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姬指了指帛書上的“立交”,繼續問道︰“這個是什麼意思?”
鄭子徒狐疑地看了棠姬一眼。
“你怎麼突然對這些感興趣了?”
棠姬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可以把謊話說得很動听的人,此時望著鄭子徒也是張口就來。
“我們是夫妻,我知道興修水利是你這輩子要努力的事業,我很想知道你做的具體都是些什麼,很怕將來有一天想同你說句話都說不到一起,鬧得夫妻間又生了隔膜。
再者說,我原本就對河道很感興趣啊!你忘了,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我就同你說過,我十四歲那年家鄉遭逢水患,親族盡歿,父母帶著我逃難到了長安城。我一直都在想,是不是涇洛之渠竣工通水之後,天下百姓便可以不受這種苦楚了?”
鄭子徒果然想起了兩人第一次見面時的場景。
六年前鄭子徒初來長安城就迎上了幾十年一遇的大雨,暫時住進了棠姬的酒肆。在酒肆的游廊中,鄭子徒第一次在雍國人面前畫涇洛之渠的概念圖。
那時候酒肆里的其他人都覺得他是在吹牛,唯獨棠姬專心致志地听他講了半天,還帶他去看告示牌里面的招賢令,建議他去賢才館。
事實上後來他能進賢才館,認識雍國的丞相甚至是國君,也全仰賴她出錢出力巴結賢才館小吏,求他們引薦。
鄭子徒很珍惜棠姬這個用心的學生,果然認真地同她解釋。
他指了指涇洛之渠的總圖,同她仔細分析了一番上面的天然河流以及人工河渠的走向。
涇洛之渠從西到東要經過四條南北走向的河,分別是冶峪河、清峪河、濁峪河以及沮水。
冶峪河、清峪河、濁峪河都是被“橫絕”掉的河,沒有獨立的下游,河流的終點都匯到了涇洛之渠中。
可沮水不一樣。
不同于流量小、水勢平緩的冶峪、清峪、濁峪等小河流,沮水的流量極大,河道的寬度也不是尋常小河可以比擬的。小河流並入涇洛之渠時只需要修建簡易工程引水即可輕松控制,但像沮水這樣的大河,倘若不經處理直接使和涇洛之渠相匯合,旱澇季節難免出事。
倘若沮水和涇洛之渠只是簡單平交匯合,一到汛期,沮水洶涌沖入渠道,河渠承受不住,極有可能導致河堤潰決;一到旱季,沮水又會反吸河渠里的水,使河渠的水難以繼續西行與洛水相會。
涇洛之渠在修建之初鄭子徒便考慮,要將涇水之中的泥沙排進經絡之間的大片鹽堿地,肥沃附近的土壤。可沮水也甚是渾濁,河水中攜帶的泥沙相當多。若在枯水期,涇洛之渠中的泥沙與沮水中的泥沙都舉在河道相交處,極有可能堵塞河道;若在汛期沮水的水流甚急,也有可能直接將泥沙搶走,帶著泥沙往南到沮水的下游,西邊至洛水一帶的土壤失了肥料,土地情況仍舊堪憂。
最要命的是沮水的下游是渭水!
涇水和渭水在長安城附近便有交匯點,一水清、一水濁,兩水交匯,清濁相間,涇渭分明。涇水本身已經夠渾濁了,可渭水才是那條更濁的濁水。
一旦沮水在同涇水交匯處沖走了兩條河的泥沙一起到了更加渾濁的渭水,渭水吃著三條河的泥沙,難免也要因為泥沙淤積河床上升。
黃河原本就經常因為泥沙淤積河床高于地面而潰堤,渭水作為黃河最大的一條支流,若也成了地上懸河,附近百姓只怕也難逃洪澇之災。
故此,不讓涇洛之渠與沮水直接匯合便成了當務之急。
講到這里,鄭子徒在絹帛上畫了一條河,又在河上畫了一條用渡槽引流的懸空河,讓兩條河流在空中縱立相交。
棠姬看著圖紙震驚不已︰“這一條河竟然飛在了半空中!”
“正是如此!只有建這樣的飛渠,才能讓沮水和涇洛之渠互不打擾,兩條河道都可以獨善其身。”鄭子徒說道。
棠姬拿起圖紙仔細看了幾次,十分嘆服鄭子徒的才華。
能相處讓兩條河于空中相交,除了他,世間哪里還能找到第二個這樣的絕世天才?
倘若他這樣的人才能為韓國所用,韓國如何不興旺發達?
想到這里,棠姬的面色又沉了下來。
鄭子徒是鄭國後裔,先祖為韓國所滅,與韓國有世仇,他怎麼可能會願意幫助韓國?
再者說,韓國這些年連失城池,現在境內好像也沒有什麼大的河流需要治理了。
眼下只有毀了他精心修建的涇洛之渠,對韓國來說才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棠姬又思索片刻,再次將目光定到了涇洛之渠與沮水相交的架槽飛渠上。
她猜測的方向果然沒錯,此處立交的飛渠關系涇洛之渠、沮水、渭水附近居民命脈,倘若將此處摧毀,必定對雍國有致命的打擊!
這里完全可以定為炸渠的第二個地點。
“涇洛之渠上這樣的飛渠多嗎?”棠姬再度問道。
“不多,但十幾處是有的。”
“有十幾處啊……”
棠姬沉吟一聲,腦子里又開始設想其他的歪主意了。
鄭子徒熱心地回答了半天棠姬的疑問,見棠姬再度陷入思索,也對棠姬這個謙遜好學又矮思考的學生十分滿意。
他略想了下,也有一個問題打算考一下棠姬,試探她听了半天究竟听懂了多少。
“你猜一下,這兩條在空中相交之水,究竟是沮水在上,還是涇洛之渠的干渠在上?”
棠姬自然不肯放棄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再次拿起了涇洛之渠的總圖仔細研究。
“是涇洛之渠的干渠在上,沮水在下!”棠姬篤定地回答。
“為什麼?”
棠姬拿起旁邊雍國的山勢圖給鄭子徒看,
“因為九州大陸西高東低,雍國在九州最西的位置,情況也是如此。涇洛之渠的水從西邊山高之處流出,一路蜿蜒向西向下流去。涇洛之渠與沮水相交的地方是個河谷,如果讓涇洛之渠在下,河渠中水在此處跌宕一次便折損了向上向前的力,原本要運向東邊肥沃土壤的泥沙也要在此處淤積。所以涇洛之渠不能在下,只能在上!”
“正是如此!”
鄭子徒也忍不住鼓了鼓掌,開始欣賞棠姬在水里上一點即透的天賦了。
喜歡暗潮無間請大家收藏︰()暗潮無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