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快步走進劉所長的辦公室。
顧不上多喘口氣,老秦語氣急促卻條理清晰地將林窈的發現以及他們已經進行的一系列核查工作快速匯報了一遍,配合著平板電腦上展示的圖表和數據。
劉所長靠在寬大的椅背上,手指無意識地輕敲著光潔的桌面,臉上看不出太多表情,但鏡片後的眼神卻銳利如鷹,緊緊鎖定在老秦和林窈身上。
“數據源是全市工商注冊信息庫、規上企業年度報表,還有我們自己的專項調查數據,都是權威可靠的來源。”老秦喘了口氣,強調道,“數據處理流程我和小林反復核對了,所有代碼和操作日志都在,隨時可以復現,確保沒問題。”
劉所長沉默著,辦公室里只剩下手指敲擊桌面的輕微聲響。
過了片刻,他才緩緩開口,聲音沉穩︰“穩健性檢驗呢?做得充分嗎?”
“做了,”林窈適時接過話,聲音清晰而平和,帶著讓人信服的力量,“我們更換了三種不同的模型設定,調整了關鍵變量的衡量方式,還把樣本按不同時間段進行了分割測試,核心發現依然穩定存在。”
劉所長的目光轉向林窈,帶著審視︰“林研究員,以你過去做審計的經驗來看,這個數據鏈條里,有沒有哪個環節可能比較薄弱?任何可能讓結果產生系統性偏差的地方?”
林窈迎著他的目光,不卑不亢,語氣坦誠︰
“所長,從數據采集、清洗到最終建模,我們嚴格遵循了規範流程。
如果非要說潛在風險,可能是部分新興行業的統計標準和傳統行業不太一樣,但我們在模型里已經引入了行業控制變量和專門的函數來盡量消除這種影響。
就目前來看,數據質量是可靠的。”
劉所長點了點頭,臉上終于露出一絲極淡的、混合著慎重與喜悅的表情,那是一種“謹慎的興奮”。
他猛地站起身,語氣果斷︰“好!立刻通知下去,半小時後,小會議室,緊急內部研討會!”
半小時後,經濟研究所的小會議室內,氣氛凝重而專注。
除了劉所長、老秦和林窈,還有三位被緊急召來的所內骨干︰理論經濟專家老王、產業經濟專家老李,計量方法專家陳教授
劉所長開門見山,沒有任何寒暄︰“今天臨時把幾位請來,是因為秦工和林窈同志在‘數據要素’課題里,發現了一個可能與現有理論預期不符的顯著現象。
在深入探討它的意義之前,我們必須首先確保這個發現本身是站得住腳的。
現在,請大家從各自熟悉的角度,先過一遍。林工,你主要負責回應。”
壓力瞬間聚焦到林窈身上。
計量方法專家陳教授率先發問,眼神銳利︰“林研究員,你們用的這個企業數據庫,覆蓋面夠不夠廣?有沒有代表性?數據清洗的時候,對那些特別高或者特別低的異常值,是怎麼處理的?整個處理過程能完整重現嗎?”
林窈早有準備,從容地調出整理好的材料,語氣平穩地回答︰
“陳教授,我們用的是全國工商注冊企業庫和知識產權數據庫的匹配樣本,覆蓋了主要行業和不同規模的企業,代表性是比較好的。
異常值處理我們采用了行業內常用的幾種方法進行了交叉對比,結果都很接近。
所有處理數據的代碼和步驟記錄都保存著,隨時可以重新走一遍流程。”
理論經濟專家老王接著提問,更關注內在邏輯︰“按照通常的理論,數據壁壘降低應該會持續推動創新。你發現的這個‘平台期’,甚至還有點回升,從經濟學的基本邏輯上,該怎麼理解?
會不會是你們的模型漏掉了一些既影響數據壁壘,又影響創新效率的其他因素?比如,處在這個特殊時期的企業,是不是正好踫上了技術升級的瓶頸期?”
林窈認真听完,略加思索後回答︰
“王老師提的這一點非常關鍵。我們確實已經把常見的控制變量,比如研發投入、人才結構等都考慮進去了。
您提到的技術轉型瓶頸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可能性,這很可能是一個我們之前忽略的關鍵因素,也是我們下一步需要重點驗證的方向。
我們初步猜測,會不會是數據流通達到一定水平後,企業面臨的主要矛盾不再是數據‘有沒有’,而是數據‘太多太雜’,自身的‘消化吸收能力’跟不上了?”
產業經濟專家老李則更關心現實印證︰“如果這個發現最終被證實,對咱們制定產業政策會有什麼啟發?我們能馬上找到現實中的例子來支撐嗎?
比如,在某個特定的產業聚集區,那里的企業有沒有表現出類似的特點?”
會議室內,質疑、探討、假設、辯論,氣氛熱烈而高效。
幾位專家你來我往,有時為一個細節爭得面紅耳赤,有時又因一個新穎的猜想而眼前一亮。
“老李說的這個案例很重要!”老王拍了下桌子,“如果能找到現實中的對應,那說服力就強多了!”
“我看沒那麼簡單,”陳教授扶了扶眼鏡,“數據上的‘相關’不等于‘因果’,還得把其他可能性都排除了才行。”
“但至少這是個明確的信號!”老李聲音洪亮,“指引我們去深挖的方向非常清晰!”
林窈作為發現的核心匯報人,始終保持著沉穩冷靜。
她沒有急于辯解,而是認真記錄每一位專家的提問和建議,對自己有把握的問題清晰解答,對指向新可能性的問題則虛心記錄,並表示需要進一步研究。
她展現出的專業素養、沉穩心態和開放的學習態度,讓在座的幾位資深專家看在眼里,暗自贊許。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激烈討論,幾位專家初步達成了共識。
陳教授最後表態︰“從數據和方法的角度看,林研究員的工作是扎實的,該做的檢驗也都做了,這個‘異常’信號大概率是真實存在的,值得花大力氣深入挖掘。”
老王和老李也表示,雖然背後的經濟學道理還沒完全搞清楚,但這確實指向了一個非常有趣且可能很重要的新方向。
劉所長見狀,心中已有決斷。
他環視眾人,總結道︰“好!既然初步判斷這個發現是堅實且重要的,那我們就必須抓住這個機會。但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接下來的工作更關鍵,也更艱巨。”
他看向林窈,目光中帶著毫不掩飾的欣賞與期許,“林窈同志,這次你立了首功,而且在剛才的討論中表現非常沉穩,很好。”
林窈態度謙遜︰“謝謝所長肯定,這是我分內的工作,還有很多需要向各位老師學習的地方。”
劉所長點頭,隨即部署下一步行動︰“我馬上向院領導做初步匯報。請求院里協調資源,支持我們進行更深入的驗證和攻堅。”
他頓了頓,聲音提高了幾分,帶著振奮人心的力量︰“同時,我們所內部立刻啟動全方位跟進策略。
我宣布,正式成立‘數據要素與創新效率新機制’攻堅小組!由我親自牽頭,老秦任副組長,核心成員包括老王、老李、陳教授,以及林窈同志。
林窈作為核心發現者和數據骨干,全程參與,肩負重要責任!”
“攻堅小組的首要任務,就是給這個數據現象‘找到理論上的家’!”劉所長目光炯炯,看向老王,“老王,理論構建這塊你多費心,牽頭組織討論。
我們要弄清楚,這個平台期背後到底藏著什麼樣的經濟學邏輯?是企業的消化能力到了極限?是數據和其他生產要素重新組合時遇到了新障礙?還是觸發了新的管理協調問題?必須把它背後的機理摸清楚!”
“其次,‘解剖麻雀’,用事實說話!”劉所長看向李研究員和林窈,“老李,你經驗豐富,帶著林窈,立刻根據數據特征,篩選出幾個最有可能出現這種‘平台期’現象的區域或者行業集群,盡快安排深度調研。
要用實實在在的案例,來印證和豐富我們的數據發現!”
“是!”老秦、老王、老李等人齊聲應道,個個摩拳擦掌,臉上洋溢著迎接挑戰的興奮和對未知領域的好奇。
林窈心中同樣激蕩不已。
她知道自己無意中推開了一扇通往新知識領域的大門,而此刻,她不再是獨自探索,身邊有經驗豐富的領航員和強大的團隊支持。
她不僅有機會親手將自己的發現深化、完善,更能從這些不同領域的頂尖專家身上學到全新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
她再次意識到,在這個新的平台上,她接觸到的視野和能調動的智力資源,是過去難以想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