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寨機開始,到國產之光

第26章 描繪未來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微笑的橘貓 本章︰第26章 描繪未來

    李言輕輕推開研發部玻璃門的瞬間,外界的喧囂仿佛被一道無形的屏障隔絕。

    這里的氣氛專注而寧靜,甚至帶著一絲學術實驗室般的沉悶。

    空氣中飄散著淡淡的咖啡味和電子元件焊接時特有的松香氣。

    十名工程師正埋頭于自己的工作。

    有的緊盯著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碼,眉頭緊鎖;

    有的正用示波器探頭小心翼翼地測量著開發板上的信號;

    那兩位UI設計師則在數位板上寫寫畫畫,屏幕上是李言親自設計,從未在這個時代出現過的、圓潤扁平的圖標設計草圖。

    負責人趙工是從深圳挖來的硬件工程師,最先注意到李言,連忙起身︰“李總。”

    其他人也紛紛抬起頭,眼神中帶著一絲對老板的敬畏,也有一絲技術人被突然打擾的茫然。

    李言擺擺手,示意大家不用拘謹。

    他走到中間一張最大的工作台前,上面攤放著幾台被“開膛破肚”的手機。

    一台是多普達的Windows Mobile手機,一台是工程版的HTC G1,還有幾塊焊滿了元件的試驗板。

    “怎麼樣,各位?和我們這些‘傻大黑粗’的功能機比起來,這些東西是不是更有意思?”李言笑著拿起那塊G1的主板,語氣輕松地問道。

    一位剛從華中科大畢業的碩士生小劉推了推眼鏡,忍不住抱怨道︰“李總,有意思是有意思,但這安卓系統也太難搞了。編譯環境都搭不起來,各種依賴庫缺失,錯誤提示都看不懂…”

    “還有驅動,”另一位從中興過來的軟件工程師老周接口道,“我們想把這屏幕點亮,光是找資料、寫底層驅動就花了快兩周,現在亮度還調不了。”

    李言點點頭,表示理解。

    他沒有直接回答具體技術問題,而是拿起一支白板筆,在旁邊的白板上畫了起來。

    他先畫了一個簡單的分層結構。

    “同志們,我們現在是在‘啃最硬的骨頭’。”

    李言點在最底層︰“底層驅動、系統內核移植,這是最苦最累的活,像在黑暗中修路。但這條路一旦修通,後面就是一馬平川。”

    他接著在上面畫了一層︰“修好路之後,我們要做的是系統裁剪和優化。安卓現在很臃腫,我們的硬件性能也有限。要把所有不必要的服務、進程都砍掉,就像給一棵大樹修剪枝杈,只留下最核心的主干,讓它在我們有限的硬件上跑得飛快。”

    然後他又畫了最上面一層︰“最後,才是你們設計師大顯身手的地方——UI和應用層。我們要做一個讓中國人用著最順手、看著最舒服的界面。”

    看著團隊成員們若有所思又倍感壓力的表情,李言知道需要給他們一些更具體、更振奮的目標。

    他話鋒一轉,開始拋出一個又一個在這個時候看來近乎“科幻”的概念。

    “你們覺得,未來的手機屏幕,應該是用指甲戳的電阻屏,還是用手指輕輕滑動的電容屏?”

    眾人一愣。

    在這個時候電阻屏是絕對主流,電容屏僅存在于iPhone上,成本高昂得令人咋舌。

    “我告訴你們,一定是電容屏。”

    李言語氣篤定,“它的體驗是革命性的。老趙,你們硬件組,現在就可以開始研究電容屏的供應鏈和驅動原理,不要等到別人都做出來了我們才跟進。”

    “還有,未來的手機交互,不應該只有冰冷的圖標和菜單。”

    他轉向UI設計師︰“想一想,如何實現‘滑動解鎖’?如何讓列表在滑到盡頭時有一個彈性回彈的效果?如何讓點擊操作有一個輕微的震動反饋?這些細微的動畫和交互,才是未來智能手機的靈魂。”

    “最重要的,”李言加重了語氣,“我們現在做的這一切,不是為了做一個‘能觸屏的功能機’。它的核心,應該是‘應用’,也就是App。”

    他在白板上重重寫下了“App”這個如今對絕大多數人都很陌生的詞。

    “我們要做一個開放的應用商店,讓全世界的開發者都可以為我們開發軟件——游戲、工具、社交、新聞……未來用戶選擇手機,不僅僅是看硬件,更是看這個手機里能玩什麼、用什麼。”

    這一系列超前的理念讓團隊成員既興奮又感到難以置信。

    李言適時地拉回現實,給出了清晰的實施路徑︰

    “我知道,這些目標听起來很遠大。所以我們不能一步登天。我們的戰略分兩步走...”

    “我已經在約見MTK的高管。一旦他們的智能手機平台成熟,我們要成為國內第一批拿到方案的公司。基于他們的方案,我們可以快速推出我們的第一款智能機,主打性價比和深度定制的UI,先把市場站穩。”

    這席話讓團隊松了一口氣,有了明確的時間表和依靠。

    “但是,我們不能只做MT方案的搬運工。你們現在的任務,就是‘備胎’和‘前瞻’。”李言指著白板上的架構圖。

    “你們現在啃安卓底層,是在為我們未來擺脫公版方案、實現更深度的定制和優化積累能力。你們研究電容屏、研究交互設計,是為了當供應鏈成熟時,我們能第一時間做出體驗最好的產品。”

    最後,李言的目光掃過每一位成員。

    “我知道大家很辛苦,很迷茫。我們現在做的事,國內沒幾家公司在做,甚至很多大廠都還沒想明白。你們每一天都在無人區探索。”

    他頓了頓,聲音充滿力量︰“但這就是我們星辰電子的價值所在!我們不只是個賣手機的,我們要成為智能時代的參與者,甚至引領者。”

    他指了指窗外工廠的方向︰“功能機業務賺來的每一分錢,都會持續投入到你們這里。你們的薪水、獎金,只會比銷售部的同事更高!因為我清楚,他們決定著公司的現在,而你們,決定著公司的未來!”

    “好了,繼續干活吧。遇到解決不了的技術難題,記錄下來,我們可以高薪去請外面的專家來做短期培訓。不要閉門造車。”

    說完這些,李言放下馬克筆,再次拍了拍趙工的肩膀,轉身離開了研發部。

    玻璃門在他身後輕輕合上,研發部內陷入了一陣短暫的沉默。

    隨後,爆發出一陣低低的、興奮的討論聲。

    李言的一席話,像是一幅精心繪制的地圖,雖然前方的道路依然荊棘密布,但至少讓他們看清了方向,知道了每一步的意義和價值。

    那種在迷霧中摸索的焦慮感消散了許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參與創造歷史的使命感和緊迫感。

    李言沒有回頭,但他嘴角泛起一絲微笑。

    他知道,思想的種子已經播下,只待時間和汗水讓它開花結果。

    這支小小的團隊,就是他通往未來智能帝國最珍貴的火種。

    而這樣的打雞血的方式,前世身為產品經理,每每需要闡述新產品的設計的時候,這是常見的事情。

    而如今這個百廢待興的時代,對于李言這樣能夠清楚的描繪出未來的道路跟場景的領導者來說,是一個公司或者一個集團最為寶貴的財富!

    因為如今市場上的大家誰都不知道應該怎麼做,誰都不知道未來到底在何方。

    大家都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而李言,就相當于有了最精確的地圖,幾乎可以完美的帶領團隊直達成功!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山寨機開始,到國產之光》,方便以後閱讀從山寨機開始,到國產之光第26章 描繪未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山寨機開始,到國產之光第26章 描繪未來並對從山寨機開始,到國產之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