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掃了三皇子一眼,“老三,百姓不過隨口一說,今日是你的大婚,大度一點,不要為此事影響今日當新郎官的好心情。”
“臣弟覺得那人是有心人派來污蔑臣弟清譽,應該把人抓起來,供出背後的主謀。”
太子終于聰明了一回,“清者自清,你這般在意,莫非那人說的是真的?”
三皇子心尖一顫,難道那人是太子的人,太子听到什麼風聲在試探他?
這件事只有他和軍師知道,他確定軍師不會背叛他。
不過還有一人知曉,雲皎月,還說什麼是上輩子得知的。
莫非是她透露的?
真是該死!
三皇子反唇相譏,“太子皇兄,如此在意臣弟抓不抓那人,莫非和那人相識?”
就差沒說是太子派來的人了。
太子反駁道︰“若本宮出手,又豈會只派一人?瞧不起本太子呢?老三吶,我瞧你好像、的確有幾分帝王之相,我認識幾個會觀面相的大師,要不請他們來替你瞧一瞧。”
“太子皇兄說笑了,您才是儲君,未來的皇位繼承人,臣弟不敢覬覦。”
這句話說到太子心坎上了,滿意的開懷大笑,“哈哈哈!!!”
二皇子見太子被幾句虛假的恭維話哄得丟了腦子,心里暗罵,蠢貨!
他接話道︰“三弟,我道你為何看上雲陽侯府那個破落戶,沒成想是沖著雲二小姐的天生鳳命去的,這麼一說就解釋的通了。”
他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只是見三皇子這麼在意,忍不住擠兌他,就是要給他找點事,看他還怎麼得意。
“二皇兄誤會了,我和月兒兩情相悅,才求父皇賜婚。”
“怕不是早就知道雲二小姐天生鳳命才求來的賜婚吧。”
三皇子反唇相譏︰“我與二皇兄不同,二皇兄可以拿婚事來交易,我做不到,母妃從小就教導我要與心上人長相守,否則會抱憾終身。”
二皇子為了與太子相爭,娶了英國公府的女兒,長相一般,身材肥胖,當時出嫁已經二十歲了,又老又丑。
別人都說,二皇子為了爭皇位豁出去了,私下沒少拿這件事取笑二皇子。
二皇子氣得臉色鐵青、又由青轉白。
該死的,回頭他就找個大師給他看面相,要是真的他就死定了!!!
平日整天裝作一副無心皇位、清心寡欲都表象博取父皇的寵愛。
等他的真面目暴露在眼前,看他還如何狡辯?
然而還不等他出手,今天就有人揭下三皇子的遮羞布。
皇上的龍輦在三皇府門前停下。
“皇上駕到!——”
“參見父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等(草民)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禮!平身!”
皇上走到三皇子跟前,眼里帶著幾分欣慰,那是尋常父親看兒子的眼神,“老三,你終于成家了,我對你母妃總算有了交代。”
“在今日之前,兒臣已經告慰母妃今日要娶妻,日後會每日攜妻給母妃上香請安。”
“好好,父皇就知道你最孝順。”
三皇子等人擁簇皇上進正殿,花轎也來到了門口,三皇子向皇上請示出去迎親。
“去吧。”
“兒臣告退。”
屋外,花轎落地,眾人伸長脖子張望。
“傳聞雲大小姐長相貌美,乃京城第一美人,若能一睹佳人芳容,就是死也值了。”
大周朝風氣相對保守,世家貴女出門坐馬車又戴著帷帽,從不拋頭露面,只有原主和那幾個不戴帷帽、招搖過市的,名聲都不太好。
“昭雪郡主和雲二小姐是親姐妹,都說相由心生,她那般惡毒都長得如此貌美,樣貌必定是在她之上。”
人群中的雲昭雪,“……”
原主真是‘美名遠揚啊?
那些人提到雲皎月和三皇子,十句八句都不離她。
端坐于花轎中的雲皎月听到外邊的百姓又貶低雲昭雪抬高自己,唇角微微上揚。
今日鎮北王府就會覆滅,雲昭雪那個賤人得意不了多久,笑到最後的人才是贏家。
隨著一聲,“落轎!”
轎夫們把轎子放下。
三皇子上前,丫鬟替他掀起簾子。
他伸手把雲皎月牽出來。
與此同時——
大理寺。
坐在公堂上的大理寺卿拿起桌上的驚堂木,用力一拍,“啪!”
“升堂!——”
“帶人犯!——”
話音剛落。
蕭玄策身披囚衣,腳鐐沉重、雙手和脖頸也帶著沉重的枷鎖,被兩名衙役押上公堂。
每走一步都像拖著千斤巨石,但依舊背脊挺直。
他腿腳不便,腳上還拖著幾十斤重的腳鐐,走得很慢,
走到門檻處,大家都等著他摔倒,看他笑話。
他一咬牙,抬腳跨了過去,落地時腳步依然穩如磐石,眼神堅定不屈。
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的官員高坐案後,渾濁的雙眸透著算計的光。
還有一人坐在後台喝的茶,只露出門縫的一角,觀察堂上的情形。
那人便是當朝的秦相爺。
大理寺卿手里的驚堂木再次拍向桌面,“啪!——”
按例詢問,“堂下何人?”
蕭玄策回答︰“蕭家軍指揮副使、蕭玄策。”
大理寺卿再次拍響驚堂木,“啪!”
“放肆!你現在是犯人,沒有什麼軍指揮副使。”
蕭玄策說,“鎮北王府是被冤枉了,還未定罪,皇上還未削去我的官職。”
大理寺卿不跟他廢話直接問︰“蕭玄策,你可知罪?”
“敢問大人,在下何罪之有?”
“本官看你是不到黃河不死心,來人,呈證據。”
一個衙役捧著一個盒子存到案桌上,“大人!”
大理寺卿隨手抓了幾張,當場念了出來。
“這些信件全是鎮北王和敵國二皇子通敵的信件,你還要否認嗎?”
蕭玄策語氣堅定,“鎮北王府沒有通敵賣國,我父王沒有寫過這種信,是有人刻意模仿,還請大人明察秋毫,還我鎮北王府清白!”
大理寺卿怒喝︰“還敢狡辯!本官已請書法名家鑒定過,這字跡確系同一人所寫,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別逼本官對你嚴刑逼供!”
蕭玄策緩緩掀起眼簾,目光沉靜如深潭,唇角勾起一抹嘲諷的弧度,“大人沒有嚴刑逼供過嗎?”
大理寺卿面色一僵,被懟的啞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