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剛一進門,就看到姥爺付雨露坐在飯桌前,眼楮盯著桌子上的一件東西發呆。
“姥爺!姥爺……”
叫了兩聲,老爺子才听到,轉過頭,對李道一笑,答應道︰“哎!你回來了。”
李道走過去,問道︰“您看什麼呢?”
“是件玉雕。你回來得正好,也和我一起看看。”
老爺子把面前的一件玉雕的奔馬推到了李道的面前。
“這件東西雕得倒是不錯,就是用什麼玉料雕的我看不明白。”
一邊听姥爺講,李道一邊仔細查看著眼前這個十幾公分高、碧綠色的奔馬。
眼楮掃過去,確實有些發熱的感覺,但並不是很強烈,並沒有刺痛感。再用手搭上去,幾乎感受不到溫熱。
不過,以李道的眼力看,這件東西還真是翡翠。
“是翡翠,可這翡翠的顏色怎麼這麼暗淡,種水也有些發悶呢?”
看過這件東西後,李道小聲地嘀咕著。
付雨露也點點頭,說道︰“這件東西我看著也挺奇怪。”
“姥爺!這件兒東西您是在哪兒得到的?”
“是乃文開的那個奇石館,今天讓我去做個指導,就把這件東西拿給我看。”
趙乃文是付雨露的學生,學成後就開了個奇石館,收奇石、雕玉器,收藏也出售。據說生意還不錯。
點點頭,李道說︰“這件東西是天然的翡翠,但肯定不是緬甸產的。嗯……會不會是危料呢?”
“危料?”
付雨露不明白李道說的。
一笑,李道說︰“危料就是危地馬拉產的一種翡翠料。雖然也是翡翠,但和緬料比色較暗沉,種水也差很多,所以,透光度比較差。我也是這次在平洲听說的,但從沒見過。”
又仔細看了看這件東西的雕工,李道忽然眼前一亮,說道︰“姥爺!這件兒東西料子是差了點兒,可雕工不錯啊!也像是有點兒年頭了。”
確實,這件玉馬雕的體形圓潤,有膘肥體壯之感,曲線優美,尤其是奔跑時,四蹄翻起雄壯有力,四肢蹬踹前躍時出腿健壯,彎曲比例極佳,軀體有些部分呈稜角觸之有劃手之感,以顯剛性。很有唐代的藝術風格。
點點頭,付雨露說道︰“嗯!確實見功力,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創匯期的東西。應該是個老手藝人的作品。”
對于創匯期,李道在大學期間查閱過相關資料。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六年這個時期,國家為出口創匯,生產了很多藝術工藝產品,銷往歐美國家。這些產品基本還是沿襲了晚清民國時期的風格。而當時從事這項工作的,很多匠人都是晚清宮廷內務府的工匠。
所以,那一批東西單從藝術欣賞水平上來說,還是很高的。
停頓了一下,付雨露重新把目光凝視到那件玉馬上,沉靜地說道︰“從這件兒東西上,我想起了一個人。”
“誰?”
“彭翰方。”
“啊!您是說晚清宮廷玉雕大師彭翰方?”
點點頭,付雨露說道︰“我不能肯定這件東西就是出自彭翰方之手,但下刀的手法和藝術風格很有彭翰方的味道。我判斷,這件東西很可能是彭翰方的後人,或者是學生雕琢的。真希望能找到這個人啊!”
說到這里,李道終于明白姥爺為什麼陷入沉思了。老爺子對玉雕這門藝術的追求,已經近乎于如痴如狂的地步了,他要找彭翰方的後人,肯定是為了在玉雕技藝上能夠再有所提升。
“姥爺!什麼事兒都講究個隨緣。也許那天就能踫上呢。”
李道開導著老爺子。不過,他心里已經有了幫姥爺找人的打算了。
點點頭,展顏一笑,付雨露說道︰“的 !你說得對,不鑽這個牛角尖兒了。說說你吧,去平洲半年多了,怎麼樣?把你的玩意兒拿出來給我看看吧。”
李道早就想到了,見姥爺的第一件事兒,就是要檢查自己的技藝有沒有提高。
“這半年多我是做了十幾件東西,轉手都賣了。不過,我手機里有照片。”
說著,李道就把手機打開,把自己比較得意的幾件作品調出來,給姥爺審查。
要說這隻果手機賣得貴,也確實有貴的道理。照片相當清晰,把每件作品的細節都展現得相當清晰到位。
“嗯……”
付雨露一邊審視,一邊點頭。看得出來,老爺子對李道的作品還是比較欣賞的。
“小子!這大半年你沒偷懶,能耐見長啊!尤其是在作品的格調上,既融會了南派玉雕靈動秀美的風格,又保留了京派玉雕莊重大氣的意思。嗯……”
把手機還給李道,略微沉吟了一下,付雨露接著問︰“李道!你這次回來打算干點兒什麼?也不能總繞世界的走啊!”
“啊!這個我還沒太想好。”
“嗯!今天,乃文知道你回來了,就跟我說,讓你去他那兒干。本來我沒想和你說,擔心你手眼不夠,耽誤人家買賣。可剛才我看了你雕的玩意兒,我看著還成。你覺著怎麼樣?”
听完姥爺的話,李道先愣了一下。其實,去趙乃文的奇石館也不是不能考慮,暫時解決溫飽問題也是可以的。只是在機場自己已經答應了李茜,先去她的公司。不管成不成的,既然答應了,就得去看看。
想到這里,李道說︰“姥爺!過一段時間行嗎?我想趁這段時間去北京各大博物館轉轉。”
“啊……你是要學習文物鑒定嗎?”
從小看著李道長大的,付雨露對自己這個外孫子相當了解。他心里怎麼想的,老爺子門清!
點點頭,李道說︰“這次在平洲學習,我越來越感覺到想要把玉琢做好,光手上有不行,心有才是關鍵。要想做到心到手到,就必須要學好中國數千年的文化。”
“嗯!這個你說得對。如果只以一種傳承文化來串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那只有玉文化了。”
付雨露很贊同李道的想法,“研究玉文化就要研究其他門類的歷史文化,而研究其他歷史文化又可以推進你對玉文化的理解。嗯!小子!你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好!你想干什麼就去干吧!”
“嗯……趙叔兒那邊您也別急著回了,我考慮一段時間後,再做決定。”
李道也是給自己又留了一條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