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留下,人滾。”過了半天,管家冷冷的說道。
“謝謝大老爺!謝謝青天大老爺!”孫老秀才像是得到了赦免,將破碗往地上一放,磕了三個響頭,然後一骨碌爬起來,頭也不回的鑽進了巷子深處,消失不見。
管家皺著眉,撿起那只還帶著餿味的破碗。他掂了掂,沒什麼分量。他本想直接扔掉,但不知怎麼的,又想起了那乞丐最後那句“所有的冤屈都在這里面了”。
他仔細看著那只破碗。
終于,他發現了碗底那個幾乎和裂紋混在一起的小小的凸起。
他按了一下。
“ 噠。”
碗底彈開,露出了里面那個被蠟丸緊緊包著的信封。
管家的瞳孔,猛的收縮!
他再也不敢耽擱,轉身快步走回府內,直接去了書房。
……
刑部侍郎李正,正在燈下看著卷宗。
當管家將那枚蠟丸送上來時,他只是稍微抬了下眼皮。
“一個乞丐送來的?”
“是,他說,有天大的冤情。”
李正放下筆,捏碎了蠟丸,取出里面的信紙。當他看到信紙上那一個個小字時,他臉上的平靜,一點點消失了。
作弊的名單,錢款的去向,下人的口供,還有望江縣趙家的血書。
每一條,都像是一記重錘,狠狠砸在他的心上。當他看到最後,那份關于科場舞弊和漕運幫勾結,甚至牽扯到當朝丞相的奏疏時,他握著信紙的手,已經開始微微發抖。
房間里,一片寂靜。
過了好久。
李正猛的站起身。
“備馬!”他的聲音很堅決,“我要去貢院!”
……
貢院,守衛森嚴。
“站住!貢院重地,任何人不準進來!”門口的衛兵長戟一橫,攔住了李正的去路。
“刑部侍郎李正,有急事,要求見主考王大人!”李正亮出了自己的腰牌,臉色很難看。
“王大人有令,放榜之前,不見外客!”衛兵一點也不通融。
“這事關系到國家安危,耽誤了,你擔不起這個責任!”李正的聲音忽然拔高,帶著一股讓人害怕的氣勢。
衛兵被他的氣勢嚇到,猶豫了一下,但還是不敢放行。
“你只需要通報一聲。”李正的目光冷的像冰,“就說,漕運的船,翻了。”
衛兵雖然听不懂,但看李侍郎這個樣子,知道事情不簡單,連忙派人飛奔進去通報。
很快,王正明的貼身長隨匆匆趕來,將李正領進了一間密室。
頭發胡子都白了的王正明,正一臉嚴肅的坐在桌案後面。
“李侍郎深夜到訪,有什麼事嗎?”
李正沒有廢話,直接將那份奏疏和所有證據,放在了王正明的面前。
王正明拿起第一張紙。
當他看到那十個作弊考生的名字和作弊手法時,他的眉頭,只是皺了一下。
當他看到那份復雜的資金流向圖,看到裕豐錢莊和漕運幫的影子時,他的臉色,沉了下來。
當他看到孫老秀才從張府下人那里听來的證詞,看到南海珍珠簪和十個名額時,他的呼吸,開始變得急促。
他看的很慢,很仔細,一個字都沒有放過。
密室里,只听得到紙張翻動的聲音,和王正明越來越重的呼吸聲。
終于,他看完了所有的證據。
他緩緩的抬起頭,那張向來嚴肅的臉上,已經漲的通紅。他的胸口劇烈起伏,眼楮里,像是有火在燒。
“砰!”
一聲巨響!
王正明猛的一掌拍在桌上,力道大的讓桌上的茶杯都狠狠跳了起來,茶水濺了一桌!
“豈有此理!”
一聲怒喝,從這位鐵面御史的喉嚨里爆發出來,聲音因為生氣而變得嘶啞。
“簡直是無法無天!”
他身體因為生氣而發抖,指著桌上的證據,嘴唇哆嗦著,半天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
“國家的科舉大典!竟然被這幫家伙,當成了他們拉幫結派的工具!”
李正靜靜的站在一旁,沒有說話。他知道,王大人需要發泄一下。
過了好久。
王正明那劇烈起伏的胸膛,才慢慢平復下來。他眼中的怒火,漸漸變成了一種更加可怕的冰冷。
他沒有聲張,也沒有馬上下令去抓人。
在官場混了幾十年的經驗告訴他,越是這種時候,越要冷靜。
“李侍郎,這事,你做的很好。”王正明緩緩開口,聲音已經恢復了平靜,但那平靜之下,卻壓抑著怒火,“這件事,我心里有數了。”
他站起身,在密室里來回走了幾步。
片刻之後,他停下腳步,眼中閃過一絲決斷。
“來人。”
他的貼身長隨立刻推門進來。
“傳我的命令。”王正明的聲音不大,卻帶著不容反駁的威嚴,“就說我要抽查卷宗,任何人不準打擾。”
說完,他看了一眼李正,大步走出了密室,直接朝著存放所有考卷的機要樓走去。
機要樓內,燈火通明。一排排書架上,整齊的放著幾千份考生的卷子。
王正明讓所有人都退下,自己親自走了上去。
他首先根據齊文昊提供的線索,找到了那十個作弊考生的卷宗。
他一份份地看過去。
第一份,文章平淡如水,毫無亮點,評級卻是“上佳”。
第二份,辭藻華麗,卻言之無物,評級也是“上佳”。
第三份,甚至有幾處明顯的文理不通之處,可朱筆批語卻是“觀點新穎,值得嘉獎”,評級,赫然還是“上佳”!
每一份卷子的末尾,都有副主考官張敬之的親筆簽名。
王正明的手,越握越緊。
他強壓下心中的怒火,將那十份卷子放到一邊。然後,他在堆積如山的落選卷宗里,開始翻找。
終于,他找到了那份屬于“齊文昊”的策論卷。
他展開卷子。
目光落在第一行字上。
“漕運之弊,根在人心,源于船引!”
僅僅十一個字,就讓王正明的眼楮,猛地一亮!
他繼續往下看。
“清查船引”、“規範漕船”、“引商入漕”……一條條建議,層層遞進,有理有據。
再往下,是那些詳實到令人心驚的數據,是對漕運幫盤剝勒索的深刻剖析。
整篇文章,如同一把鋒利的手術刀,精準地剖開了漕運這個巨大毒瘤的表皮,將里面腐爛流膿的內里,血淋淋地展現在了世人面前!
“好!好文章!”
王正明看到酣暢處,忍不住一拍大腿,脫口贊道!
此等才華,此等洞見,此等膽魄!這才是朝廷需要的人才!此子,當為今科狀元之選!
他懷著激動的心情,將卷子翻到了最後一頁,想看看張敬之是如何評價這篇驚世之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