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完全復制戰錘動力甲的方案……”陳瑜的金屬手指輕輕敲擊控制台,“對這個世界的工業基礎而言,短期內確實難以實現。
更重要的是,那樣做反而無法充分利用本地現有的人力資源特點。”
他的光學鏡頭微微調整焦距,開始詳細分析突擊隊VII型的關節結構。
“所以最合理的方案,老伙計,是在現有技術基礎上進行優化。保留這套系統的載具式框架,這樣既符合本地的制造能力,又能發揮他們在人員培訓上的優勢。”
陳瑜的金屬手指在控制台上輕輕敲擊,發出一連串清脆的聲響。
“首先從能源系統開始改進,老伙計。”他的光學鏡頭聚焦在動力甲的裂變電池單元上,“這套裂變系統效率太低,還有輻射泄漏的風險。
設計一套簡化版的聚變核心,保持原有體積不變,但輸出功率要提升百分之三百,持續作戰時間延長五倍。”
伺服顱骨發出穩定的嗡鳴聲︰“接收指令。聚變核心小型化方案調用中。”
“散熱系統也要同步升級,”陳瑜補充道,“采用液態金屬循環冷卻,確保高功率輸出下的穩定性。”
他的目光轉向動力甲的裝甲部分。“其次,現有的鈦陶瓷復合層防護能力不足。在關鍵部位復合一層經過特殊處理的強化合金鍍層。”陳瑜特意強調,“不需要達到星際戰士盔甲的標準,只要能有效抵御這個時代大部分穿甲彈藥和低當量爆炸物就足夠了。”
“強化合金鍍層方案生成中。材料需求清單已列出。”伺服顱骨機械地回應。
陳瑜的指尖移到動力甲的武器系統示意圖上。
“第三,他們現有的實彈武器和導彈雖然威力不錯,但後勤壓力太大。為它加裝一門輕型激光炮作為主武器,同時保留原有的物理武器接口和導彈巢。”
“激光武器集成方案計算中。能量分配線路重新規劃。”伺服顱骨的眼部光束跟隨著陳瑜的指示移動。
“不過……”陳瑜稍作停頓,“這些改進要分階段進行,第一批次的升級包只包含最核心的兩項改進。”
他調出全新的設計方案示意圖。
“第一批改進重點放在能源和基礎防護上。簡化版聚變核心,搭配弱化版本的動能護盾發生器。”陳瑜詳細說明,“護盾不需要達到抵擋等離子炮的程度,只要能偏轉破片、抵擋輕武器射擊就行,這樣能大幅提升戰場生存能力。”
“護盾發生器小型化方案啟動,能量核心負載測試通過。”伺服顱骨匯報道。
“將這套初步改進方案標記為"獠犬I型"動力甲升級套件第一階段。”陳瑜最後確認道,“把技術圖紙和生產要求發送給軍用科技,由他們協調資源進行試生產。
明確告知他們,我們需要一個批次的測試型號,用于接下來的實戰評估。”
“信息打包完成,加密鏈路建立。開始傳輸至軍用科技指定接收節點。”伺服顱骨平穩地執行著指令。
陳瑜注視著數據傳輸進度條,心里已經開始規劃第二階段的改進方案。
神經連接系統和武器系統的優化可以稍後進行,現在最重要的是先讓這批動力甲在戰場上證明基礎改進方案的價值。
處理完動力甲的初步改進方案,陳瑜將部分注意力從具體的技術參數上移開。
他的感知網絡悄然延伸,通過布設在廢鎮外圍的傳感器節點,將遠處的景象和聲音實時傳遞回來。
在廢鎮邊緣那片臨時劃出的訓練場上,景象繁忙而有序。
數台剛剛卸下運輸車的突擊隊VII型動力甲矗立在沙地上,灰黑色的裝甲在午後陽光下泛著沉悶的光澤。
幽冥犬部隊的士兵們在這些鋼鐵巨人旁顯得格外渺小,他們分成若干小組,在軍用科技派來的技術顧問指導下,熟悉著這些新裝備的基本操作。
重型運輸車的引擎不時轟鳴,在干燥的土地上揚起陣陣塵土。
士兵們的口令聲、動力甲液壓系統測試時發出的嘶響、還有工具敲擊金屬的清脆聲響交織在一起,營造出一種臨戰前特有的忙碌氛圍。
陳瑜的傳感器聚焦在場地中央。
那里,一名來自拉薩路佣兵的小隊指揮官正在向漢森上校演示著動力甲的基礎戰術動作。
三米高的鋼鐵身軀在指揮官嫻熟的操作下做出標準的戰術機動,機械足部沉重地踏在地面上,留下深深的印記。
漢森上校仰頭注視著這台戰爭機器,他的獨眼微微眯起,目光隨著動力甲的動作移動。
那道目光中既有對強大武力的本能渴望,又帶著對眼下復雜局勢的審慎考量。
他偶爾會抬手比劃著什麼,與拉薩路指揮官進行簡短的交流。
陳瑜的猩紅光學鏡頭微微調整焦距,將這些細節一一記錄下來。
這些士兵,這些裝備,即將成為他觀察這個時代戰爭模式的窗口,也是驗證他技術改進方案的試驗場。
而荒阪的白鯨號航母戰斗群,正如情報顯示的那樣,正在海上逼近,攜帶著復仇的怒火和他們精銳的動力甲部隊。
“實戰,才是最好的檢驗場。”陳瑜的合成音在空寂的工坊內低聲響起,平靜的語調中不摻雜任何情感,只有純粹的對數據和效率的追求。“讓我親眼看看,經過"獠犬"套件升級後的動力甲,以及這個世界的軍隊,在面對同級對手時,能展現出怎樣的效能。”
他的目光掃過主控台上並排顯示的兩個全息投影︰一邊是荒阪白鯨號航母的實時衛星圖像,另一邊是軍用科技部隊的部署預測圖。
一場由他間接促成的、規模遠超街頭沖突的正規戰役,正在夜之城的外圍醞釀。
而他,則處于這場風暴的中心位置,冷靜地準備著收集一切有價值的數據——包括戰爭本身的過程與結果。
工坊內,伺服顱骨規律的掃描聲和設備運行的微弱嗡鳴構成了不變的背景音。
改進方案已經發出,接下來就是等待軍用科技的反饋和測試品的到來。
陳瑜的龐大身軀重新轉向主控台,維度傳送儀的復雜計算依然佔據著最高的優先級,但關于動力甲改進和即將到來的戰爭的數據流,也在他的處理核心中獲得了穩定的後台進程。
對一位探索賢者而言,觀察並理解一個陌生世界的戰爭形態,本身就是珍貴知識積累的重要組成。
而即將到來的這場沖突,將提供大量第一手的觀測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