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我的大腦通古今

第55章 趙府做客,教諭探心性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毒酒飄香 本章︰第55章 趙府做客,教諭探心性

    孫府的宴席余波未平,

    另一份截然不同的請柬,

    送到了西街甦家小院。

    這份請柬材質普通,

    不過是常見的青灰色箋紙,

    字跡卻端正清勁,

    透著讀書人的風骨,落款是

    ——沭陽縣學教諭,趙明遠。

    內容也簡單,只說听聞甦相公學業精進,

    心中甚喜,若得閑,

    可過府一敘,探討經義,以備院試。

    沒有浮夸的吹捧,沒有功利的拉攏,

    只有一份純粹的、屬于文人之間的邀請,

    以及師長對後輩的關懷提攜之意。

    七叔公捧著這份請柬,

    手穩了許多,臉上露出由衷的笑容︰

    “趙教諭是真正的讀書人,清正端方。

    他能請你,是看重你的才學,惟瑾,此去當虛心受教。”

    甦惟瑾鄭重接過請柬,心中亦有一絲暖意。

    與孫府那場充斥著虛情假意的宴席不同,

    趙明遠的邀請,更符合他對于“師者”的想象。

    次日,甦惟瑾依舊是一身潔淨青衫,準時來到趙府。

    趙家宅院不大,

    位于縣學附近的一條清靜小巷,

    白牆黛瓦,門前種著幾叢翠竹,

    顯得清雅脫俗。

    叩響門環,開門的是一位老僕,

    態度和氣地將甦惟瑾引入院內。

    院子不大,卻收拾得十分整潔,

    牆角栽著幾株梅樹(雖已過季),

    一旁還有個小小花圃,

    種著些常見的花草,

    可見主人家的雅趣和生活情趣。

    空氣中飄著淡淡的墨香和茶香,

    而非燻香。

    “甦相公來了,老爺在書房等候。”

    老僕引著他走向正屋旁的一間廂房。

    書房門開著,趙明遠正臨窗伏案,書寫著什麼。

    他今日未著官服,

    只一件半舊的藏青色直裰,

    更顯儒雅。

    見甦惟瑾到來,他放下筆,

    臉上露出溫和的笑意︰

    “惟瑾來了,坐。”

    “學生見過教諭大人。”

    甦惟瑾依足禮數,恭敬行禮。

    “不必多禮,今日只論學問,不論官職。”

    趙明遠擺手讓他坐下,

    目光落在甦惟瑾身上,

    帶著毫不掩飾的欣賞和探究。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輕微的腳步聲,

    一道窈窕的身影端著一個紅漆茶盤走了進來,

    正是趙文萱。

    她今日穿著一身淡雅的藕荷色襦裙,

    未施粉黛,發間只簪著一支簡單的玉簪,

    清麗如出水芙蓉。

    見到甦惟瑾,

    她白皙的臉頰微微泛上一絲不易察覺的紅暈,

    垂下眼睫,將茶盤放在桌上,

    聲音輕柔︰

    “父親,甦…甦相公,請用茶。”

    “有勞趙小姐。”

    甦惟瑾起身拱手,

    目光與趙文萱的視線有一瞬間的接觸,隨即自然分開。

    兩人心中都想起那日在茶寮的“借書”與“筆記”,

    一種微妙的默契在無聲中流淌。

    趙文萱斟完茶,並未立刻離開,

    而是安靜地侍立在一旁,

    一副準備聆听教誨的乖巧模樣。

    趙明遠看了女兒一眼,笑了笑,並未阻止。

    寒暄幾句後,趙明遠便切入了正題。

    他並未一上來就問那些驚世駭俗的策論觀點,

    而是先從四書五經的基礎義理問起,

    考校甦惟瑾的基本功。

    甦惟瑾超頻大腦運轉,對答如流。

    他不僅能將朱注等權威注解背得滾瓜爛熟,

    更能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自己的、

    不逾越框架卻又頗有見地的理解,

    顯示出極強的融會貫通能力。

    趙明遠听得連連頷首,

    眼中贊賞之色愈濃。

    基本功如此扎實,遠超他的預期。

    聊完經義,又論詩賦。

    趙明遠拿出甦惟瑾府試那首詠史詩的原稿(謄錄前的),

    指著其中“長河落日圓,秋風鐵馬嘶”一句,問道︰

    “此句氣象雄渾,頗有盛唐邊塞之風。

    你年紀輕輕,未曾經歷邊關,

    如何能寫出這般意境?”

    甦惟瑾早有準備,從容答道︰

    “回教諭,學生雖未親臨邊塞,

    然平日喜讀史書,遙想漢唐雄風,

    心向往之。

    加之…學生出身軍戶,

    雖家道中落,然祖輩亦曾馳騁沙場,

    或許血脈中尚存一絲鐵血之念,

    下筆時不自覺便流露出來。”

    他將原因歸結于讀史和血脈傳承,

    合情合理,令人信服。

    趙明遠撫須贊嘆︰

    “好一個血脈傳承!

    讀書能讀到身臨其境,

    下筆能有家國情懷,殊為不易!”

    終于,話題不可避免地引向了那篇石破天驚的策論。

    趙明遠神色變得鄭重起來︰

    “惟瑾,你策論中提及‘水則觀測,

    數據預警’,‘植被固土’,

    乃至‘治水如治軍,

    須系統籌劃’等觀點,

    實在令人耳目一新。

    這些想法…究竟從何而來?

    老夫翻遍典籍,

    亦難尋完全契合之論。”

    來了,核心問題。

    趙文萱也悄然抬眸,

    目光盈盈地望向甦惟瑾,

    帶著濃濃的好奇與期待。

    甦惟瑾心念電轉,

    態度愈發謙遜︰

    “教諭明鑒。

    這些粗淺想法,並非學生憑空杜撰。

    一是源于雜書。”

    他頓了頓,解釋道︰

    “學生往日…在張家時,

    曾偶然整理過一些蒙塵的舊書箱,

    內中有幾本殘破的前人筆記札記,

    似是些不得志的師爺或河道小吏所著,

    記錄了些零散的治水心得與異想天開之念,

    當時覺得有趣,便記了下來。”

    (完美甩鍋給無從考證的“殘破雜書”)

    “其二,”

    他繼續道,語氣真誠。

    “便是源于觀察與胡思亂想。

    學生見沭水年年治理,

    卻歲歲泛濫,便常思考根源何在。

    見百姓墾荒導致水土流失,

    便想是否可種樹固土;

    見官府治水頭痛醫頭,

    便想是否該如將軍排兵布陣般統籌全局…

    這些胡思亂想,不成體系,讓教諭見笑了。”

    他將超越時代的理念,

    歸結于“雜書”的啟發和個人的“觀察思考”,

    既解釋了來源,

    又顯得自己好學深思,而非妖孽。

    趙明遠听得目光炯炯,撫掌稱善︰

    “好!好一個‘觀察與胡思亂想’!

    讀書人便該如此,

    不唯書,不唯上,只為實!

    能于細微處見真知,

    于平凡處發奇想,

    這才是真正的治學精神!”

    他越看甦惟瑾越是喜愛,

    此子不僅天賦異稟,

    更難得的是心態端正,

    踏實肯思,絕非那些只會死讀書或者夸夸其談之輩可比。

    “只是,”

    趙明遠話鋒一轉,

    帶著師長般的關切與提醒。

    “院試不同于府試,

    主考多為翰林清流,

    更重經典根基與文章法度。

    你這些‘奇思妙想’,

    需得以扎實學問為根基,

    以規範文法來表達,

    方能為考官所接納,

    切記不可過于鋒芒畢露,

    給人以離經叛道之感。”

    這是真心實意的提點金玉良言。

    甦惟瑾肅然起敬,起身長揖︰

    “學生謹記教諭教誨!

    定當夯實根基,謹慎行文,

    不負大人期望!”

    趙文萱在一旁听著,

    見父親與甦惟瑾相談甚歡,

    言語間滿是欣賞與期許,

    又見甦惟瑾應對得體,謙遜有禮,

    才華橫溢卻又不失穩重,

    那雙清澈眼眸中的欣賞之意,

    幾乎要滿溢出來。

    她下意識地又上前,

    為兩人的茶杯續上熱水,

    動作輕柔,眉眼低垂間,

    自有一番難以言喻的情愫流動。

    趙明遠將女兒的小動作看在眼里,

    心中微微一動,卻並未點破,

    只是對甦惟瑾笑道︰

    “今日一敘,老夫甚慰。

    院試在即,你若有疑問,

    可常來府上探討。

    望你戒驕戒躁,一舉進學!”

    “多謝教諭!學生定當努力!”

    又閑聊片刻,

    甦惟瑾方才起身告辭。

    趙明遠親自將他送到書房門口,

    趙文萱則跟在父親身後,

    微微屈膝行禮相送。

    離開趙府,走在清幽的小巷中,

    甦惟瑾的心情與離開孫府時截然不同。

    趙明遠的認可,

    是純粹的、基于學問的欣賞,

    這份知遇之恩,令他心生暖意。

    而趙文萱那無聲的注視與細微的關切,

    更如涓涓細流,

    滋潤著他穿越以來始終緊繃而孤寂的心田。

    這是一種正向的、積極的情感反饋,

    與他面對張家、孫家時的勾心斗角截然不同。

    超頻大腦清晰地記錄下這份感覺,

    並分析其價值︰

    獲得本土正統文人圈層的認可,

    至關重要。

    與趙家保持良好的關系,利大于弊。

    他回頭望了一眼那掩映在翠竹中的小院,目光柔和。

    院試的目標,變得更加清晰和迫切。

    不僅要中,還要中得漂亮。

    如此,方能不辜負這些真正的期待,

    也能讓自己在這條狂飆之路上,

    走得更穩,更遠。

    清風拂過巷弄,帶來遠處書院的隱約讀書聲。

    甦惟瑾深吸一口氣,步伐堅定地向著家的方向走去。

    前路雖仍有荊棘,但已有微光照亮。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寒門狀元︰我的大腦通古今》,方便以後閱讀寒門狀元︰我的大腦通古今第55章 趙府做客,教諭探心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寒門狀元︰我的大腦通古今第55章 趙府做客,教諭探心性並對寒門狀元︰我的大腦通古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