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大大是我爹!

第二卷︰基建種田,爹,咱們先定個小目標! 第二十五章︰造紙術初嘗試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龍小二 本章︰第二卷︰基建種田,爹,咱們先定個小目標! 第二十五章︰造紙術初嘗試

    生活條件的初步改善,像是一劑強心針,讓天工苑這個小團隊士氣高漲。但贏昊很清楚,這些“小打小鬧”遠不足以支撐起“天工苑”的名頭,更無法兌現他在始皇面前畫下的“大餅”。是時候啃硬骨頭了——首要目標,便是實現造紙術的突破。

    對于造紙的基本流程,贏昊憑借穿越前的常識,有個大致的印象︰無非是取材、漚制或蒸煮、捶搗、抄造、干燥這幾個步驟。但“知道”和“會做”完全是兩碼事,具體的材料配比、工藝細節、火候掌控,對他這個理論派來說,是一片空白。

    “沒關系,科學探索嘛,就是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贏昊給自己打氣,內心OS︰“愛迪生發明電燈還失敗了幾千次呢,我這才哪到哪!”

    他首先面臨的是材料選擇。記憶中,早期造紙多用樹皮、麻頭、破布等富含植物縴維的東西。破布在宮里屬于管制物資,不易大量獲取,而且過于零碎。樹皮和麻頭相對容易些。咸陽宮苑林木眾多,修剪下來的枝條樹皮不難找,麻頭也可以從負責織造的官署那里申請一些。

    在魯午的幫助下,他們很快弄來了一批桑樹皮、一些苧麻的麻頭,還有少量作為對照的破布條。

    第一步,處理縴維。贏昊記得需要把原料中的木質素、果膠等雜質去除,使縴維分離。最原始的方法就是漚制(用水長時間浸泡發酵)或蒸煮(加堿液加速反應)。考慮到時間和效率,贏昊決定先試試蒸煮。

    他指揮內侍們砌了一個簡易的灶台,架上從少府領來的大陶釜。將搗碎的樹皮、麻頭分別放入不同的陶釜中,加入清水,然後便是關鍵一步——加入堿液。有了制作肥皂的經驗,獲取草木灰堿水已是輕車熟路。

    “公子,加多少?”負責燒火的白芷看著贏昊端著一碗濃稠的堿水,問道。

    “這個嘛……”贏昊撓了撓頭,“先……先加一碗試試?”他完全是憑感覺。

    魯午在一旁默默看著,眉頭微蹙,但沒有出聲。他習慣了依圖紙或成熟工藝制作,對這種近乎“瞎蒙”的嘗試方式感到有些不安。

    大火燒開,陶釜里咕嘟咕嘟地冒著泡,一股混合著草木灰和植物腐爛氣息的古怪味道彌漫開來。煮了幾個時辰後,贏昊覺得差不多了,讓人熄火。

    待溫度降下來,他將煮爛的原料撈出,放在石臼里,讓力氣大的內侍用木杵反復捶打。這一步是為了讓縴維進一步帚化,變得更細更軟。

    “公子,打成這樣可以了嗎?”內侍捶得手臂發酸,停下來問道。釜中的混合物已經成了黏糊糊的漿狀。

    贏昊看了看,覺得似乎還不夠細膩,但又怕打得太狠縴維斷了。“嗯……再打一會兒吧。”他又是一道模糊的指令。

    終于,他認為可以進入最關鍵的一步——抄造。他讓魯午用細竹篾編了幾個大小不一、縫隙或密或疏的篩網。將打好的紙漿稀釋在水槽中,然後嘗試用篩網去撈取一層均勻的漿液,濾掉水分,形成濕紙頁。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第一次嘗試,用的樹皮漿,篩網縫隙似乎太疏,漿液漏得太快,根本形不成完整的紙膜,只得到一些支離破碎的縴維片。

    “縫隙太大了!換密一點的!”贏昊下令。

    第二次,換了更密的篩網,用的是麻頭漿。這次漿液是留住了,但撈取時厚薄不均,有的地方一堆漿,有的地方透亮,而且因為漿料捶打得可能還不夠爛,縴維粗糙,看起來就像一塊疙疙瘩瘩的破布。

    濕紙頁被小心翼翼地轉移到一塊平板上,準備晾曬。

    第三次,贏昊調整了漿料濃度,又嘗試將樹皮漿和麻頭漿混合,希望能取長補短。結果撈出來的紙頁倒是均勻了些,但在晾曬過程中,因為縴維結合不牢,干燥收縮不均勻,直接開裂成了好幾塊!

    接下來幾天,天工苑的後院里掛滿了各種奇形怪狀、質地各異的“紙”片。有的像干枯的落葉,一踫就碎;有的像粗糙的草席,根本沒法書寫;還有的因為堿放多了,顏色焦黃,強度甚至不如一張完整的樹皮。

    失敗,失敗,還是失敗!

    空氣中彌漫著蒸煮植物和堿液的怪味,地上到處是水漬和紙漿殘渣,整個天工苑看起來像個垃圾場。內侍們捶紙捶得胳膊腫痛,臉上也失去了最初的好奇和興奮,只剩下麻木和疲憊。白芷看著那些廢品,小臉皺成了一團。連一向沉穩的青禾,在記錄一次次失敗的參數時,筆下的字跡也透露出幾分無奈。

    魯午終于忍不住開口了,聲音帶著老匠人的審慎︰“公子,此法……似乎頗不穩定。原料配比、火候時長、捶打力道,皆無定數,全憑運氣。是否……應更穩妥些,先小規模試出確鑿法度,再行擴大?”

    贏昊看著滿院的狼藉和失敗品,也是一臉挫敗。他抓起一塊勉強成片但粗糙不堪的“紙”,用力一捏,立刻碎成了渣。內心OS瘋狂吐槽︰“一看就會,一干就廢!古人到底是怎麼琢磨出來的?這玩意兒比做肥皂難一百倍!理論物理學家搞應用工程,果然是個坑啊!”

    但他不能放棄。造紙是打響天工苑名頭的第一炮,也是後續許多計劃(如推廣教育、改善行政效率)的基礎。

    他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煩躁,對魯午和眾人說道︰“魯師傅說得對,我們不能這樣蠻干。失敗是成功之母,每一次失敗都告訴我們一種不行的方法。青禾,把每次的記錄都整理好,我們對比一下,看看問題到底出在哪里。是堿放多了?還是蒸煮時間不夠?或者是捶打和抄造的手法有問題?”

    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用更科學的方法來應對——控制變量,逐一排除。

    “從明天起,我們固定用一種原料,比如先只用麻頭。固定水量,然後只改變堿的用量和蒸煮時間,做一組對比試驗。每次只改變一個條件!”贏昊定下了新的策略。

    雖然前路依然迷茫,但至少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天工苑的造紙大業,在經歷了一連串狼狽的失敗後,暫時轉向了更為艱苦和繁瑣的、基于大量實驗的探索階段。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秦︰始皇大大是我爹!》,方便以後閱讀大秦︰始皇大大是我爹!第二卷︰基建種田,爹,咱們先定個小目標! 第二十五章︰造紙術初嘗試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秦︰始皇大大是我爹!第二卷︰基建種田,爹,咱們先定個小目標! 第二十五章︰造紙術初嘗試並對大秦︰始皇大大是我爹!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