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有許多事可以私下議論,可以暗中腹誹,卻萬萬不可擺到台面上來說。
正如九皇子之事一般。
了因話音方落,大無相寺陣營之中,便隱約浮起數道凜冽殺機。
他甚至感到,那九品蓮台之上,亦有一道目光垂落而下。
自入佛門以來,了因心中始終梗著一股不吐不快的郁結。
而這種感覺,隨他的經歷,非但未消,反而愈演愈烈,幾欲破胸而出。
他想當和尚嗎?毫無疑問,肯定是不想。
不過他本就無結婚生子的打算,所以入不入佛門,于他而言並無太大分別。
女人?
呵,哪比得上武學之玄妙?
所以對了因而言,他對佛門即便沒有太多的歸屬感,但總還是盼著它好。
然而此世之佛門——至少南荒佛門,與他想象中的大有不同。
在這里,至少在南荒佛門,武學儼然成了根本,那佛經就是為了讀而讀,為了武學而學。
就連各寺證道院也不過是為了武學而設立的機構。
和尚不念經那還叫和尚嗎?
大無相寺陣營中。
了因剛一開口,空言首座便敏銳地察覺到,周遭氣氛驟然凝滯。
方才幾位因了因的表現而微微頷首、目露欣賞之色的首座,此刻面色已然沉了下去。
更有一股股冰冷刺骨的殺意,毫不掩飾地從幾位年輕氣盛的佛子身上迸發出來,雖一閃即逝,卻真切地指向了因所在的方向。
空言心中暗嘆一聲,這弟子終究是太過年輕氣盛,不知深淺。
他抬手對身後的空慧示意,讓其速速將了因帶至身前,以免他再口出妄言,惹來更大的禍端。
空慧剛領命,腳步尚未移動,異變陡生。
只見一直靜默立于廣場邊緣角落,與周遭格格不入的靜念庵陣營中,一道素白身影越眾而出。
南荒之地,從未有過比丘尼。
所以她的出現,瞬間吸引了無數道目光。
那是一位身著月白僧衣的女尼,身形高挑,青絲盡去,卻更顯其面容清麗絕倫,仿佛冰雕玉琢,只是眉眼間凝著一層化不開的寒霜,周身散發著生人勿近的冷冽氣息。
頓時,竊竊私語聲在人群中蔓延開來。
“咦?竟是位比丘尼?”
“好…好生清冷的模樣,卻也…好看得緊。”
“靜念庵?南荒何時有了這樣一個庵堂?竟有女尼?”
“據說是自西漠佛國南下傳法而來。”
有見多識廣者猛地倒吸一口涼氣,低呼道︰“靜念庵!莫非是她?那位位列絕色風華榜第七,人稱‘青燈霜眉’的——靜心師太?”
此言一出,頓時引來一片低低的驚呼與恍然的感嘆。
眾人的目光愈發聚焦在那位冰霜女尼身上,既有對其罕見容貌的驚嘆,亦有對其神秘來歷與那冰冷氣質的好奇與探究。
靜心師太步履輕盈,卻帶著一種不容褻瀆的莊嚴,徑直來到了因面前站定。
兩人並肩而立,一者如青蓮出塵,一者似寒梅映雪,竟在截然不同的氣質中透出奇異的和諧。
了因身姿挺拔,膚如白玉,朗朗如月下松;靜心則冰肌玉骨,清冷孤絕,宛若雪中禪。月白僧衣更襯得她膚光勝雪,眉目如畫,仿佛古卷中走出的天人。
這般品貌風姿,頓時引得廣場上驚嘆低語之聲如微風拂過湖面,漣漪四起。
“嘶……這了因和尚與靜心師太站在一起,竟…竟如明鏡映寒梅,清輝照玉塵!”
“真似一對無瑕璧人,只可惜……皆已是方外之人。”
“一個超然物外,一個冷徹霜天,氣質相異,並立時卻如天地自成畫卷。”
“了因和尚這般風儀,足可躋身驚鴻照影榜;而靜心師太更不負‘青燈霜眉’之譽,妙極!妙極!”
這些竊竊私語如絲如縷,自然逃不過兩人的耳畔。
然而了因面色沉靜如古井無波,仿佛未聞,目光澄澈坦然地迎向靜心。
靜心更是眼波未動,周身如有無形寒域,將一切喧囂隔絕于三尺之外。
在一片低議聲中,靜心終于開口。她的聲音清冽如冰泉擊石,不帶絲毫塵俗暖意,卻也並非刻意冷漠,只如遠山積雪,天生疏離。
“了因師傅。”她微微頷首,算是見禮︰“敝庵長老听聞了因師傅于佛法上別有見解,造詣匪淺,特命貧尼前來,恭請了因師傅移步,講授佛法精義。”
“此乃《大緣方便經》,”靜心的聲音依舊平穩無波︰“乃敝庵珍藏。若了因師傅應允,此經便可作為謝禮,贈予師傅參詳。”
了因方才便在暗自打量這位靜心師太,發現以自己之能,竟完全看不透對方修為深淺。
對方年紀輕輕,卻氣息內斂至極,仿佛深潭靜水,莫測高深。
他正在思忖對方是否已是中三級的高手,目光便被這本佛經吸引。
對方以此作為請人講經的謝禮?這手筆之大,饒是了因,也不由微感訝然。
恰在此時,人群中一道略顯尖細的聲音響起,語帶三分挑唆,七分看熱鬧的意味︰
“靜心師太,這了因雖有些天賦,終究只是一弟子。以佛經作為請他講經的謝禮,是否……過于貴重了?此舉豈不令其他登壇講經者顏面無光?”
此言一出,不少人心頭暗自稱是,覺得這話確實在理。
靜心卻恍若未聞,目光依舊凝在了因面上。她那雙寒星般的眸子清冽透亮,仿佛能照見人心深處每一寸角落。
她再度開口,聲線比先前更顯清冷,直逼了因而去,帶著一種不容閃避的鋒銳。
“經卷在此。”
“不知——了因師傅,敢接否?”
寥寥數字,自她口中吐出,卻如冰珠落玉盤,清冽之中隱有金鐵之音。不似邀請,更似一道戰書,裹著審視與挑戰的寒意,直剖人心。
了因聞言,初時微怔,繼而嘴角徐徐揚起一抹弧度。
那笑並非謙和,而是恣意張揚、自信淋灕,眉梢眼角盡染不羈神采。
他朗聲一笑,聲如清鐘傳徹四野︰
“有何不敢!”
目光如炬,直迎靜心那雙冰眸,傲然道︰
“法不輕傳,道不賤賣,貴庵長老既以慧眼識真,肯以經書為酬,請小僧說法,便是認小僧之言,配得上這卷經!”
他話音一頓,氣勢更峻,字字鏗鏘如金石擲地︰
“而小僧——亦自認當得起!”
“這經,小僧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