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當妖道

第61章 大道至簡,簡體字的簡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十月默言 本章︰第61章 大道至簡,簡體字的簡

    自從祖天師創造五斗米道開始,佛道之爭在這片土地上一直發生。

    在大部分的時間里,其實道門都打不過佛門,其中的原因很多。

    按照吳曄自己的理解,其實可以總結成幾個原因,一個是宗門散裝,各自為政。其二為不重理論,媚上而不關注底層。

    其三、是關注今生長生而不重來世,但求長生這件事,卻經常被現實所否定……

    對于無法改變現世客觀的現狀而言,虛渺的來世更能慰藉他人的心靈。

    道教的根基,或者內核,其實還是華夏先民先祖崇拜思想的延續……

    而創教之後,道教的神仙體系更加偏重于次第分明的階級,而不是所謂的眾生平等。

    這樣的理論體系,從內核上就不夠親民。

    所以吳曄總結下來,如果按照正常的手段,道教打不過友教是非常正常的事。

    可從他內心的感受而言,這其實是好事。

    一個不擅長宗教的民族創造的宗教,是宗教本身的不幸,卻是華夏民族之萬幸。

    可作為剛剛成為道教領袖的吳曄而言,想要去改革,就十分頭疼了。

    他能想到的藥方,無非就是兩個,一個是親民化的改革,一個是基于道教的皮,去做的真正利益眾生的改革。

    想要在親民化上應付友教,也是絕對不可能的。

    佛門自從出現名為“淨土宗”的BUG出現後,佛門對于成就的理論,本來禪宗把成佛難度降低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淨土宗更是以一句佛號“願力”成佛,讓佛教在親民度上無人可及。

    淨土思潮,在華夏的信仰界。注定對內橫掃各宗,對外橫掃萬教。

    反觀道教,卻依然四處設下門檻,阻止普通人入道。

    不說別的,光是一個【過經】就拒絕了多少人,讓人入道無門。

    雖然在唐宋,三教合流的思想,逐漸讓佛道二門相互借鑒,道教也開始注重底層信徒的吸收。

    東華淨土,或者類似的神出現,都是為了這方面努力。

    但奈何,它的精神內核本質上就不是那麼回事,東施效顰的效果也不會大……

    比起佛門以來世誘惑的【虛】,想要在利益眾生這方面爭奪香火。

    吳曄給出來的藥方就是【實】。

    既然道教求的是現世利益,求的是今生……

    那就以實實在在的好處,去爭奪底層的信仰。

    這份信仰,不光是為了弘道,也是實實在在成為落在他身上的香火,是他活命的依仗。

    還是他利用道教這套皮,去將自己的私貨夾雜進去,利益百姓。

    可是想要執行他的計劃,最難的不是對外,而是說服內部。

    在這個時代,當道士,是有門檻的。

    人人以清高自命,以超凡脫俗自居。

    無論是道士本身,或者信奉道教的那些君王,貴族,都是如此……

    雖然人人都想弘道,可卻只是想要高高在上的,恩賜底層。

    這要是能打得過友教才怪。

    所以吳曄雖然心中有自己的方法和計劃,卻也不能直白的說出來。

    “陛下,咱們三人不妨放棄咱們得身份,從一個老百姓的角度看,他們需要什麼樣的信仰!

    您不識字,平日里為了生存操勞,才能勉強溫飽……

    您大字不識一個,卻也希望能有個好的未來。

    可是生存,卻讓您活著尚且拼盡全力,您只能寄托于信仰。

    “您看到有一個道人和僧人路過,您心生信仰,想要求個歸處!

    您前往求教,他們分別教您誦念太乙救苦天尊和阿彌陀佛……

    一人告你,念太乙可以前往東華淨土,修行之後可以成仙,成為天庭一位小仙。

    另外一個告訴您,念彌陀可以成佛,與諸佛平起平坐!

    您選誰?”

    宋徽宗和林靈素的臉色,頓時變得十分難看。

    吳曄的說法是個十分扎心的問題,如果他們不信道教,只是一個普通的百姓,選擇誰已經是不言而喻。

    他們以前從未想過這個話題,因為階級,是理所當然的事。

    他們已經站在更高的階級上,怎麼可能會去想這些問題?

    “又,您道心深厚,還是選擇了道教,然後您想要請一本經書誦讀,可是道士告訴您,讀經要拜師,可是法不輕傳,您不配……

    您拿著一本經書,剛好您也認識幾個大字,可是您發現,經書里存在大量的生僻字,您壓根看不懂。

    可是金剛經、心經,卻沒有這個問題……”

    吳曄越說,皇帝和林靈素的表情就越是凝重。

    吳曄繼續說︰“又,您還是入了道,等百年之後,您走了。您如果是一個佛門居士,一個師父,一人誦經,便是超度。

    而如果您信道,想要舉行超度科儀,您需要一個掌壇法師,需要經師,需要樂團……

    您需要請三到五人,才能完成科儀。

    這讓您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但您的子女孝順,咬咬牙……

    他們找到當地唯一的一家道觀,道長慈悲,卻攤手無能為力。

    因為方圓百里,就他一個道士。

    他無法為人超度,自然也舉辦不了科儀……!

    信眾死無所依,道長也吃不上飯!

    陛下,您覺得如何?”

    宋徽宗登時口干舌燥,他身為皇帝,怎麼可能思考過這個問題。

    林靈素也被震撼到了,和宋徽宗不同,他是真的苦過,而且他還當過和尚……

    佛道二家在【親民】這條路上,林靈素心里也知道壓根沒法比,可每個信仰都有自己的世界觀,這點是無法改變的。

    “道友這是心有體會啊!”

    “對啊,貧道當年拜師的時候,我師父就是那個無可奈何的道人,這也是底層道士的現狀。

    入道,傳度,受,空有法師之修為,卻因科儀太過繁瑣無法濟度眾生,這就是臣的來時路。

    陛下,您說,這樣的道教,如何親民。

    大道不應該只取悅上位者,而是真正濟度眾生,才能發揚光大。

    貧道為何不支持林道友的手段,因為如果不得民心,利用權勢威壓……

    他們信不了彌陀,可是要去信彌勒的……”

    吳曄一句話,讓皇帝汗毛倒豎,在華夏有佛以來,信彌勒這三個字,幾乎可以跟造反畫上等號。

    “所以雷祖信仰,算是平衡民心的一種手段?”

    林靈素此時也明白了玉樞寶經的另外一層意義。

    “還有簡化科儀,也是先生想給底層的道士一條活路,也是給他們一個濟度眾生的方法……”

    吳曄道︰“我朝一直打壓巫蠱,卻為何屢禁不止。

    因為佛、道二門,皆有門檻。

    百姓求道無門,自然求巫!、

    大道本應該至簡,可現實卻是,人心太高了門檻……”

    他說到這里,宋徽宗徹底被說說服了。

    因為吳曄說的東西不光關乎他的信仰,也有現實的利益。

    君王以佛道二門安撫百姓,收買人心。

    可在華夏大地上,巫蠱信仰一直層出不窮,朝廷也在打壓,可效果卻反復。

    也許先生說得對,就是因為佛道二門,比起巫蠱之術,還是不夠親民。

    “還有呢?”

    作為宋朝最大的道官,皇帝封吳曄,本就對他有期許,如今他已經提出了許多有用的建議,宋徽宗希望更多。

    吳曄不語,只是靜靜地在紙上寫出一些建議。

    皇帝好奇一看,蹙眉。

    這些字他看得很熟悉,也似乎看得懂,但這不是他熟悉的字。

    “這是臣創造的一種文字,名為——簡體字!”

    “簡體字?”

    “沒錯,大道至簡的簡!”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北宋當妖道》,方便以後閱讀我在北宋當妖道第61章 大道至簡,簡體字的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北宋當妖道第61章 大道至簡,簡體字的簡並對我在北宋當妖道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