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鼓︰金陵六扇門迷案

第七章 宮闈暗影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亦湫 本章︰第七章 宮闈暗影

    第一場︰鳳釵隱謎

    青蓮庵的檀香余韻未散,慧明師太“欲尋根由,可往南苑”的箴言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顧驚弦與沈墨深心中激起千層浪。南苑,皇家禁苑,天子狩獵講武之地,豈是尋常可往?師太此言,幾乎將矛頭直指宮闈深處。

    回到皇城司衙署,密室內的氣氛比以往更加凝重。竹林的刺殺表明對手已狗急跳牆,而灰衣人曖昧不明的態度更讓局勢撲朔迷離。顧驚弦下令嚴密封鎖青蓮庵遇襲及後續調查的消息,尤其是“南苑”二字,絕不可外泄。

    “慧明師太提及的‘宮中之人’,是關鍵。”沈墨深捻著指尖,仿佛還能感受到那枚銅錢的冰涼,“半月前,宮中有人因‘菩薩睜眼,舊債須償’而惶恐祈福。此人即便不是核心,也必知內情。”

    顧驚弦面沉如水。宮闈之事,錯綜復雜,牽一發而動全身。即便他是皇城司指揮使,沒有確鑿證據和聖上明旨,貿然調查宮內人員,亦是取禍之道。

    “師太說那女子氣度不凡,戴面紗,衣著樸素。”沈墨深沉吟,“宮中女眷,能自由出入宮禁至城西庵堂祈福者,身份定然不低。但若位份極高,出行必有儀仗,不會如此隱秘。故而,此人很可能是有一定身份,但又需避人耳目的……例如,某位娘娘身邊的得力女官,或是某些有頭有臉的管事嬤嬤?”

    顧驚弦眼中精光一閃。沈墨深的分析切中要害。他立刻喚來心腹,低聲吩咐︰“秘密查探半月前,宮中有哪位女官或高等宮人曾以各種理由告假或秘密出宮,尤其是與禮佛、探親等由頭相關的。重點留意那些近期心神不寧、行為異常者。記住,絕不可驚動任何人。”

    心腹領命,悄無聲息地退下。皇城司的暗探網絡,開始如同無形的蛛絲,悄然伸向紫禁城的紅牆之內。

    等待是焦灼的。沈墨深借來紙筆,將目前所有線索——祭壇邪陣、血菩薩符號、神秘烙印、穆文遠、孫文淵、鬼市王五、灰衣人、青蓮庵慧明、宮中神秘女子——一一羅列,試圖找出其中的關聯。線條縱橫交錯,最終都若隱若現地指向兩個中心︰十年前的舊案,以及當下的宮廷。

    “若‘菩薩睜眼’意味著清算開始,”沈墨深指著紙上的關鍵詞,“那‘舊債’是什麼?穆文遠的通敵案?‘血菩薩’的舊案?還是……其他更久遠、更隱秘的冤屈?”

    顧驚弦負手立于窗前,望著皇城的方向︰“能讓宮中之人恐懼,讓幕後黑手不惜連環殺人、動用死士滅口的‘舊債’,必然動搖國本。”

    就在這時,先前派去調查宮中動向的心腹去而復返,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消息。

    “大人,屬下暗中查訪,半月前出入宮禁記錄並無可疑。但是,”心腹壓低聲音,“屬下從一個在御用監當差的老太監處打听到,約莫二十天前,曾有人在宮中偷偷打听一件舊物的事。”

    “什麼舊物?”

    “一支……一支鳳頭釵。”心腹道,“據那老太監說,打听的人問得隱晦,只問是否見過一支赤金點翠鳳凰餃珠釵,鳳凰的眼楮是罕見的血珀所瓖。老太監說那是很多年前的樣式了,印象里,好像……好像是十五六年前,哪位貴人曾佩戴過,後來就再沒見過。”

    鳳頭釵?血珀鳳凰眼?

    顧驚弦和沈墨深對視一眼,這似乎與目前的案子風馬牛不相及。

    “可知道是誰在打听?又為何打听此物?”顧驚弦問。

    心腹搖頭︰“打听之人很小心,未曾暴露身份。老太監也只當是閑話,未曾深究。”

    一件多年前的舊首飾,為何此時被人暗中尋訪?這看似微不足道的線索,卻因發生的時間點(二十天前,接近案件開端)和地點的特殊性(宮內),透出一絲不尋常。

    “繼續留意此事,若有任何與鳳釵相關的消息,立刻回報。”顧驚弦下令。任何蛛絲馬跡,在謎團未解之前,都可能是關鍵。

    第二場︰夜探南苑

    雖然獲得了鳳釵的線索,但“南苑”二字依舊沉甸甸地壓在心頭。被動等待非顧驚弦風格,他決定兵行險著,夜探南苑。

    南苑雖是皇家獵場,但平日亦有官兵把守,只是不如大內森嚴。顧驚弦憑借對禁苑防衛布置的熟悉,以及皇城司指揮使的身份(以備萬一被發現時周旋),決定只帶沈墨深一人,輕裝簡從,潛入查探。他隱隱覺得,慧明師太所指的“南苑”,並非指南苑整體,而是特指其中的某個地點。

    是夜,月黑風高,正是夜行良機。兩人換上夜行衣,憑借高超的輕功和顧驚弦對暗哨巡邏規律的掌握,有驚無險地潛入了南苑。

    南苑佔地極廣,林木蔥郁,夜間更顯幽深詭秘。慧明師太並未明示具體地點,尋找如同大海撈針。

    “師太言‘欲尋根由’,”沈墨深低聲道,“根由,即起源、根源。南苑中,有何處可能與舊案根源相關?”

    顧驚弦沉吟道︰“南苑除狩獵之用,亦是皇家操練演武之地。若與穆文遠案相關,穆文遠掌輿圖邊情,或與軍事有關……但此處似乎並無直接關聯。”

    兩人在黑暗中小心翼翼地進行搜尋,重點查看一些看似荒廢或人跡罕至的角落——舊宮觀、廢井、獵戶遺留的木屋等。時間一點點過去,並無任何發現。

    就在他們經過一片靠近苑牆的偏僻林地時,沈墨深忽然停下腳步,鼻翼微動︰“有味道。”

    “什麼味道?”

    “很淡……是那種特殊的藥味,混合著……泥土和一絲腐朽的氣息。”沈墨深對氣味極其敏感,這正是他在鬼市王五攤位上和那枚銅錢上嗅到過的、與“鬼見愁”相關的苦澀腥氣!

    兩人立刻警惕起來,循著氣味的方向悄悄摸去。氣味源自林間一處不起眼的、半塌的土坯房,像是過去守苑人廢棄的居所。

    靠近土坯房,那藥味更加明顯,同時還夾雜著一股……血腥味!

    顧驚弦打了個手勢,示意沈墨深留在原地警戒,自己則悄無聲息地貼近房門,側耳傾听。里面一片死寂。

    他輕輕推開虛掩的木門,一股濃烈的血腥味和藥味撲鼻而來!借著微弱的天光,可以看到屋內一片狼藉,地上有拖拽的血痕,而在牆角,赫然蜷縮著一個人影!

    顧驚弦心中一凜,立刻閃身入內,沈墨深也緊隨其後。

    那人影穿著破爛的囚服,渾身是傷,奄奄一息,正是失蹤多日的前大理寺少卿——孫文淵!

    孫文淵似乎听到動靜,艱難地抬起頭,看到顧驚弦和沈墨深,渾濁的眼楮里爆發出強烈的求生欲望,他張了張嘴,想要說什麼,卻只發出  的氣音,他的舌頭竟已被割去!

    顧驚弦立刻上前檢查,發現孫文淵身上傷痕累累,多是酷刑所致,但致命傷是胸口一處極深的刀傷,鮮血幾乎流盡,已是回天乏術。

    孫文淵用盡最後的力氣,沾著自己的血,在地上顫抖地劃拉著。他寫了一個殘缺不全的字,像是一個“木”字,又像是一個未寫完的“林”字,然後手指猛地僵住,頭一歪,氣絕身亡。

    他的眼楮瞪得大大的,充滿了無盡的恐懼與不甘。

    顧驚弦和沈墨深看著地上那血淋淋的、未完成的字,心情沉重到了極點。孫文淵果然是被烙印組織劫持並滅口,對方故意將他棄尸于此,是警告,也是挑釁!而這臨終的血字,是他拼死留下的最後線索!

    木?林?是指地點?還是姓氏?抑或是……某個名字的一部分?

    就在此時,遠處傳來巡邏衛隊的腳步聲和燈籠的光亮!他們被發現了!

    “走!”顧驚弦當機立斷,拉起沈墨深,迅速清理掉他們來過的痕跡,如同兩道青煙,消失在密林深處。

    身後,傳來了衛兵發現尸體後的驚呼和騷亂聲。

    南苑之行,找到了孫文淵,卻是一具尸體。線索似乎斷了,又似乎指向了更深的迷霧。“木”或“林”,以及那支神秘的鳳頭釵,會成為揭開宮闈暗影的關鍵嗎?

    第三場︰針鋒相對

    孫文淵的尸體在南苑被發現,此事瞬間震驚朝野!雖然現場被偽裝成流寇或仇殺,但一位前朝廷三品大員(雖已流放)在皇家禁苑被殺,性質極其惡劣。

    朝堂之上,彈劾顧驚弦“巡查不力”、“護衛禁苑有失”的奏章如雪片般飛向御案。更有甚者,隱隱將此事與近日金陵城的不太平聯系起來,暗示皇城司無能。

    紫宸殿內,氣氛壓抑。

    “顧卿,”龍椅上的皇帝聲音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孫文淵之事,你作何解釋?”

    顧驚弦跪在殿中,神色不變︰“回陛下,孫文淵乃流放罪臣,其尸身出現在南苑,確有蹊蹺。臣已加派人手,全力緝凶。至于禁苑防衛,乃京營職責,臣之皇城司,主要掌宮禁與偵緝。”

    他巧妙地將防衛失職的責任推開,重點放在偵緝上。

    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臣出列,乃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周大人,他厲聲道︰“顧指揮使休要避重就輕!近日金陵城連發命案,先是祭壇驚現邪尸,後有流民被殺,如今連流放官員都橫死禁苑!皇城司執掌偵緝,卻至今未能破案,豈非失職?老臣听聞,顧指揮使近日與一身份不明的滾倒之徒過往甚密,是否因此耽誤了正事?”

    矛頭直指沈墨深!

    顧驚弦心中冷笑,面上卻恭敬道︰“周大人所言之事,臣正在調查之中,已有眉目。至于沈墨深,此人曾任職大理寺,精通刑名,臣用其才,協助查案,有何不可?莫非周大人認為,緝凶破案,不應廣納賢才?”

    “強詞奪理!”周御史怒道,“那沈墨深乃革職罪員,酗酒無狀,豈可輕信?顧指揮使莫要引狼入室!”

    “夠了。”皇帝終于開口,聲音不高,卻讓整個大殿瞬間安靜下來。他深邃的目光落在顧驚弦身上,“顧卿,朕給你十日之期,徹查孫文淵及近日命案,給朕,也給滿朝文武一個交代。若十日之內未能水落石出……你當知後果。”

    “臣,領旨謝恩!”顧驚弦叩首。十日,時間緊迫,壓力如山。

    退朝後,顧驚弦剛出宮門,便被一位面白無須、身著蟒袍的內侍攔下,正是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

    “顧大人,留步。”馮保臉上帶著慣有的、令人捉摸不透的笑容,“皇上雖給了十日之期,但咱家看來,此事背後恐不簡單,顧大人還需……小心行事啊。”他話語意味深長,似有關切,又似警告。

    顧驚弦不動聲色︰“多謝馮公關懷,本官自當盡力。”

    馮保湊近一步,聲音壓得更低︰“听說……顧大人在查一支舊釵子?”

    顧驚弦心中一震,面上卻波瀾不驚︰“馮公消息靈通。不過是些無關緊要的線索罷了。”

    “呵呵,無關緊要就好。”馮保皮笑肉不笑,“有些舊物,牽扯太多,踫了,容易燙手。顧大人是聰明人,當知進退。”說完,他意味深長地看了顧驚弦一眼,轉身離去。

    看著馮保的背影,顧驚弦眼神冰冷。司禮監也插手了?那支鳳頭釵,果然不簡單!馮保是提醒,還是威脅?

    宮闈的暗影,隨著孫文淵之死和朝堂上的交鋒,終于清晰地籠罩下來。顧驚弦和沈墨深意識到,他們面對的不僅是一個神秘的烙印組織,更是一張盤踞在朝堂宮廷深處的、巨大的利益網絡。每一步,都可能踏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十日之期,如同懸在頭頂的利劍。而真相,依舊隱藏在重重宮闈暗影之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更鼓︰金陵六扇門迷案》,方便以後閱讀三更鼓︰金陵六扇門迷案第七章 宮闈暗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更鼓︰金陵六扇門迷案第七章 宮闈暗影並對三更鼓︰金陵六扇門迷案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