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新的畫畫技巧,就是趙佶心里最大的心結。
偏偏吳曄開了頭,林靈素從後邊走來,補上一句︰
“臣近日聞說,陛下潛心繪事,筆底乾坤別有洞天,竟開創一派新風,城里如今已經傳得沸沸揚揚,都想見識開開眼!”
“臣等心癢難耐,求陛下恩賜墨寶一覽,讓我等開拓眼界,得瞻一代宗風!”
林靈素見吳曄提起宋徽宗最近最為得意的事,生怕風頭都被他搶去了,趕緊補了幾句。
他站在皇帝背後,並不知道背對著他的皇帝,臉都黑了。
畫、畫、畫、畫個屁……
每次有人告訴他要畫畫,皇帝就想將張擇端流放到瓊州去。
得益于他不予余力的宣傳,皇帝另開一派的消息,真就是滿城皆知。
若他趙佶真的開創了一種新畫法,他自然會十分得意,恨不得天下皆知。
可那古怪的畫法,他真的不會啊!
而且皇帝連拿出李師師的畫像當作品都不敢,因為那是他PC的證據。
吳曄也有些疑惑地看著皇帝,他于趙佶面對面,卻能看到皇帝的臉色。
他怎麼了?
人家林靈素馬屁拍得那麼好,皇帝應該高興才對。
有貓膩!
吳曄雖然不知道其中發生了什麼,可是為皇帝解圍終歸沒錯。
“陛下,臣有事啟奏!”
“愛卿,快說!”
趙佶巴不得有人給他解圍,喜出望外。
他回頭,冷冷看著林靈素,別看平時哪個道士都巴結著他,讓他歡喜愉悅,可是事到臨頭,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體現出來了。
“林道長,你還有事?”
皇帝直接對林靈素下了逐客令。
林靈素一臉懵逼,自己怎麼得罪皇帝了?
他一臉尷尬,剛才譜曲邀功的得意勁已經沒了。
吳曄在一邊暗笑,還好自己運氣不錯,他要是放在林靈素的角度,估計也會犯同樣的錯誤。
他很好奇,為什麼宋徽宗會對自己開宗立派的畫畫技巧如此敏感?
不過這並不是打探的合適時機。
吳曄喊住了正要謝恩,落寞離開的林靈素。
“陛下,臣要稟報的事,正好可以跟翊運輔教先生討論……”
林靈素聞言一愣,饒是他城府深,也被吳曄這番動作感動一下。
他拿著吳曄的五線譜作品來邀功,卻沒有知會吳曄,其實本身有不地道的成分。
道人爭寵,也如嬪妃一般,費盡心機。
如果起量小一點的人,大概會將他的謀算看在眼里,恨在心里。
可吳曄卻不計較他那點心思,而是將他留下來。
“那你留下吧!”
皇帝沒好氣地看了林靈素一眼,林靈素欲哭無淚。
只有站在吳曄面前,他才知道什麼叫做人比人氣死人。
君臣幾個,在熟悉的涼亭邊,吳曄將一本書籍,遞給皇帝。
書名《神霄科儀秘本》。
這本書里,記載著吳曄編撰的科儀。
符、法、科,就是道士在除了內煉之法之外,真正要學習的東西。
其中符,法不用說,科儀起源于起源于上古巫覡祭祀,後經整合發展。目的在于人神溝通,祈禱保佑,賜福消災解厄的儀式。
它本質上是為了溝通人神。
而實際上,它屬于道教自己的禮儀和祭祀……
禮,在封建社會,屬于重中之重內容。而同樣的,科儀也是一個道士所能掌握的最重要的能力。
神霄派要伴隨宋徽宗一起登頂,其中有大量的科儀需要完成。
一個門派的創立,尤其是帶著國教性質的神霄派,有沒有自己的科儀更是重中之重。
皇帝崇信道教,對于科儀十分熟悉。
他翻開神霄科儀秘本,里邊的內容,讓他忍不住驚嘆。
這些科儀的編撰,本來應該耗費掉大量的時間或者大量的人力,可是吳曄卻在短短時間,給他交出一份滿意的秘本。
步罡踏斗、焚表通疏、誦經祈福,道樂演奏……一切都十分嚴謹。
有傳統,有創新,但一切都照本宣科,如法如儀。
“善……”
宋徽宗看了記下,就將東西交給林靈素。
他雖然生氣林靈素沒眼力,可是也信任林靈素的專業能力。
果然林靈素翻開的時候,也是如皇帝一般贊嘆,但他翻到後邊,很快就發現一些問題。
“通真先生,後邊為何會有簡化的科儀,而且還有去掉道樂的部分?”
作為老道長,吳曄書寫的這部分毫無疑問,是叛經離道的。
都說照本宣科,科儀本身自從北天師道陸修靜定下規矩之後,就很少有人大改動了。
尤其是科儀的儀式,一般都要多人合作完成。
吳曄修改的地方,就是刪除了很多東西,讓許多科儀可以一個人完成。
林靈素的語氣中,甚至有質問的意思。
因為這對于道士而言,十分重要。
“為了方便傳播,為了佛道之爭!”
吳曄坦坦蕩蕩,將自己那點私心都說出來,見他連演都不演了,其他兩人很不適應。
佛道之爭,自古有之。
佛興則打壓道,道興必然鼓動滅佛。
這本質上是分擔要,爭奪香火的過程,大家都習慣了。
宋徽宗崇道,許多人已經預言到可能下一次的滅佛,限佛就要來了。
可是像吳曄這般講出來,大家還是不適應。
林靈素也被吳曄帶偏了,一時間忘了科儀的事。
“佛道有何好爭的,以陛下之威儀,感化天下僧人,讓他們當道士便是……”
他一開口,就說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且殺氣騰騰。
吳曄看了他一眼,沒說話。
事實上如果他沒有替換林靈素的人生,佛教確實會影響一波。
雖然不至于到了滅佛的程度,但也十分難受。
吳曄並不希望這件事會發生,因為宋徽宗和林靈素發動的那場運動,在他看來不但毫無意義,而且動了國本。
林靈素因此埋下了失寵的種子,而佛教也沒有因此而被打壓。
最後,一個只有國家被傷害的劇本,吳曄自然不會讓它再現。
“林道友這主意不妥,自古以來,三武一宗滅佛,佛門可曾衰亡?”
吳曄一句話,讓林靈素張了張嘴,啞口無言。
“這天地很大,容得下道,也容得下佛!”
“然,你我身為道士,想弘道,為祖師爺做些什麼,是我們的本分!”
“滅佛雖然不可取,可在規則範圍內,盡力弘道,才是貧道的本心!”
吳曄用三句話,定下了他關于佛道之爭的基調,也在警告林靈素別用其他手段打壓佛教。
歷史已經證明,這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那愛卿,想如何【弘道】?”
宋徽宗見兩人氣氛尷尬,主動開口解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