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苟著養老,你們偏逼我科舉題名

第六十章 科場清流︰爆梗驚四座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暴走的小烏龜 本章︰第六十章 科場清流︰爆梗驚四座

    呆考生們腹瀉基本止住,林閑著才松了口氣,開始安置筆墨紙硯。

    隨後他並未像周遭學子那般,或正襟危坐如臨大敵,或口中念念有詞臨時抱佛腳。

    只見林閑先從考籃最底層取出一個小巧玲瓏的琉璃瓶——清心醒神露。

    他拔開塞子後,一股極其清冽的薄荷混合著頂級冰片的香氣,瞬間沖破了號舍的悶濁彌漫開來。

    他用指尖蘸取少許晶瑩液體,均勻涂抹在兩側太陽穴和人中處。

    頓時一股涼意直沖天靈蓋,將殘存的困倦和周遭的污濁氣息一掃而空。

    他整個人變得神清氣明,思維前所未有的清晰。

    這還不算完。

    接著林閑又取出一截做工精致的線香——驅蚊安神香(主要成分是陳年艾草、特選香茅和微量沉香)。

    “啪”一聲輕響,他用小巧的火折子點燃穩穩插于桌角縫隙。

    一縷極細的青煙裊裊升起,迅速趕跑了蚊蟲,同時中和了號舍的霉味、汗味以及遠處茅廁傳來的異味。

    這一番行雲流水的操作,簡直如同鶴立雞群突兀得令人發指,也“奢華”得讓人眼紅!

    對面號舍那個同趙公子關系不錯的胖士子,早已被蚊蟲叮得滿頭是包。

    忽然,林閑那邊飄來的提神香氣飄過,隨即蚊子都被燻跑隔壁去了。

    他驚喜之余,忍不住隔著柵欄哀求道︰“喂!對面那位兄台!你點的這是何仙家寶物?香味竟如此霸道提神!小弟快被這蚊蟲啃成篩子了,可否……可否借一縷仙氣勻給小弟?小弟願出高價!”

    林閑抬頭,見那胖士子一臉的生無可戀,不由得莞爾一笑。

    他帶著一絲戲謔回復︰“此乃特制的 文思泉涌加速器與 金榜題名安心香 ,獨家秘方概不外售,更不外借。”

    他頓了頓,欣賞著對方瞬間垮掉的表情。

    隨即他促狹補充道︰“兄台若覺蚊蟲擾人心煩意亂,不妨效法古之賢人多默念幾遍《靜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寄情于月,以無上意念驅之或可心靜自然涼,蚊蟲自退。”

    那胖士子聞言目瞪口呆,嘴里嘟囔著︰“《靜夜思》驅蚊?”

    看著手背上新添的紅包,胖考生羨慕嫉妒的淚,終于不爭氣從嘴角流了下來——那是饞的!

    在這詭異的氛圍中,三聲標志性的鼓響,打破了考場的沉寂!

    試卷,開始發放!

    第一場,考的是經義策論,乃是科舉的重頭戲。

    題目是︰《論格物致知與經世致用之關系,並試以漕運或農事為例詳述之》。

    題目一出,周圍頓時響起一片倒吸涼氣聲。

    這題看似是老生常談的“格物致知”與“經世致用”,但後面要求結合具體的漕運或農事實務進行詳述。

    這就一下子把那些只會死記硬背、空談性理的酸儒秀才打回了原形,極其考驗考生的知識廣度、務實見解和真正的治世之才。

    頓時不少士子開始原形畢露,抓耳撓腮者有之,額頭冒汗者有之,要麼只能干巴巴地談論“格物”如何重要,“致用”如何必要,兩者如何相輔相成,空洞無物。

    要麼就是生硬堆砌一些道听途說來的漕運數據,文章干癟得像曬干的咸魚,毫無血肉靈魂。

    而反觀“玄”字第七號。

    林閑在薄荷冰片和艾草沉香的賦能下,心境澄澈如鏡思維活躍如泉。

    他看到題目的那刻,差點笑場!

    ——這哪里是考題?這分明是考官拿著喇叭在他耳邊喊︰“林閑,請開始你的表演!”

    他好整以暇鋪開試卷,取出一支狼毫小楷。

    在早已研好的濃墨中輕輕蘸飽,略一沉吟便落筆如飛,筆走龍蛇!

    林閑開篇先是以精煉的文字引經據典,闡明“格物致知”乃是探究事物原理以獲得真知,“經世致用”則是將所得真知應用于國計民生。

    二者關系如鳥之雙翼缺一難飛,車之兩輪偏廢則覆。

    其立意高遠,基礎扎實。

    緊接著他以更為復雜、更能體現管理能力的“漕運”為例,開始他的“泥石流”式論述︰

    “夫漕運之格物,非止于觀舟行水上,空談水能載舟,亦能煮粥之理也。(暗諷空談者只會說廢話)”

    隨後他層層推進,寫得具體而微︰

    “格一艘漕船,須知其長幾許、寬幾許、吃水多深,載糧幾何,何種船型更抗風浪?此乃格物之基,好比相親先看家底,不能光听媒婆吹牛。”

    “格一季漕糧,須知其何時征收,如何晾曬才能防霉防蛀,倉儲損耗幾何,押運途中又有多少漂沒(巧妙暗示貪腐損耗)?”

    “此乃格物之細,好比管家算賬,得知道米缸到底有多少米,而不是天天喊勤儉持家。”

    然後他深吸一口沉香,開啟火力全開︰

    “若為官者,只知搖頭晃腦背誦民以食為天,卻不知漕船如何能多裝快跑、減少損耗。只空談輕徭薄賦以示仁政,卻不懂如何改革漕運制度、打擊層層盤剝、真正減輕百姓負擔,那麼此等致用不過是 “岸上教游泳——理論巨人,行動矮子” ,于國于民實乃 “太監開會——無稽之談” !”

    批判之後,舉例論述何為真正的“經世致用”︰

    真正的經世致用,當如 “老農種地” 。優秀的老農必先格物(深入研究土壤墑情、氣候規律、種子優劣),從而致知(掌握何時播種、如何施肥、怎樣除蟲),最終方能致用(獲得豐收)。

    若換成一個庸官,只會對老農拍桌子瞪眼高喊畝產必須過千斤,卻不提供良種、不興修水利、不防治病蟲害,那麼這位官老爺的致用,就是典型的 “太監逛青樓——空有想法,無能為力” !

    最後他結合“格物致知”的理念,提出了一系列具體務實、令人耳目一新的建議︰

    “故欲使漕運真正利國利民,必從格物入手︰格物船型(研究流體力學),致知于減小阻力之法,致用于改良漕船,提高航速效率;格物倉儲(研究防潮防鼠技術),致知于保鮮減損之道,致用于建造新式糧倉,降低糧食損耗;格物吏治(研究管理制度漏洞),致知于貪腐滋生之由,致用于厘清權責、嚴懲貪墨,保障漕運暢通。如此方為 “磨刀不誤砍柴工” 之真格物致知,方能實現 “漕運暢通,國富民安” 之大道!”

    整篇文章既有理論高度,又緊密貼合實際。

    既有犀利批判,又有建設性意見。

    更絕的是通篇穿插著各種接地氣、形象生動、甚至略帶“粗俗”卻一針見血的比喻和歇後語,將一篇原本可能枯燥無比的經義策論,寫得妙趣橫生、觀點鮮明、建議具體。

    讀來令人時而忍俊不禁,時而拍案叫絕!

    此刻按例巡視的巡場官,面容嚴肅走過一排排號舍,看到的不是抓耳撓腮就是愁眉苦臉。

    當他搖搖頭,最終路過“玄”字第七號時,猛地停下了腳步。只見此號舍不僅沒有異味,反而清香怡人,那考生更是神采奕奕,下筆如有神助。

    他好奇地湊近些,瞥了一眼試卷上的內容。

    這一瞥不要緊,正好看到“太監逛青樓——空有想法,無能為力”那句。

    巡場官渾身一僵,趕緊用手死死捂住嘴。

    他老臉憋得通紅,肩膀控制不住地劇烈聳動,差點當場破功笑出聲來!

    他強忍笑意,深吸幾口氣勉強平復下來。

    再仔細往下看,越看越是心驚!

    此子見解之深刻獨到、邏輯之清晰縝密、比喻之精妙潑辣、建議之務實可行,實屬他監考多年所未見!

    這哪里是考生答卷?

    這簡直是一篇針砭時弊、充滿智慧的政論奇文!

    他深深地看了林閑一眼,在心中重重記下了一筆︰“玄字第七號,林閑……此子非常人也!文章竟能寫得如此……如此清奇霸道。真乃科場一股泥石流!”

    第一天的考試,就在林閑這爆梗的答題中,拉開了震撼人心的序幕。

    他的這份答卷,必將在大周沉悶數百年的科舉考場上,卷起一場狂野的波瀾……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想苟著養老,你們偏逼我科舉題名》,方便以後閱讀想苟著養老,你們偏逼我科舉題名第六十章 科場清流︰爆梗驚四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想苟著養老,你們偏逼我科舉題名第六十章 科場清流︰爆梗驚四座並對想苟著養老,你們偏逼我科舉題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