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嵐宗內門長老玄誠子的到訪和那枚沉甸甸的客卿長老令牌,如同給桃花觀鍍上了一層金身。消息不脛而走,原本就流傳的“桃花觀背景深厚”的傳言,徹底坐實。
一時間,桃花山方圓數百里內,再無人敢輕易窺伺這座小小的道觀。山下小鎮的居民,遠遠望見桃花山,都帶著敬畏的神情。偶爾有路過的修士,也會刻意繞行,或者遙遙拱手以示敬意。
桃花觀,終于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真正意義上的太平日子。
這種太平,並非死水一潭的沉寂,而是一種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安寧。
師徒二人,終于可以心無旁騖地投入到他們最熱愛(或者說最擅長)的事業中——修煉、種田、搞建設。
修煉上,厚積薄發,穩扎穩打。
石頭築基後期的境界徹底穩固下來,真氣渾厚凝練,拳法愈發精深。他不再僅僅追求威力,而是開始琢磨拳意與心境的結合,嘗試著將《百獸擬形拳》推演向更高的層次。那塊秘境得來的拳法石碑,被他反復揣摩,結合自身感悟,竟真的讓他摸索出了一套更適合自己的、剛柔並濟的拳路雛形。陶眠看著徒弟演練時那隱隱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的意境,心中嘖嘖稱奇,這徒弟,怕是真的要走出自己的道了。
陶眠自己的進步則更加“潤物細無聲”。30%的共享築基後期修為,讓他對力量的掌控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他現在能同時御使五件物品(比如五片花瓣組成一個圈飛舞),輕身術一躍可達十五丈高(雖然落地姿勢有待改進),甚至能勉強施展一個完整的、有模有樣的“護身氣罩”(厚度約等于雞蛋殼,防御力存疑)。更重要的是,他對桃花木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經過日復一日的神識溫養和溝通,他終于能夠清晰地“听”到木符中傳來的、斷斷續續卻蘊含玄奧的古老信息流!雖然依舊無法理解其具體含義,但他能感覺到,那是一種關于“草木生長”、“四季輪回”、“天地韻律”的法則碎片!這讓他對“道”的感悟,無形中提升了一大截!他甚至開始嘗試著將這種感悟,融入到對院中那幾株桃樹的照料中,效果……桃樹好像更精神了點?
種田(靈植)事業,蓬勃發展。
後院那塊小小的靈田,在陶眠的“法則感悟”加持(也許是心理作用)和石頭用稀釋靈泉的精心澆灌下,長勢喜人。秘境中帶回來的幾種靈草種子,竟然真的發芽生長,雖然速度緩慢,但生機勃勃。陶眠還嘗試著將“桃花仙釀”的釀造工藝改進,加入了新長的靈草葉片,釀出的酒液更加醇厚,對凝神靜氣似乎真有了一絲微不可查的效果。他還異想天開,用煉丹的邊角料(各種藥渣)混合靈土制作“靈肥”,效果……有待觀察(沒把靈草燒死就算成功)。
道觀建設,精益求精,走向“智能化”。
圍牆已經厚得可以跑馬(夸張),上面的陣紋被陶眠用新領悟的“法則碎片”(自認為)重新勾勒,看起來更加玄奧莫測(唬人效果+100%)。符 陷阱系統升級到了3.0版本,實現了“區域聯動”和“延遲觸發”,甚至嘗試加入了“幻象符”(低階,效果約等于海市蜃樓)進行迷惑。陶眠最大的成就,是搗鼓出了一個簡陋的“自動灌溉系統”——用竹子做管道,利用高低落差,將山泉引入靈田,並設置了幾個簡單的機關,可以定時定量澆水!雖然經常漏水或者卡住,但理念是先進的!石頭對此佩服得五體投地,覺得師父真是無所不能(腦補的)。
日子就在這種充實、平靜而又充滿小驚喜的氛圍中,如溪水般潺潺流淌。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轉眼間,又是五年過去。
石頭已經長成二十多歲的青年,身材挺拔,氣質沉穩,築基後期的修為渾厚無比,距離那金丹大道,似乎也只差一個契機。他不再僅僅是陶眠的徒弟,更像是桃花觀的守護者和頂梁柱。
陶眠自己,共享比例緩慢而堅定地提升到了35%,雖然依舊是“偽築基”,但實力比一般的築基中期修士只強不弱。更重要的是,他心態愈發平和,千年咸魚的浮躁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與這座山、這座觀、這個徒弟融為一體的安然與守護之心。
這一日,夕陽西下,晚霞漫天。
陶眠悠閑地躺在搖椅里,小口啜飲著改良版的“桃花仙釀”,看著石頭在院中練習一套新悟出的、如同行雲流水般的拳法。拳風過處,桃花瓣隨之輕舞,仿佛與整個院落的氣息融為一體。
幾只肥碩的蘆花雞在角落里悠閑踱步,後院靈田里的靈草在晚風中輕輕搖曳。
一切,都是那麼的寧靜、祥和、美好。
陶眠眯著眼,感受著微醺的醉意和體內充盈的力量,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滿足感。
千年的孤獨與彷徨,早已在日復一日的煙火氣息和師徒情誼中消散。曾經的煉氣期咸魚,如今守著這一方小小的天地,有著亦徒亦子的石頭相伴,修為穩步提升,日子充實安寧。
這仙修的……好像……也挺不錯的?
他忽然想起很久以前,系統剛綁定時,自己那“躺贏成仙”的夢想。
現在想來,那時的想法,何其幼稚。
仙路漫漫,真正的“贏”,或許不在于最終能走到多高多遠,而在于這一路上,有值得守護的人,有踏實走過的腳印,有內心充盈的平靜與喜樂。
當然,如果能順便長生不老,那就更完美了。
陶眠笑了笑,將杯中殘酒一飲而盡。
“石頭。”
“師父?”
“明天,咱們試試用新收的靈麥,包頓餃子吃吧?”
石頭收拳,擦了把汗,臉上露出憨厚而溫暖的笑容︰“好啊,師父!弟子去和面!”
夕陽的余暉,將師徒二人的身影拉得很長,融入了桃花山溫暖的暮色里。
前路或許還有風雨,但此刻,桃花灼灼,歲月靜好。
這,便是陶眠的仙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