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帶?
“對!”趙文博斬釘截鐵地回答,“這是材料和工藝決定的!神仙來了也改變不了!”
“既然物理條件變不了,”陸揚轉過身,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那我們就改變溶液本身的化學性質。”
“改變化學性質?”趙文博皺起了眉頭,“你的意思是……加入助凝劑?”
他立刻搖了頭︰“不可能!常規助凝劑本身就是一種雜質,它會和目標產物一起析出,造成二次污染!我們試過三種不同的助凝劑,最終產品的純度甚至還不如現在,連80%都不到!”
這是化學提純領域最基礎的常識,也是他們已經失敗過的路。實驗室里,幾個剛燃起一絲希望的年輕技術員,眼神又黯淡了下去。
“我說的,不是常規助凝劑。”陸揚緩緩開口,“我要的,是一種特殊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他看著趙文博,說出了一個讓在場所有人都感到陌生的詞︰“褐藻膠。”
褐藻膠?趙文博在腦海里飛速搜索著這個詞。他是材料學博士,對高分子化學不陌生,但他記憶里的所有高分子化合物,似乎都和眼前的難題對不上號。
“褐藻膠,是從海帶、裙帶菜這些褐藻類植物中提取的一種多糖。”陸揚的聲音很平穩,“它的分子結構很特殊,是一種線性嵌段共聚物。在特定的PH值環境下,它那獨特的螺旋形分子鏈……”
陸揚伸出手,做了一個螺旋上升的手勢。
“只會精準地捕獲、包裹住溶液中那些分子量更小、極性更強的同分異構體雜質,然後一起沉降。而我們的目標產物,零號催化劑,因為分子量更大,空間位阻效應更強,幾乎不會與它發生任何反應。”
“簡單來說,”陸揚放下了手,做出了總結,“它能把那百分之十五的雜質,在零下二十度的低溫下,強制性地從溶液里分離出來。”
整個實驗室,一片死寂。
趙文博呆呆地站在原地,大腦在飛速運轉。線性嵌段共聚物、螺旋形分子鏈、空間位阻效應、選擇性吸附沉降……這些名詞他都懂,但把它們和海帶聯系在一起,用在眼前的軍工提純難題上,這套理論簡直聞所未聞。
他看著陸揚,那個年輕的臉龐,此刻在他眼中變得有些深不可測。
“有……有理論依據嗎?或者……相關的論文?”趙文博的聲音在發抖。
“沒有。”陸揚的回答簡單直接,“這是我的個人推論。”
個人推論……趙文博的嘴角抽搐了一下。如果換做平時,他會立刻把提出這種理論的人請出去。但是現在……
他看了一眼牆上掛鐘的時針,距離軍方給出的最後期限,只剩下不到二十七天。他們已經走投無路,站在了懸崖邊上。
死馬當活馬醫吧!趙文博猛地一咬牙,通紅的眼楮里透著一股瘋狂。
“我信了!”他轉身,對著身後一群已經听傻了的技術員,咆哮著下令︰“還愣著干什麼!去找海帶!”
命令下達,整個死氣沉沉的曙光化工廠瞬間動了起來。
“後勤科!後勤科!我是周建國!”老廠長抓起電話吼道,“馬上!立刻!不惜一切代價!給我搞到海帶!新鮮的!越多越好!”
十五分鐘後,幾輛解放卡車亮著大燈,轟鳴著沖出了工廠大門。一個半小時後,卡車回來了,車上裝滿了從幾十公里外市里最大的海產批發市場里緊急搜刮來的全部存貨。
幾百斤散發著濃烈海腥味的新鮮海帶,被一筐筐地抬進了代表著龍國頂尖化工水平的攻關實驗室。
“清洗!切碎!用蒸餾水熬煮!”
“控制PH值在6.5!快!”
在陸揚的親自指揮下,一場特殊的實驗,就在這間掛著絕密牌子的實驗室里展開了。一群博士、碩士,圍著幾個大號的玻璃燒杯,開始熬煮海帶。
又是一個不眠之夜。當東方的天空泛起魚肚白時,經過了熬煮、過濾、離心、醇沉等一系列步驟後,第一批褐藻膠粗提物終于被制造了出來。
趙文博戴著三層手套,用鑷子小心翼翼地從燒杯中,夾起了一團黏糊糊、呈黃褐色的膠狀物。他把它放在培養皿里,心里很沒底。
這東西……這鍋海帶湯,真的能行嗎?
趙文博深吸一口氣,把所有的懷疑和不甘都壓進心底。
他轉過身,面對著那台代表國產設備最高水平,卻也被宣判了死刑的低溫精餾設備。
“開始吧。”
他的聲音干澀,帶著一絲疲憊。
在陸揚的精確指導下,趙文博懷著一種不真實的感覺,開始進行小規模的實驗室驗證。
他親自動手。
趙文博用移液管,精準地吸取了100毫升純度為85.13%的零號催化劑溶液。
溶液在玻璃燒杯中,呈現出淡淡的琥珀色。
然後,他看向了旁邊另一個燒杯。
里面,是那鍋黏糊糊的黃褐色褐藻膠粗提物。
趙文博的嘴角不受控制地抽搐了一下。
他感覺自己不像是在進行決定國家命運的絕密軍工實驗,倒像是在後廚準備一道怪菜。
“配比,三百分之一。”陸揚平靜的聲音在他身後響起。
趙文博閉上眼楮,不再去想那些亂七八糟的。
他用一根干淨的玻璃棒,小心翼翼的,從那團膠狀物中,挑取了大約0.3毫升。
當那團黃褐色的東西,滴入琥珀色的催化劑溶液中時。
沒有劇烈的化學反應。
沒有變色。
沒有氣泡。
它只是緩緩地沉了下去,然後慢慢地,不情不願地溶解、擴散。
整個過程,平平無奇。
趙文博將這杯看起來更渾濁了的混合溶液,緩緩注入小型低溫精餾儀的進料口。
他的手很穩,但心里卻亂成一團。
“溫度,設定在零下二十度。”陸揚再次發聲。
“壓力,保持在1.2個標準大氣壓。”
“循環流速,每分鐘三百毫升。”
趙文博面無表情地在控制面板上輸入陸揚給出的每一個參數。
當他按下了綠色的啟動按鈕時。
“嗡——”
精餾儀發出了平穩的運行聲。
等待,開始了。
這個過程,無比煎熬。
實驗室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周建國和李衛國兩位老廠長,緊張地在實驗室門口來回踱步,腳下的地面仿佛都要被他們磨出一道槽。
年輕的技術員們,則死死盯著精餾儀上那幾個不斷跳動的數字,仿佛想用眼神把純度給瞪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