓的膏血會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拉鋸中消耗殆盡。

    必須另闢蹊徑,開闢新的戰場,從內部瓦解這個看似龐然大物、實則矛盾重重的異族帝國。

    “柳先生說得對。”向拯民沉聲道,聲音不高卻字字千鈞,“我們不能讓韃子安心消化他們的佔領區,不能讓他們從容調動資源、集結力量來全力對付我們。我們要主動出擊,把戰火燒到他們的後院去!燒到他們以為最安全的地方去!”

    他驀然轉過身,目光如電,面對麾下核心的將領和官員,斬釘截鐵地提出了醞釀已久的新戰略︰“一方面,我們自身要爭分奪秒,加速擴充實力,整軍經武,嚴加操練,同時大力發展生產,囤積糧秣,打造器械,這是立足的根本,絲毫不能懈怠。

    另一方面,我們要大膽地、果斷地派出最精銳的力量,深入敵後!

    去主動尋找、聯合那些還在深山密林、市井鄉野間堅持斗爭的義軍兄弟,

    去發動那些心向故國、苦盼王師的百姓,去偵察敵情,去切斷清軍的糧道和交通線,焚毀他們的輜重糧草,

    襲擾他們的據點,讓他們寢食難安,風聲鶴唳,首尾不能相顧!要讓韃子在他們的佔領區里,也如坐針氈!”

    “敵後戰場?”一些習慣于正面列陣交鋒的將領面露疑惑,這個詞匯對他們而言有些陌生,甚至顯得不夠光明正大。

    “沒錯!敵後戰場!”向拯民目光灼灼,仿佛已穿透地圖,看到了那片無形的戰場,

    “就像一把把淬毒的尖刀,悄無聲息地插進敵人的心髒!讓他們防不勝防,永無寧日!正面大軍是鐵拳,敵後尖刀就是暗刺!這明暗相輔,虛實相生,將是我們最終贏得這場戰爭、光復華夏河山的關鍵!”

    戰略方向既定,一個代號為“星火”的絕密計劃開始在絕對保密的狀態下緊鑼密鼓地籌備。

    向拯民親自從各軍嚴格遴選了三百名精英。他們有的是身手矯健、經驗豐富、多次在生死邊緣徘徊的老兵斥候;

    有的是精通地方方言、熟悉山川地理、能在陌生地域如魚得水的本地子弟;

    有的是頭腦靈活、機變百出、善于偽裝融入各種環境的機靈鬼;甚至還有幾個身懷絕技、懂得爆破、醫術、打造器械等特殊技能的匠人。

    共同點是︰對華夏光復事業無限忠誠可靠,意志堅韌如鋼,具備極強的獨立生存、判斷和作戰能力。

    在武昌郊外一處人跡罕至、戒備森嚴的隱蔽山谷營地,為期三個月的“魔鬼特訓”開始了。總教官只有一個——向拯民本人。他深知,這些戰士將面臨的,是比正面戰場更為凶險復雜的局面。

    他將自己掌握的部分超越時代的特種作戰理念,與這個時代的實際條件、技戰術水平巧妙結合,為這些未來的敵後尖刀量身定制了極其嚴苛的訓練科目︰

    敵後生存︰ 如何在荒山野嶺、敵佔區腹地,在沒有補給的情況下長期野外求生,辨別可食用植物、捕獵、尋找安全水源、設置陷阱捕捉獵物或預警。

    隱蔽與偽裝︰ 學習利用夜色、地形地物潛行匿蹤,制作利用草木、泥土的簡易偽裝,扮演不同身份(行商、流民、僧道、乞丐、工匠)所需的神態、語言、行為細節,如何混入敵佔區城鎮而不露破綻。

    情報搜集與傳遞︰ 如何敏銳觀察、準確記憶、快速繪制簡易地形圖和布防圖,如何使用密寫藥水、約定暗號、設置“死信箱”(秘密情報傳遞點)等原始而有效的情報傳遞方法,確保信息鏈不斷。

    小分隊戰術︰ 三人、五人小組的精密協同作戰,突襲哨所、伏擊小隊、破襲橋梁倉庫、遭遇戰快速脫離等戰術的配合演練,強調無聲戰斗和一擊即走。

    特種裝備使用︰ 熟練使用改進後更短小精悍的燧發短銃、強力的淬毒手弩、鋒利的精鋼匕首、攀爬城牆屋宇的飛爪索鉤,以及學習制作和使用簡易爆炸物(如改進威力的炸藥包)和***(猛火油罐)。

    心理與抗壓︰ 通過反復灌輸民族大義和必勝信念,結合極端環境下的極限訓練(如長時間孤身荒野、模擬被圍捕),錘煉戰士們在孤立無援、身處絕境時保持冷靜、做出正確判斷和堅持到底的鋼鐵意志。

    訓練極其嚴酷,甚至可以說是殘忍。野外生存訓練,讓他們在深秋的深山里與野獸爭食,茹毛飲血;

    抗審訊訓練,模擬被俘後可能遭遇的各種酷刑(鞭打、水刑、饑餓、精神折磨),考驗其生理心理極限,確保即使被捕也絕不吐露機密;

    實戰對抗演練,使用的雖然是未開刃的武器和特制的、裹了石灰粉的訓練彈,但拳拳到肉,刀風凜冽,受傷掛彩、鼻青臉腫是家常便飯,有時甚至險象環生。

    有人因意志崩潰或身體無法承受極限而被無情淘汰,但更多的人,在向拯民近乎苛刻的要求和他本人始終以身作則、同甘共苦的帶領下,咬碎牙關,憑借著對勝利的渴望和對故土的忠誠,硬生生挺了過來。

    三個月的風吹日曬雨淋,他們的皮膚變得黝黑粗糙,如同飽經風霜的岩石,眼神卻愈發銳利沉靜,如同潛伏的獵豹,身上凝聚起一股精悍、內斂而又隨時可能爆發的危險氣息。

    在無數次同生共死的訓練中,他們彼此之間也形成了無需言語、一個眼神便能心領神會的深厚信任和默契。

    雪魄偶爾會悄然來到訓練場邊緣的樹影下,它似乎明白這些人在進行著關乎未來的重要準備,從不打擾,只是安靜地在遠處趴伏著,用它那琥珀色的瞳孔,深邃地注視著山谷中揮灑汗水與血水的艱苦磨礪。

    三個月時間轉瞬即逝。三百名精英,最終有二百八十人通過了包含極限體能、復雜技能、嚴苛心理測試在內的最終考核。他們已然脫胎換骨,眼神堅定,動作利落,配合無間,成為這個時代當之無愧、最頂尖的敵後滲透與作戰專家。

    結業儀式選在深夜,簡單而肅穆。沒有鮮花和掌聲,只有嗚咽的夜風和火把燃燒的 啪聲在寂靜的山谷中回蕩。

    向拯民站在整齊的隊列前,目光如炬,逐一掃過這些面容堅毅、仿佛由鋼鐵鑄就的戰士。

    “你們,”他的聲音沉穩有力,穿透黑暗,“將是插進敵人心髒的尖刀!是撒向敵後、點燃反抗烽火的火種!”

    他的話語在群山間激起微弱的回響,“你們的任務,不是去正面戰場與敵軍大陣拼殺,而是深入虎穴,去聯合四方義士,去破壞糧道輜重,去騷擾據點駐軍,去散布恐慌!要讓韃子日夜不寧,草木皆兵!

    記住,保全自己,方能有效殺敵!華夏的未來,需要你們活著去創造!去點燃那燎原的烈火!”

    戰士們胸膛起伏,眼神熾熱如燃燒的炭火,無聲地、整齊地行著華夏護國軍最莊重、最有力的軍禮,手臂劃破空氣的聲響匯聚成一股無聲的誓言。

    他們被精心混編成十個小組,每組二十八人,確保技能互補。

    配備了當前所能提供的最精良裝備︰便于隱藏的短管燧發槍、威力強勁且見血封喉的淬毒弩箭、寒光閃閃的精鋼匕首、堅韌的攀爬索、裝有金瘡藥和解毒丸的急救包、適應不同地域的各式偽裝衣物,以及足夠維持一段時間行動的高能量肉干、炒面和便于攜帶的銀錢。

    每個小組還額外配備了經過向拯民親自指導改進的、威力更大且更便于隱藏攜帶的“***”式小型手榴彈數枚。

    在一個沒有月亮、伸手不見五指的濃重黑夜,十支精銳小隊,如同十支離弦的奪命利箭,悄無聲息地依次離開了這座將他們鍛造成利刃的山谷,分別奔向預定的、遍布清廷腹地的目標區域︰

    掌控帝國經濟命脈的江南漕運線、地勢險要的皖南山區、民風彪悍的魯西南、威脅華北的太行山區……甚至有一支代號“幽影”的特別小隊,目標直指清廷統治的核心、龍潭虎穴——京畿地區。

    他們化整為零,或扮作結伴而行的商旅,或偽裝成逃難的流民,或混跡于漕船縴夫,或成為游方僧道,迅速融入了茫茫人海,消失在無邊的黑暗與黎明前的薄霧之中。

    覃玉獨自站在武昌城冰涼的城頭,夜風拂動她的衣袂。她遙望著北方那深邃無盡、仿佛吞噬一切的夜空,手中緊緊攥著一枚貼身攜帶的、繡著“勇”字的平安符香囊。

    她知道,她的弟弟覃勇在開封前線直面強敵,而這些今夜無聲離去的勇士,

    則將潛入比開封戰場更加凶險百倍的虎穴龍潭,在敵人的眼皮底下起舞。她默默祈禱,祈禱這些撒向敵後、微弱卻頑強的火種,能夠穿透黑暗,在狂風中頑強地燃燒起來,最終匯聚成燎原之勢,照亮華夏重光的前路。

    敵後戰場,一場沒有硝煙卻更加殘酷、更加詭譎的戰爭,就此悄然拉開了序幕。這二百八十名經過千錘百煉的尖兵,將用他們的智慧、勇氣、鮮血乃至生命,在敵人的腹心之地,于無聲處听驚雷,書寫下一段段驚心動魄、可歌可泣的傳奇。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喋血明末,白虎戰神掃八荒》,方便以後閱讀喋血明末,白虎戰神掃八荒第70章敵後尖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喋血明末,白虎戰神掃八荒第70章敵後尖刀並對喋血明末,白虎戰神掃八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