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你必須給我說明白了,我這只水仙盆到底哪兒不對。”
在肖柏晨面前,這個老于還是要收斂一些的,但對李道這個毛孩子,他就毫無顧忌了。語氣相當的不客氣。
這個時候,李道也發覺自己太沖動,說話草率了。眼前這些人都算是古玩行兒里的蟲兒了,自己當面說他的東西不真,那還不等于當眾打了他的臉一樣。
可畢竟李道也是二十四歲,血氣方剛的大小伙子。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老于要面子,他當然也不願意丟面子。
再說了,此時此地這個面子李道也丟不起。他已經決定入古玩行兒了,這剛一露面就把面子丟地上讓幾十個行兒里人踩,以後就沒法在這一行兒里混了。
李道不卑不亢地一笑,說道︰“于先生!您是前輩,我說話直了點兒,您別生氣。”
說完,李道轉頭,看著那只水仙盆,接著說︰“我上手?一眼,您不介意吧?”
“隨便!”
老于硬氣地說道。
“老于!有事兒沖我來,你跟個孩子叫什麼勁!”
肖柏晨是要把周圍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他也不想李道剛入行兒就受挫。
李道笑著抬手沖著肖柏晨擺了擺,伸手把水仙盆拿在手里,里里外外地看了兩遍。心里更加確定自己的判斷沒有錯。
“于先生!我有話就直接說了。”
老于撇著嘴,點了一下頭。他根本就沒把李道放在眼里。
轉頭又看了一眼老肖,李道才說︰“這只水仙盆確實不是雍正本朝的,但它也是官窯。”
“嗯?”
……
李道的這個結論,瞬間就引起了圍觀人的議論,議論中多數都是對他的質疑。
“小李子!你是說……”
肖柏晨不虧是老古玩蟲兒,李道只說了一句話,他第一個就反應過來了。也明白針對這只水仙盆,他和貨主老于的爭議點在哪兒了。
眼楮一轉,肖柏晨說道︰“老于!我說這件兒水仙盆不是雍正官窯,到什麼時候我也是這個說法。不過,你脾氣太急,我也不會說軟話。就這件兒東西怎麼回事,我也不想和你說了。就讓小李子告訴你吧。”
說完,氣定神閑地坐回到椅子上。肖柏晨很了解李道,沒有十足把握,李道不會發聲的。總之,自己的面子是保住了。
另外,他這麼說,也是把李道推了出去,讓他在今天來的這些行兒里人露個臉兒。也就算是把李道正式地引到古玩行兒里了。
“不是雍正本朝的,還是官窯。這話怎麼說?”
不理解李道話里的意思,老于皺著眉頭問道。
呵呵一笑,李道說︰“這只水仙盆確實是官窯,但不是雍正本朝的,是光緒朝後仿的。”
用手托起那只水仙盆,李道接著說道︰“在明清禮制中,檸檬黃釉瓷器就一定是宮廷用器。所以,這種釉色的瓷器如果是老的,那就一定是官窯。雍正的檸檬黃釉更為淺淡幽雅、嬌艷潤澤、明快勻淨。光緒本朝的檸檬黃釉瓷,其釉質較為粗糙,釉汁淡薄,釉面欠瑩潤,質地松軟。另外從瓷胎上看,雍正的厚薄適中,光緒朝的胎體厚重。”
說到這里,李道把水仙盆重新放回桌上,看著老于,說道︰“于先生!古董文玩鑒定從來都是各自說各自的道理,對不對的全憑個人的理解。”
听完李道的講解,圍觀的人有小聲地嘀咕了起來。
“別說,這小子說的還真是那麼回事兒。”
“嗯!清三代的東西到了清中晚確實有仿燒,那也是官窯。”
“仔細看,這釉面、胎質和雍正本朝確實有差距,倒是符合光緒朝的特征。”
……
這時候,肖柏晨含笑站了起來,神態輕松地說道︰“老于!剛才我有點兒急,沒說得那麼詳細。李道是我小兄弟,不管你信不信他,但他說的這些我很贊成。這樣吧,保險起見,這個盆兒你還是拿回去,再找專家看看。”
說完,也就不再搭理那個老于了,沖著李道和梁晉山說︰“你們先進屋等我一會兒。我把剩下幾個看完了就來。”
李道也知道,今天自己的出風頭出得恰到好處,不能再過了。笑著點了點頭,和梁晉山進屋了。
“老道!你行啊!剛才當著那麼多行兒里人,你可真是露臉了。”
梁晉山興奮地說道。
李道擦了一下腦袋上的汗,說道︰“露什麼臉啊!差點兒沒現眼。外面兒那些人可都是行家,我要是有一句說錯了,就別想在古玩這一行兒混了。”
眼楮轉了轉,梁晉山點點頭,說道︰“我去,這麼一說,你膽子確實夠大的,差一點兒把咱們的未來給毀了。”
“哈哈……小李子!你小子夠膽氣,有魄力,是個成大事兒的人。”
正說著,肖柏晨從外面進來了,“今天虧得你們來了,不然我就現眼了。于金華那老東西可不是省油的燈,要不把他壓住了,他能跟我沒完沒了。”
說著,肖柏晨從冰箱里拿出兩瓶飲料,遞給兩個人。
“你們先解解渴,歇會兒。都別走,晚上咱們東來順,我請客。”
“嘿!行啊!老肖!你這有名兒的鐵公雞,今天終于拔毛了。”
“去!沒大沒小的,我的錢是用來干正事兒的,吃吃喝喝的啥意思。”
肖柏晨和梁晉山在打嘴仗,李道的注意力卻被桌上的一本書吸引了。
《中國陶瓷史》,磨損的書面,泛黃的書頁,都說明這是一本相當有年代感的書。果然,封底上注明了一九八二年出版。
大致翻了一下,主要介紹了中國歷代陶瓷工藝的發展歷程,內附的圖片都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極具代表性的器物,文字闡述也很詳實。同時,側方面也反映了各個朝代的政治、經濟、貿易往來等變遷。
而這本書最吸引李道的是,書頁空白處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批注和個人心得。記錄的都是關于中國陶瓷是各階段發展關鍵節點的記述,以及在哪個文獻中可以查閱到相關的歷史資料。
“這本書可是寶貝啊!要是把這本書讀透了,那瓷器鑒定這一門類就算門清了。這是哪位高人的手筆呀?應該不是老肖。”
想到這里,李道看著肖柏晨問道︰“老肖!這本書是你的?”
“是鄧爺的!”
“就是你說過的那位北京行兒里瓷器鑒定大家?”
肖柏晨說道︰“對啊!那上面的字全是鄧維卓鄧爺的手筆。怎麼?你看上了。”
點點頭,李道說︰“能不能把這本書借給我學習學習?”
“哎呦!那可不成,這本書我今晚就得還回去。”
肖柏晨的話讓利到很是失望。
看著李道,肖柏晨意味深長地一笑,說道︰“逗你玩兒的。今晚,只要你把鄧爺哄開心了,這本書算什麼,老爺子那兒的好玩意兒多了去了。”
“真的?”
肖柏晨的話讓李道心里一陣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