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協議條款被錄入鑄造世界的核心數據庫,陳瑜的賢者晉升流程也隨之啟動。
    這並非一場公開的慶典,而是一場嚴格遵循古老儀軌、在機械教內部進行的秘密儀式。
    儀式在位于主煆爐區域深處的“數據聖殿”舉行。
    這是一個巨大的環形大廳,牆壁由冷卻的熔岩和嵌入其中的數據導管構成,無數細小的指示燈如同星雲般在黑暗中閃爍。
    空氣中彌漫著臭氧、焚香和高溫金屬的混合氣味。
    大廳中央是一個凹陷的儀式區域,地面刻滿了復雜的二進制禱文和齒輪圖案。
    參與儀式的只有監造大賢者沃克斯、三位資格最老的常駐賢者,以及作為主角的陳瑜。
    所有人都身著最為正式的紅袍,其上的機械觸手和光學鏡頭在幽暗的光線下泛著冷冽的光芒。
    沃克斯大賢者位于主位,他的履帶平台與地面的數據接口相連,充當儀式的主持與見證。
    沒有激昂的演說,也沒有觀禮的人群。
    整個儀式在一種近乎絕對的寂靜中進行,唯有伺服顱骨懸浮時發出的微弱嗡鳴、遠處煆爐傳來的低沉脈動,以及數據流通過線纜時細微的嘶嘶聲。
    晉升的核心環節是“知識檢視”與“權限移交”。
    三位賢者通過數據線直接與陳瑜的思維核心連接,以二進制代碼進行高速問答,審查他對機械教教義的理解、對技術倫理的把握,尤其是對他所發現的“古代邏輯核心”的技術細節與潛在風險進行最後的質詢。
    陳瑜的邏輯核心高效運轉,以精確、嚴謹的數據流回應所有問題,其回答符合教義框架,同時又巧妙地將那流竄AI的本質隱藏在“獨特古老架構”的解釋之下。
    檢視持續了整整一個標準時。
    當最後一位賢者斷開數據連接,並向著沃克斯發出表示認可的單一綠色光碼時,關鍵的時刻到來。
    沃克斯大賢者緩緩抬起他最主要的機械觸手,觸手的末端握著一柄長約一點五米的金屬權杖。
    這柄“探索者權杖”通體由暗色金屬打造,杖身蝕刻著細密的電路紋路與探索未知星域的圖案,頂端是一個緩緩旋轉的、結構復雜的齒輪組,中心瓖嵌著一顆散發著柔和藍光的晶體。
    “以歐姆彌賽亞之名,及火星議會所授予之權柄,”沃克斯的合成音在聖殿中回蕩,帶著前所未有的莊嚴,“鑒于神甫陳瑜,于探索之道卓有建樹,尋回失落之科技遺珍,並為涅克薩姆之前景注入新的活力與可能……其知識、其意志、其對機械之道的奉獻,已通過神聖檢視。”
    他�恐汕債滿@ 菹虺媽ゃ  br />
    “今日,吾等授予其‘探索賢者’之職階與權責。望汝持此權杖,引領探求之路,解析萬物之理,為萬機之神之榮光,開拓未知之疆域。”
    陳瑜伸出他改造過的右手,穩穩地握住了權杖的杖身。
    在接觸的瞬間,他能感覺到微弱的能量流通過權杖傳入他的系統,這是權限被激活的象征。
    同時,海量的數據流——包括更高等級的數據庫訪問密鑰、獨立領導研究項目的法定資格、調動一定規模護教軍與資源的權限,以及申請與指揮星際艦船的基礎編碼——如同決堤的洪水般涌入他的邏輯核心。
    “職責所在,義不容辭。求知之路,永無止境。”陳瑜以標準的應答公式回應,他的合成音在寂靜的聖殿中清晰可辨。
    儀式至此結束。
    沒有歡呼,沒有祝賀,三位賢者沉默地向他微微頷首,便依次轉身離去,他們的紅袍在身後拂過冰冷的地面。
    沃克斯大賢者最後看了陳瑜一眼,那只人類眼楮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或許是期待,或許是警示,隨後他也驅動履帶平台,消失在聖殿的側門之外。
    陳瑜獨自一人站在聖殿中央,手持象征著身份與權力的探索者權杖。
    冰冷的金屬觸感通過傳感器傳來,權杖頂端的齒輪組發出幾乎難以察覺的運轉聲。
    他知道,這柄權杖不僅僅是一件象征物,它更是一個鑰匙,一個接口,正式開啟了他作為機械教中層管理者的生涯。
    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那條即將到手的月級巡洋艦,將是他未來的移動基地和實驗室,是他擺脫固定束縛,自由穿梭于星海,連接兩個世界的鑰匙。
    而他與涅克薩姆,與監造大賢者沃克斯的關系,也進入了一個基于利益捆綁的新階段。
    ——
    離開數據聖殿,站在主煆爐區域的高層觀測台上,陳瑜的目光越過下方龐大卻難掩疲態的環形工廠,投向了懸浮在軌道上的那座宏偉而殘缺的星環。
    他的光學鏡頭迅速鎖定並放大了一個特定的區域——編號為NXS07的月級巡洋艦所在的建造船塢。
    那里,靜靜地懸浮著他未來的座艦,那艘月級巡洋艦的骨架。
    從遠處看,NXS07更像是一頭被剝離了大部分血肉的巨獸骸骨,而非一艘戰艦。
    它那長達五公里的艦體輪廓已然成型,高純度精金鍛造的龍骨如同巨獸的脊梁,在恆星光線下閃爍著冷硬而昂貴的光芒,展示著大遠征末期帝國鼎盛時期的雄心與資源投入。
    然而,在這堅固的骨架之上,工程卻戛然而止。
    艦體大部分區域仍處于“敞開”狀態,巨大的內部結構如同解剖圖般暴露在真空中。
    預留給宏炮炮組和光矛陣列的龐大基座空空如也,如同眼窩般的黑洞;本該被層層厚重裝甲板覆蓋的艦舷,此刻只有縱橫交錯的結構框架,像未覆蓋肌肉的肋骨;數公里長的能量導管和數據線束如同被斬斷的神經,末端裸露著,漂浮在船體周圍。
    艦體外部,還能看到一些被遺棄的巨型施工設備,比如龍門吊的懸臂靜止不動,焊接平台的機械臂保持著最後的姿態。
    一些施工用的臨時氣閘門敞開著,內部是黑暗且未完成的空間。
    微隕石和宇宙塵埃在數十年的閑置中,為這具“骸骨”蒙上了一層灰暗的薄紗。
    沒有力場護盾發生器的波動,沒有引擎噴口的微光,沒有艦體各部位燈光構成的識別信號。
    它寂靜地、毫無生氣地錨定在船塢中,像一個被遺忘的夢想,一個投入了巨額成本卻無法產生回報的沉沒資產。
    它既是昔日輝煌的證明,也是當前困境的無聲宣言,其龐大的身軀本身就在持續消耗著鑄造世界本已緊張的維護資源。
    陳瑜的思維核心高速運轉,分析著這艘艦船的現狀。
    帝國的未來陰雲密布,鑄造世界的困境顯而易見。
    但他自己的道路,卻隨著賢者身份的確認和這艘極具潛力的艦體的獲取,變得愈發清晰起來。
    這艘未完工的巡洋艦,代表著挑戰,也代表著無與倫比的機遇。
    它的“不完整”恰恰給了他最大的設計自由。
    接下來,他需要密切關注NXS07的基礎改造進度,將其從一具骸骨至少恢復成一具能動的軀體,同時,也要開始為返回賽博朋克世界,以及後續更深入的、可能需要這艘船作為平台的跨維度研究做準備。
    探索者權杖冰冷的觸感從手中傳來,前路雖充滿挑戰,卻也因這艘等待被賦予新生的戰艦,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