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南府的新政像春雨一樣浸潤著這片土地,百姓們剛剛嘗到“均田免賦”的甜頭,臉上多了許久未見的笑容。
但向拯民心里跟明鏡似的,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難。鄂西這片地方,山連著山,寨挨著寨,住著土家、苗、漢等多個族群的百姓,語言、習俗、心思各不相同。
光靠他一個人,或者施南府這一套班子發號施令,時間長了,難免有照顧不到的地方,也容易讓下面的人感覺隔閡。
這天,他把覃玉和柳明叫到跟前,說出了琢磨已久的想法︰“咱們現在地盤大了,人多了,族群眾多。以往土司各自為政,相互提防,甚至仇殺,這不是長久之計。我想成立一個‘民族議事會’,把各族有頭有臉、說得上話的首領、頭人都請來,定期到施南府開會,一起商量怎麼治理地方、發展生產、保衛家園。你們覺得怎麼樣?”
覃玉眼眸一亮,立刻領會了其中的深意︰“拯民兄此議大善!此舉不僅能集思廣益,使政令更貼合各地實情,更能讓各族首領感受到尊重,增強其對施南府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可謂一舉多得!”
柳明也撫掌贊嘆︰“妙啊!‘議事會’之名,既顯鄭重,又避‘朝會’之僭越嫌疑。各族共商,正合‘共和’之初衷,可消弭隔閡,凝聚人心!此乃長治久安之良策!” 見兩人都極力贊成,向拯民便下定決心。
他立刻讓人制作請柬,蓋上守備府大印,派得力人手,分頭送往轄區內各個主要族群聚居的寨子,邀請他們的首領或德高望重的代表,于半月後,齊聚施南府,共商大計。
消息傳出,在各族首領中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有的覺得新奇,想看看這位“向守備”葫蘆里賣的什麼藥;有的心存疑慮,擔心是“鴻門宴”;也有的覺得這是個為自己族群爭取利益的好機會。
到了約定的日子,施南府守備府那座最大的議事堂被布置得莊重而不失親和。收到請柬的各族首領們,懷著各種心情,陸續抵達。
有穿著土家對襟彩衣、頭包布帕的土家族寨主,有身著苗族百褶裙、頭戴銀飾的苗族峒主,也有穿著漢家儒衫或短褂的漢族鄉紳代表,一時間,議事堂內服飾各異,語言稍顯嘈雜,氣氛微妙。
向拯民作為主人,坐在主位,覃玉和柳明分坐兩側。覃玉面前擺放著筆墨紙硯,準備記錄。 會議伊始,難免有些拘謹和試探。
向拯民開門見山,說明了設立議事會的初衷︰“今日請諸位來,沒有別的意思。
就是想告訴大家,這鄂西的山,是大家共同的山;這鄂西的水,是大家共同的水。以往各族各寨,老死不相往來,甚至刀兵相見的日子,該過去了!從今往後,施南府的大事,比如賦稅如何定才公平,商路怎麼修才順暢,軍隊怎麼建才有力,乃至各村各寨的糾紛如何調解,都希望能听听諸位的高見!
咱們一起商量著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咱們腳下的這片土地,越來越好,讓各族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
他態度誠懇,言語實在,沒有高高在上的官威,讓在座的首領們放松了不少。 而就在議事堂外,雪魄安靜地趴在廊下的陰涼處。
它似乎明白今天是個重要的日子,並沒有像往常一樣四處走動,只是偶爾抬起眼皮,看一眼堂內的情況。
它那雪白威嚴的身影,以及“白虎圖騰”在各族心中早已種下的敬畏,無形中給這場會議增添了一種神聖而和諧的氛圍。
一些原本還想爭強好勝、言辭激烈的首領,看到門外那尊“守護神”,也不自覺地收斂了幾分氣焰,說話更講究起道理來。
會議在覃玉嫻熟的主持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議題主要圍繞三大塊︰內政治理、商路規劃和軍備建設。
一開始,大家還比較客氣,說的都是些場面話。但隨著討論深入,涉及到具體的利益分配時,不同的聲音就開始出現了。
就在這時,一位來自西山苗寨的老峒主,清了清嗓子,用帶著濃重口音的官話開口了。
他先是贊揚了向拯民廢除苛政、均分田地的善舉,然後話鋒一轉︰ “向守備,覃姑娘,各位首領。
我們苗寨,住在西山里頭,山高路險,出來一趟不容易。寨里的山貨、藥材都是好東西,但運不出來,換不成鹽巴、鐵器。
娃娃們想去學堂,也得走好幾天的山路……老夫有個不情之請,官府……能不能幫我們修一條路?不用太寬,能走馬車就行,把我們從山里,連接到施南府的官道上?”
老峒主說完,有些忐忑地看著向拯民。修路,耗費巨大,以往向土司提這種要求,根本是想都別想。 他這話一出,其他幾位來自偏遠寨子的首領也紛紛附和,表示他們那里也有同樣的困境。
議事堂里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看向向拯民,看他如何回應這個既實際又有些“過分”的請求。
向拯民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看向覃玉和柳明,用目光征詢他們的意見。 覃玉微微點頭,輕聲道︰“欲富先修路,此乃通則。西山苗寨物產豐富,若能通路,不僅利于苗民,其山貨藥材輸入,于我施南商貿亦大有裨益。只是這工程耗費……”
柳明也捻須道︰“確為利民之舉,可彰顯官府對各族一視同仁之仁政。只是需統籌規劃,量力而行。” 向拯民听完,心中已有決斷。
他站起身,走到那位苗寨老峒主面前,鄭重地說道︰“老峒主,您這個請求,提得好!路,必須修!不僅要修苗寨到施南的路,將來,所有偏遠寨子,只要條件允許,我們都要把路修通!讓山里的寶貝能運出來,讓外面的好東西能送進去,讓娃娃們能方便地去學堂讀書!”
他環視眾人,聲音鏗鏘︰“此事,我向拯民許了!覃姑娘,請你會後立刻著手規劃‘苗寨施南’官道事宜,勘測路線,核算費用,招募民夫,盡快動工!所需錢糧,由府庫撥付一部分,亦可以‘以工代賑’方式,招募流民和當地青壯參與,按勞付酬!”
“好!” “向守備英明!” “這才是為我們辦實事啊!” 那位苗寨老峒主激動得胡須都在顫抖,起身就要行大禮,被向拯民趕緊扶住。
其他首領也紛紛叫好,尤其是那些來自偏遠地區的,更是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希望。向拯民在他們心中的威望,瞬間又提升了一大截。
這個插曲,徹底點燃了議事會的熱情。隨後,關于商路稅收比例、民兵訓練、邊境巡邏等議題的討論,雖然仍有爭論,但氣氛明顯更加融洽和務實。
大家都意識到,這個議事會,不是走個過場,而是真能解決問題、為自己族群謀福利的地方。
覃玉運筆如飛,仔細記錄下每一條有價值的建議和最終達成的共識。 首次民族議事會,取得了遠超預期的成功。
它不僅為施南府的治理注入了更多元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它用一 前所未有的方式,將轄區內各族勢力的心,初步凝聚在了一起。
會議結束後,各族首領離去時,臉上大多帶著滿意和期盼。而雪魄,也才慵懶地站起身,伸了個懶腰,晃了晃龐大的身軀,走到向拯民身邊,用腦袋蹭了蹭他,仿佛在說
︰“看來,今天干得不錯。” 向拯民撫摸著它柔軟的皮毛,看著遠處群山,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這條“民族共商”的道路,或許會比征戰更加艱難,但也必將更加穩固和長遠。一個真正融合、團結、強大的鄂西,正在這每一次的商議與共識中,悄然孕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