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我是一個工業人

第五十二章︰提前出現的子午線鋼絲輪胎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松果體 本章︰第五十二章︰提前出現的子午線鋼絲輪胎

    溫暖而安靜的窯洞中,陳常在在靜靜的思考著輪胎的制造工藝流程。

    雖然後世他所在的軍工廠,並沒有輪胎生產線。

    但是,後世工廠軍轉民的時候,他們的廠子是從生產手扶拖拉機,到三輪車,到貨車起家的。

    這些車輛都是需要輪胎的。

    而他也是不止一次的,去輪胎供應商的廠家考察過。

    對于整個輪胎的制造過程,工藝流程,和制造設備,他還是有所了解的。

    但後世的那些制造設備,以現在的條件是絕對做不出來。

    所以他也就只能因陋就簡的,把後世自動化的東西,全部變成手動的,或是蒸汽機帶動的。

    輪胎的制造並不像從外觀看著那麼簡單。

    好像就是一個用橡膠壓出來的一個橡膠圈。

    其實輪胎的制作過程是非常復雜的。

    整個輪胎其實是用一層層的膠片貼出來的。

    從最內層的內膽層,到骨架層到耐磨層。

    後世的好輪胎,有的需要十幾層的貼合才能制造出來。

    而現在是不可能的。

    因為沒有那麼多的特殊材料。

    輪胎的主要材料是天然橡膠、合成橡膠、石墨、碳黑和添加劑。

    輪胎里面的內層骨架是化學縴維和鋼絲。

    現在化學實驗室那邊,只是通過實驗手段,可以少量的生產出來丁二烯和苯乙烯。

    這兩種材料是合成橡膠的主要成分。

    它們都是從石腦油里提取出來的。

    石腦油是在石油裂解過程中,介于汽油和煤油之間的一種輕油。

    後世也叫它粗汽油。

    在現在的條件下,陳常在既然無法做到後世那樣的多層貼胎。

    那就只能采用最簡單的四層貼胎。

    就是最里面一層基礎層,上面一層麻縴維層,再上面是一層鋼絲層,外面一層耐磨層。

    之所以沒有在鋼絲層里面,用後世常用的化縴材料。

    那是因為陳常在現在可沒有聚酯縴維和尼龍縴維。

    化學實驗室,他的學生們每天都有著,永遠都做不完的實驗要做。

    很多材料和設備也得他們自己親手去制取或是委托制造。

    而想要弄出來聚酯縴維和尼龍縴維,需要的設備非常多,過程非常復雜。

    所以只能往後推。

    而用麻縴維替代的話,它的穩定性雖然不如化縴好,但也可以作為一個替代品使用了。

    其實最早的輪胎,也都是用麻縴維做的骨架。

    而在輪胎里加細鋼絲,還是在1913年英國人提出的設想。

    但是因為橡膠和鋼絲的粘合問題,所以一直沒有實現這個設想。

    一直到了1946年,法國的米其林公司才把這個設想實現了。

    而實現這個粘合技術的主要工藝,就是高溫硫化。

    高溫硫化,讓橡膠和鋼絲上的銅鍍層產生了一系列的化學反應,讓橡膠可以滲透到鋼絲表面的微孔中。

    這樣就把橡膠和鋼絲緊緊的連接在了一起。

    而冷拔鋼絲的工藝,在陳常在這里根本就不是什麼大問題。

    鋼絲的制造工藝,其實就是不斷的,通過多道縮孔冷拔,把一根粗鋼筋拔成了細鋼絲。

    清晰的把記憶中,後世輪胎制造廠的那些設備制造原理給理順了之後

    陳常在終于開始下筆畫圖了。

    從橡膠混料機,到壓片機,到初成型貼片滾輪。

    再到最後的高溫硫化成型機。

    這制造輪胎的四大核心設備,逐漸的從他的筆下落在了圖紙之上。

    這套設備最後,也是最主要的高溫高壓硫化成型機。

    整套圖紙,從高溫高壓成型模具,到吹氣軟內膽,到高溫高壓蒸汽管道。

    這一套設備是最復雜的。

    但是陳常在,還是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做出來了最大的簡化。

    後世那些自動動作,全都改成了手動完成。

    高壓鎖扣設計的非常結實。

    我們可以把這個東西想像成,在一個高壓鍋里,里面有一個由六塊活動模具組成的,圓形鋼模具。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這一整套設備圖紙,陳常在用了五天的時間才真正的畫完。

    等到他帶著圖紙走出窯洞的時候。

    那兩把新槍的極限測試工作,和三輪車的制造工藝流程確定工作,全都已經做完了。

    “新槍測試工作做完了?”陳常在在把圖紙交給了機械廠的劉師傅之後。

    他對拿著新槍和測試報告來向他匯報的學生問道。

    “是的老師,新槍的極限測試工作已經做完了。

    我們的這兩把新槍都全部通過了極限測試考驗。”

    “嗯,很不錯。”陳常在邊看著報告上的測試數據,邊點頭說道。

    其實這個結果也是在他的意料之內的。

    他在設計這兩把新槍的時候,所依據的技術要求,都是采用了後世自動步槍所采用的技術要求。

    雖然因為兩種槍在使用上有著一定的差異。

    但是按著後世的技術要求,生產出來的這兩把栓動步槍和沖鋒槍。

    如果連這種簡單的測試都無法通過的話。

    那他陳常在真是是白活一次了。

    既然現在槍支測試已經通過。

    那麼就可以對這把槍進行小批量量產了。

    因為只有通過了小批量量產,才能知道,在批量生產的過程中,會出現什麼問題。

    于是陳常在再一次,把和槍支制造有關聯的各個廠子的廠長,和師傅們聚集了起來。

    開了一個小小的動員會,並下達了量產步槍和沖鋒槍,各一百支的命令。

    現在這些廠子的生產設備都已經到位了,就等著最後測試結束後,進行量產呢。

    在得到了陳常在的命令之後,用了整整五天時間,才量產完這總共二百支槍。

    之所以速度這麼慢,最主要的是在量產階段,要不斷的找出來各種以前沒有發現的問題,並對工藝流程進行微調。

    等到這一百支步槍和一百支沖鋒槍,完成了最後出廠校準、測試之後。

    陳常在在槍支這一塊的工作,也算是暫時告一段落了。

    這兩百支槍,將會給總部機關送過去。

    讓總部機關的領導們,做出最後定型,並大量生產的最終決定。

    陳常在可以在技術上做出他想做的任何東西,也可以決定小批量試生產。

    但是最後的決定,還是需要總部機關的領導們來做的。

    就在陳常在和劉師傅、張師傅正在討論輪胎制造設備的時候。

    總部機關的領導們,卻都是在眉開眼笑的,看著自己手中拿著的新步槍和沖鋒槍。

    作為都是從戰場上殺出來的老兵,他們已經對一把槍的好壞有了天生的直覺。

    這把槍拿到手里是什麼感覺,能不能成為一個殺敵利器。

    他們是一上手就能感覺出來。

    而現在領導們,對于這兩把槍的感覺就是“好槍,是個能在戰場上決定勝負的好槍,絕對的殺敵利器。”

    就在所有領導們都在看著手中的新槍時。

    大領導卻在看著他手中的槍支極限測試報表。

    和陳常在寫的,對于未來半自動步槍,和全自動步槍的發展展望報告。

    還有一份輕步兵武器配置建議報告。

    這里面提及了,以現在的條件下,對于手動武器和自動武器的配比,輕型自動武器和重型自動武器的配比。

    輕型火炮在輕步兵作戰中的作用以及發展計劃,還有對于未來火炮的發展展望。

    以及輕型車輛,在未來部隊運動當中起到的作用和發展。

    又在最後簡要的設想了一下,未來軍隊的發展方向。

    這里面包括了部隊的指揮、作戰、通訊、後勤四大類。

    除了這兩份報告之外。

    他還單獨的寫了一份,關于發展輕型裝甲車、輕型坦克,和戰斗機的初步發展設想。

    以及可行性研究的報告。

    這些報告其實是陳常在根據現在隊伍的現實情況,和工業發展情況。

    一直在做著,並不斷在進行修改的報告。

    現在吳家堡的工業基地,已經發展出來了基本的工業雛形。

    所以陳常在也覺得這份報告,現在是可以拿出來了。

    大領導看著這三分報告看的入神。

    就連窯洞外,其他領導們,試槍時的槍聲都沒有注意。

    直到外面的領導們來到了窯洞里,對著大領導說道︰“領導,這真的是兩把好槍啊。

    這是兩把絕對的好槍。

    我們應該馬上定型,並且立即開始投入大量生產。”

    這才把大領導從看報告的沉思中給驚醒了過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抗戰之我是一個工業人》,方便以後閱讀抗戰之我是一個工業人第五十二章︰提前出現的子午線鋼絲輪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抗戰之我是一個工業人第五十二章︰提前出現的子午線鋼絲輪胎並對抗戰之我是一個工業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