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時過半,王柱子興高采烈地走進沈家老宅。
“硯哥兒,人請來了,這位是鄭秉文師父,鄉治最好的掌墨師傅。”
在他身後,跟著一個干瘦精干的中年男人,身上斜挎著一個灰布兜子。
剛一邁進院子,鄭秉文的目光就和沈硯撞了個正著。
他快走兩步,來到沈硯面前,沒有先談正事,而是眼中帶著一抹驚嘆。
“這位就是沈硯沈壯士吧,失敬失敬!”
“沒想到您就是縣尉大人尋找的那位獵豹手,今日一見,果然是氣度非凡!”
他這話一出,旁邊的王柱子立時挺起胸膛,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
沈硯將王柱子的表情盡收眼底,不禁淡淡一笑。
縣尉昨天才來過,他是獵豹手的事也只在青石塘村傳開,根本不會驚動鄉治。
不用說,一定是這小子透露出去的。
沈硯神色淡然,笑著拱了拱手,“鄭師傅客氣了,都是縣尉大人抬舉罷了。”
寒暄了兩句,沈硯便開始交代他的想法。
他打算將老宅的土坯房改建為磚瓦房,在現有房屋布局的基礎上再擴建兩間出來,最後將院外的木格柵換成磚石院牆。
鄭秉文听罷,在心里思忖了片刻,然後拿出隨身的繩尺,在宅基上一步一量,嘴里還記著數。
“土坯改磚瓦,還要擴兩間,院牆也換成磚石……這工程不小。”
心里盤算清楚,他抬頭看向沈硯。
“按你所說,全用青磚灰瓦,木料也用扎實的的松木,算上工匠、運輸,總開銷大概要二百八十兩。”
“工期嘛,怎麼也得兩個月。”
二百八十兩!
王柱子在一旁听得舌頭打結。
村里人起房子一般都是慢慢攢材料,自己出力,再找親戚幫工。
哪有沈硯這麼大手筆?
毫不夸張地說,就算把全村的人都賣了,也湊不出這麼多錢。
沈硯面不改色,搖著頭說道︰“兩個月太久了,必須要在一個月之內完工。”
“一個月?!”鄭秉文差點兒把手里的繩尺扔了,“沈壯士,你這老宅子動工可不是小打小鬧。”
“拆牆、地基、打坯、燒磚、上梁、蓋瓦……哪樣不要時間?”
“我連工帶匠也就十個人,一個月根本不可能!”
沈硯一揮手,語氣平靜道︰“人手不夠可以從我們村里招工,再招二十人。”
“每天管一頓粟米飯,外加五個銅板,當天干完當天結現錢。”
這話如同平地一聲驚雷,直接把鄭秉文和王柱子都震住了。
鄭秉文在腦海里飛快盤算起來。
從十人到三十人,人數變為原來的三倍,確實能大大縮短時間。
王柱子更是激動地臉都紅了,每天管飯外加五個銅板,這要是讓村里人知道了,不得爭著搶著來干活啊!
以往誰家起房子,頂多是給前來幫工的鄉親管一頓飯。
沈硯不僅管飯,還多給五個銅板。
這可不就是給村里人撒錢嗎?
沈硯看著臉色不定的鄭秉文,又加了一把火。
“用料你要幫我把好關,青磚要敲著響的,松木也要干透的。”
“錢不是問題,只要能在一個月之內完工,我再給你加十兩辛苦費。”
听到這里,鄭秉文呼吸都粗重了。
他手中緊緊握著繩尺,在內心下了天大的決心。
“成!不愧是縣尉大人看中的人,是個干大事的!”
“那我就把幾個看家的徒弟全拉過來,一月之內,保證給你把新屋蓋起來。”
沈硯臉上露出笑意,“好,那就拜托鄭師傅了。”
敲定好細節之後,鄭秉文火急火燎地離開了。
沈硯略一思索,沉聲叮囑道︰“柱子,在村里招工的事暫且不要外傳,等明日正午議事房開門之後,你再通知村里人來我家登記。”
沈硯與里正已經撕破了臉,想要對付里正,就繞不開李氏宗族。
想要對付李氏宗族,就必須團結其它村民。
而招工一事,就是團結村民最好的方式。
聚人心並不是簡單的施恩于人,否則一著不慎就會招人嫉恨,恩人變仇人。
沈硯要做的,就是將李氏之外的村民跟他綁成利益共同體。
只要為他做事,就有飯吃,有錢賺。
若他有個閃失,那大家就只能餓肚子。
這可比當個散財童子高明多了。
王柱子將沈硯的話記在腦海中,點頭應了一聲,確認沒什麼事了才告辭離開。
這邊王柱子剛出門,李朔就著急忙慌地跑到了院門口。
兩人在門樓下打了個照面。
李朔神色意外道︰“柱子,你怎麼在這?”
王柱子笑了笑,打了個哈哈便轉身離開了。
李朔也沒在意,連忙來到沈硯面前,臉上是難以抑制的興奮。
“硯哥兒,走,快去我家,吳掌櫃親自來收皮子了。”他壓低聲音道。
沈硯臉色一喜,但並未立刻動身,而是轉身往屋里走去。
再出來時,他手中拿著一張獵弓與一個箭囊。
就是昨天從叛軍營地中繳獲的。
“喏,這副弓箭給你,以後別老揣著彈弓進山了。”
“多謝硯哥兒!”
李朔大喜,連忙將箭囊背在背上,興奮地摩挲著牛角弓梢,愛不釋手。
隨後,兩人快步走出院門。
昨天沈硯離開村子後,吳掌櫃也將那四張狐皮看了。
其中三張品相一般,但那張棕紅色的狐皮可是看得他眼楮都直了。
于是今天特意帶著銀子上門。
“沈小哥,又見面了!”吳掌櫃見到沈硯進屋,連忙拱了拱手。
沈硯也是一臉喜色,擴建老宅可是一筆巨款,這下銀子不就來了嘛。
寒暄幾句,吳掌櫃直入主題。
“沈小哥,四張狐皮我也看過了,不瞞你說,那張棕紅色的狐皮絕對是難得一見的珍品。”
“這不,今天我也是帶著誠意來了。”
吳掌櫃話音落下,一旁的伙計順勢打開木匣。
里面竟是一塊塊雪亮的白銀!
“一百兩!四張狐皮,還有那麝香囊,我全收了!“
“放眼整個平漳縣山貨行,絕對沒有人能出到這個價格。”
吳掌櫃語氣中帶著一股勢在必得。
李朔看著那白花花的銀子,不禁倒吸涼氣。
這價格,幾乎抵得上尋常農戶幾十年的吃穿了。
“好,那就一百兩。”
沈硯點了點頭,對這個價格自然滿意。
他心里也清楚,吳掌櫃之所以這麼爽快,狐皮成色好是一方面,更重要是看在縣尉的面子上。
就在這時,李三江極為隱晦地向他使了個眼色。
沈硯當即會意,想到了昨晚送來的那只猛虎。
“吳掌櫃,我再多問一句,若是一套完整的虎貨,在你這里價值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