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的雲朵

第二章 像風一樣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亂世TICH 本章︰第二章 像風一樣

    陳風抵達喀什古城的時候恰逢黃昏將至,層疊的金紅色晚霞勾勒出天空的形狀。

    從東邊的老城門步入其中,歷史的滄桑浸潤了斑駁的石板路,暖黃的燈光讓建築的輪廓愈發清晰。

    角落的陰影里傳來鐵錘敲擊的“叮鐺”聲,那是制作銅壺的匠人在執著追求著每一條完美的弧線。

    空氣里彌漫著油脂的芬芳,若是順著尋去,便能看到有些年頭的白色搪瓷茶缸整齊排列,里面正咕嘟著肥美的鴿子或是淳厚的羊骨。

    為了將對“自由”的追求貫徹到底,陳風在來之前特地沒有去做詳細的攻略,只是在論壇上隨便看了幾篇介紹喀什的隨筆文章。

    其中詩人郭小川的一句話讓他記憶頗深,說的是“不走南疆,不知新疆如此天高地廣;不到喀什,不知新疆如此源遠流長。”

    此時此刻漫步在色彩斑斕的穹頂飛檐與雕花門窗下,九十九條迷宮巷弄藏著木卡姆旋律與艾德萊斯綢的光影,陳風內心深處那初來乍到的狂潮也漸漸歸于平靜。

    歷史的厚重之所以總能引人入勝,是因為哪怕一塊磚,一捧土,都會以獨特的方式去連接百年甚至千年的風塵與記憶。

    陳風撫摸著土黃色的城牆,心想或許唐宋時期也有一位絲綢之路上匆匆走過的旅人曾經和自己做過相同的事情,這種跨越時間的體驗何其美妙,足以讓人心馳神往。

    “先找個地方落腳吧,網上都說古城里有不少很有特色的民宿,應該不難找吧。”

    既然已經決定要在喀什待上一段時間,那尋個合適的住處肯定是第一要務。

    陳風對于民宿旅店的要求向來不高,干淨整潔是唯一的硬性要求,如果還能帶有點文青範或者一個能夠俯瞰古城美景的露台那就再好不過了。

    有時候緣分這東西真的妙不可言,可以歸其為科學概率的巧合,也能說是上天的注定。

    總之當陳風拐過一條並不起眼的街巷時,熟悉的旋律像風一樣擠進了他的耳朵。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你對自由的向往。天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無牽掛……”

    要知道這里可是離著中原幾千公里遠的西域古城,听到《藍蓮花》的概率不亞于中國足球沖出亞洲。

    本就對許巍很是痴迷的陳風頓時就挪不開步子了,他循著歌聲不斷深入,沿途二樓懸掛的維吾爾毛毯色彩斑斕,將燈光分隔成亮與暗的方塊。

    淡淡的香味若隱若現,最後撩起低垂的泛黃的楊柳,一處別致的門欄便出現在眼前。

    “‘像風一樣’客棧,靈感是許巍那首《像風一樣自由》吧?和我的名字倒是挺搭,要不就住這家?”

    原本還有些猶豫的陳風下一秒就做出了堅定的選擇,因為隨著客棧半虛掩的門吱呀一聲被推開,有著好看栗色頭發的年輕女孩抱著粉色的小盆走了出來。

    她只是輕輕呼喊,不知從哪里就竄出兩條小狗,一黑一白,旺旺叫著往她腿上不斷磨蹭。

    那一刻的陳風終于相信小說里那種“心髒被砰一下”砸中的感覺了,他的眼楮始終無法從女孩的身上移開半分。

    “啊,不好意思,它們都很乖的,小黑小白,快快,來客人了,到旁邊去吃。”

    女孩注意到了像電線桿一樣杵在原地的陳風,還誤以為是怕狗,趕緊把飯盆挪到牆邊,隨後悄悄把手在衣角抹了抹才露出微笑迎了上來。

    “你好,歡迎來‘像風一樣’,你可以叫我小麥,是這里的老板,需要我帶你參觀下房間嗎?二樓露台可是能看到喀什最美的夜空哦。”

    言語中帶著俏皮,一雙眼楮藏著星星,小麥就像她的名字那樣,在陳風面前閃著金色的光。

    他終究擋不住這溫柔的“推銷”,甚至都沒仔細看一眼小麥所說的那個神奇露台,直接就訂了三個月的房間。

    大單讓小麥歡呼雀躍,其實她經營的這家民宿生意並不好,加上陳風現在也只住了三個客人。

    “你的電話留一個,方便我聯系,還有這張是店里的名片,上面有我的號碼,如果在喀什遇到什麼需要幫忙的事都可以找我。”

    就這樣繼李偉之後,陳風在喀什有了第二條人脈。

    整理好房間重新回到街上的他拿著被蠟筆涂成彩色的名片翻來覆去地看,嘴里還在念念有詞。

    “麥合麗亞•艾拜杜拉,真是好听的名字,我就說左宗棠抬棺出征新疆肯定不是為了幾顆哈密瓜嘛。”

    人在心情好的時候就會胃口大開,烤包子、油 和羊肉串接連下肚卻還是意猶未盡。

    于是陳風決定找個正兒八經吃晚餐的地方。

    新疆和上海之間有兩個小時的時差,現在正是古城琳瑯滿目的飯館吆喝著賣力迎客的時間,極具民族特色的建築亮起了五彩斑斕的霓虹燈,身著傳統服飾的店家們站在街邊不斷向過往游客介紹自家的招牌美食。

    “我滴朋友,來嘗嘗正宗的新疆過油肉拌面,絕對好吃,還便宜得很。”

    “老板,我們家做的是新疆 坑烤魚,皮牙子多多的給你,不好吃不要錢。”

    “都看看看新鮮的羊肉和牛肉,都是中午才從大巴扎宰了送過來的,紅柳大串,只要十塊錢,只要十塊錢。”

    他們操著並不標準的普通話,一听便知道是集中培訓的成果,但落在饑腸轆轆的陳風耳朵里卻反而成了對“正宗”和“美味”的佐證。

    最後憑著眼緣走進一家名為“大觀園”的餐廳,在維族女孩的引導下朝著二樓靠窗的雅座走去。

    這家店的規模很大,上下三層,中央完全挑高打通到屋頂,寬敞的大廳據說還經常承接新疆婚禮,到時候會有幾百人一起合著音樂起舞,是當地一道靚麗的文化風景線。

    “李偉?我滴天,這也能遇上,太巧了吧。”

    剛走到自己的座位,陳風就從隔壁桌听到了熟悉的鄉音,定楮一看發現正在用餐的四人里竟然出現了李偉的身影。

    原來作為上海第七批援疆隊伍里最年輕的隊員,李偉剛到指揮部報道就被幾個老大哥拉著要來下館子搓一頓,說是給他這位“老ど”接風。

    陳風“隨機”選擇的這間大觀園恰好是喀什當地的“網紅餐廳”,于是才分開沒多久的兩人就這麼又遇上了。

    都是上海人,都踏上新疆的土地沒多久,援疆的干部們見陳風獨自一人便立馬發出邀請。

    噴香的烤肉拼盤和濃郁多汁的大盤雞正好上桌,一場“臨時起意”的老鄉聚餐就這麼拉開帷幕。

    “你之前是在大龍服飾工作的?那應該對棉花熟啊,我記得大龍的產品超過九成原料用的都是新疆產棉花吧。”

    茶過三巡,菜過五味,幾個男人談天說地的內容開始不自覺地往工作上靠攏。

    “我之前是負責和商超對接的,只管怎麼和渠道搞關系,對產品的原材料的確不了解,不過听說咱的衣服質量不比那些外國牌子差,就是款式上差了點。”

    陳風對自己先前的工作並沒有多少自豪感,所以也壓根沒去吹牛,完全實話實說。

    李偉幾人又聊了不少關于新疆棉花的話題,比如未來要在喀什的莎車縣建一個現代化植棉試驗基地,比如要積極推動“上海企業+喀什資源”的新模式等等。

    陳風雖然大多听不明白,但順著回蕩在清茶熱氣中的“專業術語”,他的腦海里不由自主浮現出了火車上所看到的那生長在大地上的白色雲朵,心中好奇更勝,恨不得立馬去一探究竟。

    這頓飯足足吃了快三個小時才散場,和李偉再度告別,陳風走在回客棧的路上。

    雖然已經是晚上十一點,但還有很多商店開著門,口重的晚餐讓他又泛起一陣口干舌燥,于是環顧四周,很快就發現了一家小賣鋪。

    鋪子的門面很小,只能容納一個成年人走過,胖胖的老板娘坐在最里面的躺椅上,正瞪著眼楮看向外面。

    陳風心有疑惑,仔細一看才發現那視線與自己無關,老板娘盯著的是散坐在店鋪門外的幾個當地孩子。

    他們中年紀最大的估計也就是八九歲的模樣,小的可能只有五六歲,穿著的短袖上衣個個都有破洞,一張張臉黑不溜秋的,感覺已經很久沒洗過澡了。

    “不買東西就不要堵在門口!”

    老板娘的忍耐終于達到了極限,起身就想要來驅趕,那領頭的孩子興許是被逼急了,直接跑到陳風的面前,用非常標準的普通話說道。

    “哥哥,你能幫我們買幾瓶水嗎?……最好再買幾包餅干。”

    陳風眼中閃過驚訝,這是在上海從未經歷過的遭遇,多年的經驗讓他瞬間警惕起來,仔細打量著面前的男孩們。

    “哥哥,買一瓶水一包餅干也行,給我弟弟們吃。”

    老板娘步步逼近,男孩顯然已經慌了神,他想要去拉陳風的胳膊,但看到自己髒兮兮的手後又主動放棄。

    “行吧,你去拿吧,我看著啊,別太過分。”

    陳風終究還是心軟了,如蒙大赦的男孩立馬開始行動,他應該是已經“謀劃”了很久,所以才能在老板娘的虎視眈眈下精準地從貨架上找到礦泉水和餅干。

    沒有預料中的“得寸進尺”,男孩最後甚至只拿了三瓶最便宜的礦泉水,可他們明明是四個人。

    “老板,再多給他一瓶,另外加四個紅豆面包,總共多少錢?”

    掃碼付款,把額外的面包塞到小男孩手里,然後看著對方歡呼雀躍地跑到不遠處的長凳上享用“美食”。

    “其實你不用……”

    老板娘欲言又止,興許她曾經也是個樂善好施的人,但時間長了,次數多了,終究要為自己的小本生意負責。

    走出小賣鋪,天空的月亮已經從雲朵後面鑽了出來,皎潔的光亮給喀什古城穿上了別樣的衣裳。

    “哎喲,終于找到了,電話干嘛關機呀,不是說吃了飯就回來嗎?我還以為你出什麼事了呢。”

    神清氣爽下的懶腰還沒伸完,陳風就看到小麥站在拐角的巷子口雙手叉腰,她額前的發絲微亂,一看就知道是跑過來的。

    “啊,手機沒電自動關機了,剛才吃飯的時候遇到幾個上海的老鄉,多聊了幾句,不好意思啊。”

    小麥焦急的語氣讓陳風立馬就紅了臉,不斷說著抱歉腳上也邁開了步子。

    “哥哥,謝謝你。”

    一聲呼喊從身後傳來,原來是那幾個男孩見陳風要走,都站起身子揮著手表示感謝。

    作為本地人的小麥自是一眼就看出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原本還因為陳風“失聯”而埋怨的目光頓時就柔和了下來。

    “你這人還怪好的嘛。”

    小插曲顯然拉近了陳風和小麥的關系,返回客棧的路上,兩人還主動聊起了維吾爾族的風俗文化,其中自然包括網絡上盛傳的“喀什濾鏡”。

    小麥直言雖然比起八、九十年代已經富裕了很多,但當地大部分老百姓依然在為生計而奔波,所以陳風遇見的那些小男孩並非特例,而是這座千年古城光鮮外表下現實的一面。

    這不禁讓陳風想起了剛才飯桌上援疆干部們所說的話,如今的喀什地區還有大量的縣、鄉、村依然處于非常貧困的境地。

    黨中央決定讓上海來承擔援建的重任,就是要集中力量用最短時間給這片擁有燦爛文化的土地帶來新氣象。

    明月高掛,夜幕已深,古城散去喧囂,靜謐成了主旋律。

    斑駁的光影在石磚砌成的高牆上作畫,讓陳風深深感受到了詩與遠方的背後原來還有那麼多現實的問題需要去正視和解決。

    他不由自主地微微嘆氣,卻讓一旁的小麥會錯了意。

    “別悶悶不樂啦,這些年其實已經好多啦,政府很關心我們的生活,比如我爸在老家種棉花,村里不但包收購,還發補助,像剛才這種乞討的情況已經不多見了。”

    手掌輕輕拍擊著陳風的肩膀,發絲的清香讓他鼻尖漸癢,飛到雲上的靈魂重新歸殼,扭頭朝著身邊一望,那明媚的笑容格外難忘。

    “喀什的第一個晚上還真是豐富多彩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喀什的雲朵》,方便以後閱讀喀什的雲朵第二章 像風一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喀什的雲朵第二章 像風一樣並對喀什的雲朵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