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滿倉在破廟里住了下來。白天,他和流民們一起去地里挖野菜,晚上,就和李青、老陳偷偷見面,了解縣衙的情況。
王德全當了代理知縣後,果然開始報復。他取消了粥廠,把僅存的糧食都運到了自己家里,還逼著百姓們補交前幾年的“欠稅”,不交的就抓起來關進大牢。百姓們怨聲載道,卻敢怒不敢言。
劉滿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知道,再這樣下去,清豐縣的百姓就要被逼死了。可他現在是停職官員,手里沒有權力,根本沒辦法阻止王德全。
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京城傳來了消息——雍正皇帝看到了他的奏折,派了欽差大臣來清豐縣調查。
這個消息像一劑強心針,讓劉滿倉和百姓們都振奮起來。他們知道,救星來了。
欽差大臣是個五十多歲的老者,姓陳,名廷敬,是朝中有名的清官。他剛到清豐縣,就直接去了破廟,找到了劉滿倉。
“劉知縣,皇上讓我來,就是要查明真相。”陳廷敬看著劉滿倉,眼里帶著贊許,“你的奏折,皇上看了很感動。皇上說,像你這樣為百姓著想的官員,朝廷需要。”
劉滿倉激動得說不出話,只是不停地磕頭︰“多謝皇上!多謝欽差大人!”
陳廷敬扶起他,道︰“你不用謝我,要謝就謝你自己,謝你為百姓做的一切。現在,你跟我一起,去查明趙富貴和王德全的罪行。”
接下來的幾天,陳廷敬在劉滿倉的帶領下,走遍了清豐縣的各個村莊。他們找到了無數被鄉紳欺壓的百姓,收集了大量的證據。趙富貴和王德全的家丁,見欽差大臣來了,都嚇得紛紛招供,把他們的惡行一一說了出來。
趙富貴和王德全知道大勢已去,想偷偷逃跑,卻被百姓們攔住了。百姓們把他們捆起來,送到了欽差大臣面前。
在人證物證面前,趙富貴和王德全再也無法抵賴,只能低頭認罪。陳廷敬當即下令,把他們關進大牢,等候朝廷發落。
處理完趙富貴和王德全,陳廷敬又召開了鄉紳會議。這一次,鄉紳們再也不敢囂張,紛紛主動補交糧稅。短短幾天,縣衙就收到了十萬多石糧,官倉終于裝滿了。
陳廷敬看著裝滿糧食的官倉,對劉滿倉道︰“劉知縣,你做到了。你給清豐縣的百姓,裝滿了糧倉。”
劉滿倉看著滿滿的糧倉,心里充滿了成就感。他知道,這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是百姓們支持的結果,是雍正皇帝推行新政的結果。
不久後,朝廷的旨意下來了︰恢復劉滿倉清豐縣知縣的職務,晉升為五品知州;趙富貴和王德全,欺壓百姓,偷稅漏稅,縱火焚燒糧倉,罪大惡極,斬首示眾;張景明,包庇親戚,濫用職權,革職查辦。
旨意下來的那天,清豐縣的百姓們都歡呼雀躍,敲鑼打鼓,比過年還熱鬧。他們把劉滿倉抬起來,在街上巡游,嘴里喊著︰“劉青天!劉青天!”
劉滿倉站在人群中,看著百姓們臉上的笑容,心里暖暖的。他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他要做的,還有很多——修水渠、治蝗災、開墾荒地,讓清豐縣的百姓,不僅能吃飽飯,還能過上好日子。
幾年後,清豐縣變成了一個富裕的縣。田地里長滿了莊稼,百姓們的臉上都帶著笑容,糧倉里的糧食堆得像小山一樣高。人們都說,這是劉滿倉的功勞,是雍正新政的功勞。
而劉滿倉,依舊是那個穿著粗布官服,吃著粗茶淡飯的知縣。他常常坐在縣衙的門口,看著來來往往的百姓,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自己沒有辜負雍正皇帝的信任,沒有辜負百姓們的期望。他終于實現了自己的承諾——給清豐縣的百姓,裝滿了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