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十月下旬,再過一周就會正式進入十一月份。
阿拉斯加北部屬于北極圈,跟南部溫差極大。
他現在所處的位置大約是在中部偏北的區域,也就是說雪會比認知中的時間下的更早。
北美洲的雪跟大夏南方的雪可不是一個概念,甚至比大夏北方的雪還要夸張好多倍。
連他呆的加拿大安大略省那邊,冬季下雪的時候,最深處甚至都能淹沒膝蓋,更別提位于北極圈邊緣的阿拉斯加了。
“不行,沒剩多少時間了,趁著鮭魚洄游還沒有完全結束,我要盡可能多燻點魚干起來。”
別看他現在似乎小日子過的還行,但提前做過攻略的他深知這一切都是假象。
指不定哪天一覺睡醒,外邊整個世界就都白了。
到了那種積雪深度,別說是打獵,連出門都費勁,他這處庇護所說不定都要遭殃。
越想越覺得坐立不安,他一個猛子坐起,將地上之前畫的地圖抹掉,寥寥幾筆快速勾勒出目前庇護所的結構。
左側畫兩條直線充當懸崖,中間部分用陰影斜線塑造立體感,右側畫上一個直角三角形代替庇護所,再在周圍畫兩個半圓,分別是柵欄以及溝壑。
“下大雪的話,平頂建築肯定是不行的,積雪的重量絕對會將房頂壓塌,也就是說我必須搭建傾斜的房頂。”
他走到院子里,目光順著現有的庇護所往上移。
“差點忘了這一段岩層也是有傾斜度的,若是這樣的話,只需要將現在防水布這一片平行斜向上移,充當房頂就可以了,下邊完全可以擴建出二層閣樓的樣式。”
由于岩層底部的裂縫是朝內部凹陷的趨勢,他便準備利用岩壁天然的形狀,將庇護所搭建成一個向外延展的梯形,最頂端用樹枝側柏雲杉之類的制作屋頂,內側鋪上防水布。
這樣一來,無論是下雨還是下雪,對屋頂的影響都極其有限。
“但眼下還有一個問題,之前建造柵欄的時候我已經將傘繩用光了,鋼絲魚線雖然足夠堅韌,但由于太細,不能用來建造建築物。”
在腦海里搜索了下,很快找到兩種替代方案。
編草繩,亦或是尋找堅韌的藤蔓。
“我還是編草繩吧,這里可不是熱帶雨林,普遍以針葉林為主,想找藤蔓可不是件簡單的事。”
林宸出去晃悠了一圈,很快就收集了一大捆小腿長的枯草回來。
“編草繩之前本就需要先將枯草浸泡過,這樣能夠增加它們的韌勁,這場雨算是替我提前完成了這一步,總算是個好消息。”
他就坐在院子里,將干草平鋪開來,拿著木棒輕輕敲打。
這個步驟的作用是破壞干草內部的縴維結構,讓它們能更加自由的編成任何形狀,同時也能令它們變得更加柔軟。
隨意抓了把敲好的雜草,大概半根手指粗細,取五分之二的位置對折,兩側同時用手指捏動旋轉,利用雜草自身扭矩讓兩股草繩自然而然地擰合到一起,形成繩索的模樣。
“原來草繩是這樣搓出來的啊……”
搓草繩的時候,林宸自己也驚訝的不行,他本來還以為是像編麻花那樣用好幾根交叉編出來的,沒想到居然還能用這樣的方法。
那種交叉的方式在腦海里也存在,但綜合評分不如這種方法高,既麻煩,成品效果也不好。
像這樣利用干草自身旋轉後帶來的收縮扭曲自然形成的草繩,是不會出現縫隙或者擰不緊的情況。
“大家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我不在中點對半折,而是要選擇五分之二的位置,這個謎題馬上就會揭曉。”
講話的時候,他的手指一直沒有停過,不停地將兩束干草繼續旋轉扭動。
很快,短的那一側將要見底,還剩下半根手指左右的長度。
他從地上撿起一束差不多粗的干草,將其與草繩短的那側剩下的部分搓揉到一起,隨後繼續扭動,讓縫合的地方自然而然地融入麻花當中。
“這樣手搓出來的草繩因為沒有太堅固的縫合,沒辦法承受太大的重量,但作為繩子拿來綁東西肯定是夠用的。”
確定好短期內最終目標是駝鹿之後,林宸反而不急著狩獵了,將庇護所升級改造變成了當下最要緊的事。
駝鹿並不是會冬眠的生物,以它們那巨大的體型,在冬天雪地里簡直不要太顯眼。
而且在厚厚的積雪中就算想跑也跑不快,反而為他提供了狩獵的絕佳時機。
接下來的兩天他哪里都沒去,就在庇護所周圍不停地收集干草編織草繩,順帶還砍了些粗細合適的木頭回來。
餓了就去育空河里抓魚,渴了就從降落傘蓄水池里舀出來燒開喝。
在全身心的忙碌當中,時間匆匆流逝。
“今天是野外生存的第十八天。”
林宸在鏡頭前簡單舒展了一下筋骨,全身關節發出 里啪啦的爆響。
在堆滿樹枝的柴火堆上,整齊擺放著厚厚一摞黃色的草繩,目測至少也有十幾捆。
“這些草繩每捆的長度大約在兩米到三米左右,因為是用來綁木頭用的,不需要太長,長了還要自己剪,剪開就容易散架。”
掀開防水布看了眼外邊的世界,蒙蒙亮的微光從雲層中灑落。
“雨好像停了,但看天上這雲,多半還是陰天,隨時都可能再次下雨。”
趁著天還沒全亮,他趕緊穿戴完畢,全副武裝地朝育空河邊趕去。
經過一周多的降雨,森林間遍布翠綠的苔蘚,一眼掃過去幾乎滿地都是剛冒頭的野生菌。
但只要不刻意往樹底下去看,卻又完全看不見半點野生菌的影子。
對于這一點,林宸也差不多已經習慣了。
自從兌換了野外菌菇大全之後,走在森林里時他的目光就會不自覺地往野生菌可能生長的地方去瞟。
包括路過茂密的草叢時,他也會下意識看看有沒有可能生長著能吃的植物種類。
眼看著就要抵達河邊,腳下突然踩空,差點摔了一跤。
“咦?這是……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