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看到你安全返回很好。”沃克斯的聲音響起,那混合著老者沙啞與電流雜音的聲線中,公式化的成分少了些許,流露出更明顯的、如同對待熟識下屬般的隨意,甚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友善︰“歐姆彌賽亞的智慧始終指引著我們,雖然前路似乎布滿了荊棘。”
“沃克斯大賢者。遵循您的指引,我已完成初步探索。”陳瑜以標準的機械教禮節回應,猩紅的光學鏡頭平靜地注視著對方,等待著下文。
簡單的開場白後,沃克斯沒有過多寒暄,直接切入了正題。
他那只原生的人類眼楮微微眯起,仿佛在回憶什麼,同時揮動一根機械觸手,在辦公桌上空投射出一幅巨大的星圖和數據報表。
“陳瑜,你回來的正是時候。情況……比我們上次通訊時更不樂觀了。”沃克斯的聲音帶著一種沉重的、追憶往昔的語氣,“你看到了軌道上那座未竟的工程,也穿過了下面那片越來越沉悶的工廠。
回想大遠征時期……那是多麼令人懷念的歲月。
帝國的疆域不斷延伸,戰帥的艦隊所向披靡,而我們涅克薩姆的熔爐日夜不息,為帝皇的戰士們鍛造著堅不可摧的鎧甲。
那時,整個星區都能听到我們鍛錘的轟鳴,感受到歐姆彌賽亞的榮光。”
他的語氣逐漸從追憶轉向現實的凝重,那只機械義眼鎖定在星圖某個閃爍的節點上︰“但現在……荷魯斯的背叛帶來的創傷,遠比我們最初預想的要深遠。
帝國在恢復,但秩序已然改變。我們最穩定的支柱……正在動搖。”
沃克斯的機械觸手在星圖上劃過,調出了另一組清晰的數據流。
一條粗壯的光帶,標識著“第七軍團帝國之拳”,在歷史數據中佔據了絕對主導的地位,其光流之強,幾乎掩蓋了其他所有微小的訂單來源。
“你看這里,”沃克斯的聲音帶著一種刻意為之的、實事求是的苦惱,仿佛在陳述一個無法回避的物理定律,“我們涅克薩姆,從第一個地基被打下開始,血脈里就流淌著為第七軍團服務的編碼。
多恩原體的子嗣們,他們是我們最堅固的基石,是我們熔爐為何如此設計的根本原因。他們的需求,就是我們的生產指令。”
他的觸手尖端輕輕敲擊著圖表上那條光帶最近幾十年開始明顯收窄和分叉的部分,發出帶著金屬質感的嗒嗒聲︰“但是,情況你也看到了羅伯特•基里曼……在他遭遇不幸之前,全力推動的那個‘二次建軍’方案,要把所有軍團都打散,變成一個個獨立的小戰團。”
他停頓了一下,那只原生的人類眼楮流露出一絲復雜的情緒,像是惋惜,又像是面對既定事實的無奈︰“當時,多恩原體是堅決反對的。他認為在帝國傷疤還未愈合的時候,將拳頭捏緊才是正理。
可是……命運弄人啊。基里曼原體倒下後,多恩原體反而成了這項政策最堅定的執行者。他認為這是完成他兄弟未竟的事業,是對抗混沌必須付出的代價。”
“現在,帝國之拳的拆分已經勢不可擋。”沃克斯的語氣里的憂慮變得更加具體,甚至帶上了一點精打細算的抱怨意味,“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過去那一份直接送到我們這里、能喂飽我們核心生產線的巨額訂單,現在要被切成幾十份,甚至上百份,灑向整個銀河。
那些新成立的戰團,小家伙們各有各的脾氣,有的可能早就和他們母星附近的鑄造世界眉來眼去了,有的則會去尋求那些老牌、名氣更大的鑄造世界的‘祝福’……
而我們這里,唉,訂單量已經實實在在萎縮了接近四成。不瞞你說,星環的擴建計劃已經徹底擱置,下面工廠里,三分之一的次級熔爐已經冷了下來。
再這樣下去,我們怕是連維持現有護教軍的裝備更新都要捉襟見肘了。”
圖表上,那條原本粗壯的數據流,如今已經分裂成數十條細小的支流,其中不少已經指向了其他鑄造世界的徽標。
“訂單量,預計將銳減超過三成,這還只是最樂觀的估計。”沃克斯的機械觸手無力地垂落在桌面上,發出 當一聲,“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意味著煆爐的火焰需要熄滅一部分,意味著生產線的停滯!
意味著技術神甫和工人們無事可做,意味著我們涅克薩姆在機械教內部的地位和資源配給將進一步下滑!”
沃克斯抬起那只僅存的人類眼楮,目光里透出一種混合著期待與精明的光芒,牢牢鎖定在陳瑜身上。
“所以,陳瑜,當我收到你的報告,仔細審閱了關于那個‘古代邏輯核心’的數據後……我意識到,這或許是我們涅克薩姆在困境中看到的一線曙光,一個打破僵局的潛在契機。”
他的語氣變得活絡起來,帶著一種務實的、甚至有些市儈的意味︰“那個‘核心’,我交由絕對可靠的內部單位進行了深度剖析。
結果……很有趣。
是的,它確實展現出了某種程度的自主邏輯判斷能力,其數據處理模式與我們常見的沉思者系統存在顯著差異,風格……相當古老,甚至可以說有些異質。”
“但是!”他刻意停頓,以強調接下來的話語,那根用來輔助表達的機械觸手在空中做了一個斬截的動作︰“我們必須,也完全可以,從技術層面上嚴格界定——它的智能水平,遠未觸及‘憎惡智能’那不可饒恕的紅線。
它更像是一個……一個結構復雜、運行效率頗高的自動化邏輯單元,一個‘不夠聰明’的工具。
你明白我的意思,它缺乏真正的‘意圖’,其行為模式仍局限于預設的參數框架內,只是這個框架比標準模板要……靈活那麼一點點。”
另一根機械觸手靈活地做出捻動的姿態,仿佛在掂量著無形的籌碼︰“關鍵在于後續的‘包裝’與‘引導’。我們可以著重強調其架構的‘考古價值’與‘歷史獨特性’。
突出它在處理特定類型復雜數據時,比如環境感知、生產線流程優化、或是彈道軌跡預測所展現出的卓越效率。
同時,謹慎地處理其邏輯路徑中那些過于‘非標準化’的部分,將其解釋為某種失傳技術流派的特色。
最終,我們可以將它定位為一款新型的高性能專用沉思者核心,一個能夠為我們鑄造世界帶來技術亮點的獨特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