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關的輕松尚未完全消散,更凝重的壓力已如烏雲壓頂般襲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從周學政那里轉移到代表朝廷最高監察權威的欽差御史——吳大人身上。
他才是今日公審的真正主考,其最終表態將決定林閑的生死。
吳御史緩緩起身,帶著千鈞重壓。
他並未立刻開口,那雙銳利如鷹隼的目光,先在林閑身上停留了數息,冰冷、審視,仿佛要穿透他的衣衫,直窺其內心虛實。
整個明倫堂前,落針可聞,連呼吸聲都刻意壓低了。
“林閑!”
吳御史終于開口。
他聲音不高,卻字字如冰珠砸落玉盤,冷冽刺骨︰“第二題,由本官來出。”
他微微停頓,制造出令人窒息的懸念,這才一字一頓拋出考題︰“題目是——若你為本地知縣,遇豐年谷賤傷農,歉年米貴傷民,當如何權衡施策,以保境安民?”
“嘶——”
此話一出,台下頓時響起一片倒吸冷氣之聲。
就連台上端坐的周學政和其他官員,臉色也都微微一變,互相交換著擔憂的眼神。
這題目何止是刁鑽,簡直是狠辣!
“谷賤傷農,米貴傷民”,這是困擾了歷代王朝和地方官府的經典兩難悖論,堪稱地方治理的“絕癥”。
多少能臣干吏,在此題前折戟沉沙。
若答“重農抑商”則流于空談,若答“平糴法常平倉”則老生常談,且具體操作弊端重重。
答得稍有差池不僅顯得無能,更可能觸及賦稅、糧政等敏感區域引火燒身。讓一個秀才去設想知縣之責,這分明是吳御史要將林閑逼入絕境,看他是否只有些小聰明,還是真有經天緯地之實學。
遠處的閣樓上,默默圍觀的甦元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緊張得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林閑此刻,也是心頭巨震。
他知道難題會來,卻沒想到來得如此直接、如此凶險!
這已不是考核學問,而是在考核他的政見、魄力和急智!
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腦中CPU瘋狂運轉。
前世關于糧食安全、宏觀調控、期貨市場、社會保障等知識碎片,與今生對安遠縣情、大周朝局的觀察迅速踫撞融合……
在令人壓抑的寂靜中,林閑並未驚慌失措,而是先對著吳御史深深一揖,態度不卑不亢,語氣誠懇︰“大人此問直指為政核心,關乎黎民福祉,實乃天下牧守首要之難題。學生年少學淺姑妄言之,若有狂妄不當之處,懇請大人恕罪斧正。”
這番謙遜得體的開場,稍稍緩和了劍拔弩張的氣氛,也展現了良好的心態。
然而當林閑直起身抬頭,堅定迎向吳御史審視的目光時。
他說出的第一句話,卻讓所有期待他高談闊論的人差點栽倒︰
“回大人!學生若為知縣,遇到此千古難題,首要之策並非空談仁政抑或嚴法,而是立刻著手,興建一座足夠大的官倉!”
“建……建倉?”台下頓時一片嘩然!
“這算什麼答案?哪個縣沒官倉?這林案首是被嚇糊涂了嗎?”有人失望低語。
“果然匠氣終究是匠氣,登不得大雅之堂!”
先前被林閑“格物論”壓制的守舊學子仿佛找到了反擊點,面露譏諷。
連吳御史的眉頭也幾不可察皺了一下,顯然對這個過于“樸實”甚至顯得有些愚蠢的開場極為不滿。
就在質疑聲即將泛起之時,林閑嘴角卻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話鋒陡然一轉,聲音清朗,壓過所有雜音︰“然學生欲建之倉,非為陳腐舊倉,亦非僅用于堆放糟糧。此倉學生願稱之為平準常平儲備庫!亦可通俗理解為一縣之糧食調節總樞!”
“平準?常平?總樞?”
這些新鮮而精準的詞匯,瞬間抓住了所有人的好奇心。
連吳御史審視的目光中,都閃過一絲異色。
林閑不再給眾人思考的時間,開始了他波瀾壯闊的論述。
他單手負後,另一只手隨著話語節奏揮動,仿佛在指點江山︰“豐年時節谷賤如泥,農夫血汗不值錢。此時官府便當效法良賈,于市價低迷之時果斷入場,低吸儲糧!”
他目光掃過台下,特別是那些可能出身農家的學子︰“我這糧食總樞便以合理保護價,敞開收購余糧!此舉一在保護農人辛苦,使其勞有所得不至因豐產而反陷貧困, 此為安農之本!”
“二在充實官府儲備,倉廩實而知禮節,國庫有糧,心中不慌。此為固國之基!”
說到此處,他語調帶著一種洞悉市場規律的從容︰“此時低吸看似花費官銀,實則是為未來蓄勢。既穩民心,亦是為來日高拋備下本錢!”
這“低吸”的比喻,將官府行為與商業智慧相結合,台下頓時響起一片恍然和驚嘆之聲。
“然購糧之巨款從何而來?”
林閑自問自答。
他的思維縝密,步步為營繼續道︰“可設地方平準基金,從縣衙財政盈余、商稅專項、甚至發行小額地方建設債券,向本縣信譽良好之士紳富戶借貸,約定以未來倉糧或部分平準收益償還!此謂之以未來之信,解當下之困!”
“債券?”
“基金?”
這些前所未聞的金融概念,讓在場的士子官員們听得目瞪口呆,卻又覺得隱隱契合經濟之道。
林閑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為民請命的決絕,“而貧年時米貴如金奸商囤積,百姓嗷嗷待哺。此時便是我官府履行平準之責,適時高拋之時!”
他大手一揮,氣勢磅礡︰“開倉!以低于市價之平價,售糧或借貸于貧苦百姓,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咱們官府豐年低吸之糧,此刻正當用以平抑物價、救濟蒼生。 這已非牟利,而是還利于民穩定社稷。 正所謂低吸以護農,高拋以安民!”
最後他面向吳御史,總結陳詞道︰“當然此法說來簡單,行之極難。需有精明強干之吏員操作,需有嚴格透明之章程防碩鼠蛀蟲!核心在于官府必須有所作為,承擔起調節之責,不能放任自流徒嘆兩難。”
他頓了頓,看著認真傾听的御史悠悠補充道︰“同時還需鼓勵農戶種植雜糧,發展畜牧工坊等副業,避免單一作物依賴。學生堅信,唯有讓農人流汗不流淚,讓百姓饑饉有依憑,方稱得上保境安民,方不負朝廷托付和百姓期望!”
他這一套組合拳,從建倉這個看似平庸的起點出發,層層遞進,融匯了“保護價收購”、“戰略儲備”、“平準基金”、“調控市場”等超越時代的核心思想。
更用“糧食總樞”、“低吸高拋”等精妙類比,將一項復雜國策闡述得淋灕盡致、通俗易懂又氣勢磅礡!
全場經歷了短暫的極致寂靜後——
“好!!”
周學政第一個忍不住擊節叫好,滿臉的激動與贊賞。
“太妙了!低吸高拋,此言大善!”
台上的官員們,也紛紛動容贊嘆。
“低吸護農,高拋安民!林案首真乃經世奇才!”
台下的士子們徹底沸騰,喝彩聲不絕于耳!
先前譏諷之人此刻面紅耳赤,啞口無言。
吳御史那萬年寒冰般的臉上,此刻清晰地出現了動容之色!
他的嘴角微微抽動,眼中不再是官方的審視,而是濃濃的欣賞,甚至是一絲震撼。
他完全沒料到林閑不僅沒有被千古難題嚇倒,反而給出了一個如此務實且極具操作性的解決方案。
這哪是一個秀才的見解,這分明是核心能臣干吏才有可能想出的方略!
在一片沸騰的喝彩聲中,吳御史緩緩抬起手。
廣場瞬間再次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最終的裁決。
吳御史目光復雜看著依舊從容的青衫士子,最終沉聲開口︰“林閑所答別開生面,言前人所未言。其策立足現實高屋建瓴,深得調控之三昧,更兼一顆拳拳愛民之心!”
他略一停頓,聲音陡然提高宣布︰
“此關——通過!”
“轟!!!”
整個明倫堂廣場,徹底陷入了狂歡。
歡呼聲震天動地,所有人都在為林閑這驚天逆轉的表現而喝彩!
林閑站在場中,面帶微笑向四方拱手致意。
他知道這場御前公審,他已徹底扭轉乾坤。
林富貴的御狀非但沒能將他打倒,反而成了他名動天下、展現驚世才華的最佳墊腳石!
而高台之上吳御史負手而立,望著台下那個光芒萬丈、寵辱不驚的年輕身影,心中已是波瀾起伏。
他捋了捋胡須暗忖道︰“此子之才,經天緯地!假以時日,必為國之棟梁!對我大周……絕對大有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