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體微微後靠,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才慢悠悠地補充道︰“想揚名,可以理解。玩點手段,也無可厚非。但你想踩著我上位……”他放下茶杯,目光平靜卻帶著一絲無形的壓力掃過那書生瞬間漲紅的臉色,“問過我了麼?我讓著你了嗎?”
這話一出,周圍頓時響起幾聲壓抑不住的輕笑。那錦衣書生被懟得氣血上涌,指著肖塵,“你……你……”了半天,卻一時噎住,不知如何反駁這直白又羞辱性極強的質問。
場面一時變得有些尷尬而緊張。
老鴇正好趕過來打圓場,又提及樓上有貴客,他只得強壓怒火,悻悻坐下,嘴上卻不饒人,低聲對同伴道︰“粗人一個,只會嘩眾取寵。”
肖塵壓根沒再理會他。他那一掌拍在桌上,並非全然是怒氣,更多是找到了一個節奏的起點。
有過數位傳奇武將武魂附體,肖塵對于身體的控制達到了驚人的地步。節奏打的極準。
手掌起落間,沉悶的敲擊聲仿佛戰鼓的前奏,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感。
當那兩句“烽煙燃起亂風華,胭脂落淚染紅霞”從他口中吟出時,整個擷芳樓大廳都靜了一瞬。
這詞,這調,與他們熟悉的婉約纏綿截然不同,帶著一股金戈鐵馬的肅殺與蒼涼,卻又奇異地與紅袖那柔中帶剛、隱現憂思的舞姿產生了某種共鳴。
紅袖的舞步在樂聲停頓的間隙,本能地隨著肖塵拍打的節奏微微調整了一下重心,那雙原本帶著淡淡憂思的美眸,瞬間亮了起來,緊緊盯住了肖塵。
肖塵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氛圍里,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到每個角落︰
“若能一舞斷殺伐,兵臨城下萬箭發…
若能一舞定天下,雄心壯志倒也罷…”
這已不是單純的詩句,更像是一首戰歌的歌詞,旋律激越,意象壯闊。
在場的文人墨客起初還帶著挑剔,但听著那迥異于當下流行的、帶著強烈敘事感和節奏感的詞句,不少人漸漸收起了輕視,面露驚異。
這韻律,他們從未听過,卻又仿佛能勾動人心底某種熱血。
“血濺,尸骸踏燃起風沙,兵臨城下萬箭發。
三千鴉殺它終是虛話,浪跡天涯,此生已了無牽掛。”
最後幾句,肖塵的聲音帶著一種看破紅塵的淡漠與決絕,與他拍打桌案的節奏同時收住,余韻卻仿佛還在空氣中震蕩。
寂靜片刻後,“啪啪”兩聲清脆的掌聲從舞台中央響起。
正是紅袖。她不知何時已停下了隨樂而動的姿態,全然在傾听肖塵的“演唱”。
她目光灼灼,帶著毫不掩飾的欣賞和一絲遺憾,對著肖塵方向盈盈一禮︰
“公子大才,詞曲激昂壯烈,別開生面,令人心折。紅袖從未听過如此…有力量的韻律。只可惜,來不及為公子此曲編舞,不能以舞相和,實為憾事。”
她這番話,無疑是極高的評價,直接將肖塵從“粗鄙之人”抬到了“大才”的位置。
一旁的沈明月,早已忘了剛才那點小小的不快和酸意,她看著肖塵的側影,眼中是化不開的驚嘆與愛慕。
她喃喃低語,聲音輕得只有自己能听見︰“可惜…沒能陪你一起看大漠的黃沙,經歷那萬箭齊發的場面……” 她想象的,已是肖塵詞中描繪的那個壯闊而又寂寥的世界。
肖塵對紅袖笑了笑,算是回應,然後坦然坐下,仿佛剛才只是隨口哼了段小調。
鄰座那個先前挑釁的錦衣書生,此刻臉色一陣青一陣白,在周圍人若有若無的目光注視下,再也坐不住,低聲對同伴說了句什麼,灰溜溜地起身,與同伴換到了遠離肖塵的角落位置,徹底偃旗息鼓。
老鴇子是何等精明人物,立刻滿臉堆笑地走上前,親自為肖塵和沈明月斟茶︰“哎呀呀,真是真人不露相!公子方才這一曲,可真是…真是震聾發聵啊!連紅袖姑娘都贊不絕口。不知公子高姓大名?日後若有閑,定要常來坐坐,媽媽我給您留最好的位置!”
肖塵擺了擺手,恢復那副懶散模樣︰“無名小卒罷了,媽媽客氣。” 他心思卻轉開了,看來這青樓也不全是鶯鶯燕燕,偶爾來這麼一趟,似乎也挺有意思。尤其是看到沈明月那雙亮得驚人的眼楮,他覺得這身月白羅衫,算是沒白穿。
而舞台上的紅袖,雖已隨著重新響起的樂聲繼續起舞,但目光卻不時飄向肖塵那一桌,眼神復雜,不知在想些什麼。
樓上,一間名為“听雪”的雅間內,珠簾微動,隔絕了樓下大部分的喧嘩,卻又恰好能將舞台和部分大廳的情形收入眼底。
一個身著淡青色常服的年輕人憑欄而坐,姿態閑適,手指無意識地在欄桿上輕輕敲擊著,方才樓下那場小小的風波以及隨後響起的奇特旋律,顯然都落入了他的眼中耳中。
他容貌俊雅,眉宇間自帶一股疏朗之氣,但仔細看去,眼底深處卻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審視與銳利。
“曾老,”他並未回頭,聲音溫和地隨意發問,“您覺得樓下這人方才信口哼唱的曲子怎麼樣?倒是新鮮得很。”
雅間下首,坐著一位須發皆白、面容清 的老者,正是名滿文壇的大家曾文遠。他受邀來此,本是為了點評詩社作品,此刻也被那不同尋常的韻律吸引了注意力。听到年輕人問話,他撫須沉吟片刻,才緩緩道︰
“回…公子的話,”他措辭謹慎,“這韻律……老朽平生未見,非我中土常格,倒似帶著幾分邊塞胡曲的激越,卻又更為規整,自成一體。詞意嘛,殺伐之氣重了些,失之雅正,但貴在直抒胸臆,氣勢磅礡,朗朗上口。可惜未能記全。不過,既然他當眾唱了出來,想必是胸有成竹,稍後或許會將詞曲錄下,屆時老朽再細細品味一番,或可窺得其中奧妙。”能得到曾文遠一句“氣勢磅礡”、“自成一體”的評價,已是極為難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