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徒弟歸收徒弟,那也沒見過收女徒弟的。”李大夫辯駁。
    醫道傳承多為家傳,可惜李大夫晚年喪子,後繼無人,他們夫妻兩個本就是為了躲避外頭的紛亂才搬到這太倉縣來,四周也無親戚,若是不尋幾個後輩繼承他的醫術,這醫道怕是要斷他手里。
    李大夫已經尋了好些年了,可惜一直沒有遇上能瞧上眼的人,這好不容易看上一個,不僅是個女娃,還是個脾氣暴躁的女娃。
    李岩在心里直接給宋瑤打了個大大的叉,他就算是尋個殺雞宰羊的屠夫,那也不找這女娃。
    “女娃咋了,也沒見你打架的時候贏我幾次!”曾婆婆白了他一眼,尤其鄙視了一番他單薄的身子骨。
    李大夫氣得臉紅脖子粗,“我那是不和你一般見識。”
    兩人當即吵了起來……
    看了這麼一出大戲的宋瑤,在他們停下來後幽幽道,“我好像也沒有說我要學吧!”
    兩口子沉浸在‘打情罵俏’中,是不是沒有注意到她還在這里,就連阿籬這會也呆呆地睜開了眼楮,眼中滿是好奇。
    兩人歇戰,齊齊看向她們。
    宋瑤頓覺倍感壓力,“但也沒說不想學。”
    “哼!要是在前幾年找老夫學醫術的能把門檻給踏破,送金子上門我都不教,你還不想學?”李大夫露出別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表情,讓宋瑤都不知該說什麼好了。
    但她向來知道如何選擇對自己最有利,于是沒有任何負擔地就接受了自己將多一個師父的事實。
    她試探地喊了一聲,“師父。”
    “什麼師父,懂不懂規矩,拜師禮都沒辦叫什麼師父?”李大夫瞪了她一眼,儼然就是看逆徒的眼神。
    曾婆婆卻笑著道,“別理他,你師父就這臭毛病,嘴上說著不許,其實心里指不定地高興呢!你愛怎麼叫就怎麼叫!”
    李大夫對于自家媳婦的話很是不悅,氣得在院子里打轉,把簸箕里面的藥材全都又翻了一遍。
    “謝謝師娘。”
    曾婆婆突然眼一紅,迅速別開眼去,偷偷擦掉眼角的淚,“鎭!”
    宋瑤並不了解李大夫家的情況,只听說他們兩人是五六年前搬過來的,膝下也沒兒女,靠著李大夫這身醫術才在這里站穩了腳跟。
    曾婆婆招呼著,“快到午飯時間了,等會不要回去,在師娘這里一起吃頓飯。”
    宋瑤也沒客氣,當即就應下。
    曾婆婆見她懷中還抱著個孩子,愛憐地摸了摸阿籬的腦袋,嘴里卻說著讓阿籬這輩子都不想再听到的話,“那藥煎好了,先端給孩子喝吧!”
    阿籬自記事以來,還沒有正兒八經地喝過藥,但她卻記得娘親喝的藥的味道,問就是她趁著娘親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嘗過,那是一種極為難喝的湯。
    她不想喝藥!
    “不喝藥。”阿籬捂住自己的嘴巴,瘋狂搖頭。
    小孩像是瞬間恢復了精神,掙扎著從宋瑤懷中掙脫出來。
    宋瑤也摸不準,她也不想讓孩子喝藥,畢竟是藥三分毒的道理她還是懂的,尤其是剛剛李大夫還說阿籬很快就會好,她只能用求救的目光看向李大夫。
    對于自己這個新徒弟,李大夫心里還是很滿意的,雖然年紀大點,還是個女娃,但勝在聰明,有眼力勁。
    “這藥能讓孩子恢復元氣,喝一兩帖能讓她更快好。”
    他開的藥怎麼可能沒用,當真是小瞧他了,他只是覺得孩子身體健壯可以不用服藥,不過喝了這藥,孩子更能少受點罪。
    當然,喝藥的過程同樣也是受罪。
    宋瑤在得了肯定的答復後,便開始了她的表演,可憐地看著阿籬,“阿籬不吃藥,病就不能快點好,就不能保護娘親了。”
    “我現在也可以保護娘親。”阿籬蹲在地上,縮成小小一團,蔫噠噠地看著他們。
    “可是阿籬現在很虛弱,連跑都做不到,怎麼能保護娘親呢?”宋瑤又補了一句,“還是說阿籬說的其實是假話?”
    “不是假話!”阿籬急了,看了眼那碗藥,表情掙扎,“那我喝一點點!就一點點哦!喝一點點我就好了!”
    阿籬聞著藥碗的味道,小鼻子皺了皺,可憐兮兮地看著宋瑤,企圖萌混過關。
    然而,宋瑤怎麼會給她後悔的機會,咕嚕咕嚕就給她灌了下去。
    喝到一半的時候,小家伙就鬧著不喝了,宋瑤故技重施,連哄帶騙還是讓她把藥都喝掉了。
    喝完藥的阿籬生無可戀,已經不想搭理任何人。
    娘親很好,但讓她喝藥的娘親就少一點點好了。
    她打算不理娘親十個手指頭的時間。
    娘親是給她喂藥的壞蛋,婆婆是給她把藥端過來的幫凶,只有院里的老爺爺看上去沒有參與,于是阿籬選擇和這個老爺爺一塊玩。
    李大夫翻曬草藥,阿籬就跟在他後面一起翻,把翻好的草藥又給翻了回去。
    ……
    “你去旁邊玩,別在這里搗亂。”
    “胡子爺爺,我沒有搗亂。”
    她有很認真地在幫忙。
    李大夫糾正她的稱呼,“你娘是我新收的徒弟,你得喊我太師父。”
    阿籬仰著小臉,沒帶一絲猶豫,甜甜地喊了一聲,“太師父。”
    李大夫笑得嘴都合不攏了,白撿一徒弟就罷了,這還附帶個小徒孫,實在是劃算極了。
    瞬間升到了爺爺輩,李大夫瞧阿籬越發覺得可愛,連她給自己搗亂也看著順眼不少,“你叫什麼名字?”
    “姜籬。”
    姜老三家的事情,李大夫倒是有所耳聞,想到這孩子年紀小小,就失去了父親,心中不免憐惜,揉了揉她腦袋,“是個機靈孩子。”
    宋瑤和阿籬在新師父家吃了一頓不錯的午飯就被趕了回去,理由是還未正式拜師,不準在這里白吃白喝。
    讓她們明日過來,行了拜師禮之後,她這才算是真正成了李大夫的弟子。
    “路上當心點,這里有些吃食,你帶回去,明天早些過來,不然這老頭又得念叨得沒完。”曾婆婆往宋瑤手里塞了些她曬的干貨,叮囑著她明天需要注意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