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因緩緩起身,望向那僅剩的一百階梯。
此刻他甚至能清晰地看到陸朝陽在上方對他擠眉弄眼的樣子,仿佛在說“你倒是快些啊”。
他環顧四周,發現這最後的九十九階問禪路果然名不虛傳,竟有近百人如同陷入泥沼般被困在原地,神情各異,姿態萬千。
最下方的十階之內,聚集了將近五成的人。
有人對著空氣連連擺手,似在拒絕什麼;有人則面露貪婪,雙手虛抓,仿佛眼前有金山銀山。
往上二十到四十階之間,困住了約三成修士。
他們的表現稍顯“平靜”,但眉宇間的掙扎卻更為深沉。
一位僧侶淚流滿面,對著空無一人的階梯低聲呼喚著“師父”;另一位錦衣公子則咬牙切齒,反復低吼著“我不服”,似是陷入了某種屈辱的回憶。
在四十階到五十階這個區域,人數銳減,只剩一成半左右。
了因目光掃過,竟看見了路靈均的身影。這位向來從容的世家嫡子,此刻雙拳緊握,額間沁出細密汗珠,唇瓣微微顫動,似在抵御著什麼心魔。
五十階以上,人數寥寥。
一個穿著樸素中寺僧袍的和尚盤坐在五十七階,突然面露喜色,低聲自語︰“貧僧成了!”
然而話音未落,他不知又看到了什麼,臉上再度浮現出興奮之色。
了因目光上移,在六十三階處看到了那個曾有二面之緣的乞丐。
他此刻蜷縮著身體,哭得撕心裂肺,雙手向前徒勞地抓撓,聲音嘶啞地哭喊︰“姐姐…不要死…不要丟下我…我听話…我以後都听話…”
而站在最高處的,赫然是那位大戍九皇子。他獨自屹立在九十一階之上,身姿挺拔,臉上洋溢著意氣風發的神采。
了因想起關于最後九十九階考驗心志的說話,不禁猜測︰這位皇子殿下,莫非正沉溺在登基稱帝的美夢之中?
正思忖間,九皇子突然睜開雙眼。短暫的迷茫之後,他的眼神迅速恢復清明,但臉上還是掠過一絲悵然若失的神情。
那表情宛若黃粱夢醒,帶著幾分不甘,幾分留戀,卻又在轉瞬之間復歸往日的沉穩。
隨著九皇子在第九十二階玉階上穩穩站定,兩旁的人群中頓時響起一陣壓抑不住的竊竊私語。
“這九皇子當真了得!旁人在這玉階上,短則被困半個時辰,長則數個時辰不得寸進,甚至還有心神失守滾下去的。但唯有這位九皇子,每次停留都不超過一個時辰,便又能繼續向上!”
“不愧是大戍皇室血脈,心志堅定非常人可比。”
“看來這次問禪路的頭名,非九皇子莫屬了……”
盯著兩旁的議論聲,了因挑挑眉,心中卻暗自思忖︰不知那幾部經過系統解析、已然深印腦海的佛經,能否助我安然渡過這最後九十九階?
一切皆是未知,他不再猶豫,收斂心神,邁出左腳,穩穩落在了第九千九百九十階上。
…
問禪路盡頭,高台之上。
下方的議論聲,自然也清晰傳入了端坐的幾位首座耳中。
證道院首座空言大師眉頭越皺越緊,他目光如電,再次仔細感知了片刻,終于忍不住開口。
“阿彌陀佛。空庭師弟,若老衲感知無誤,那九皇子身上為何會有舍利子的氣息?此物雖被巧妙遮掩,極淡極微,但卻難以盡藏……老衲……”
戒律院首座空庭面不改色,目光依舊平靜地注視著問禪路上的景象,緩緩道︰“空言師兄感知無誤。九皇子殿下確與佛門有緣,乃是雪隱寺某代法王轉世之身。雪隱寺為助其早日明心見性,特將其前世遺留的舍利子置于其體內溫養,此非遮掩,乃是一場造化。”
他語氣平淡,仿佛在陳述一件尋常之事。
藥王院首座空識聞言,白眉緊蹙,臉上露出不贊同的神色︰“空庭師弟,此舉…怕是有失公允吧?先不說那轉世身是真是假,問禪路考校的是眾生本心,憑自身之力克服心魔幻障,舍利子無疑能極大削弱問禪路幻境之力,助其堪破虛妄。這…”
空庭聞言,面色依舊平靜無波,只淡淡道︰“此事已得方丈首肯。”
空言與空識兩位首座神色皆是一凜,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轉向最中央那空置的蓮台寶座,嘴唇微動,終究是未再發一言。
方丈的決定,在大無相寺中便是最終的法旨。
一時間,高台上陷入一片沉寂,只有山下隱約傳來的風嘯與遠處問禪路上細微的動靜。
就在此時,一直閉目凝神,仿佛對外界紛擾充耳不聞的龍樹院空目首座,緩緩睜開了雙眼。
“此子,日後不可入我龍樹院!”
空庭首座霍然轉頭,目光如冰冷的刀鋒,直直射向空目,盯著他看了半晌,連周遭空氣仿佛都凝滯了幾分。
空庭緩緩開口,聲音比之前更冷了幾分︰“空目師兄多慮了。九皇子之事,方丈師兄自有安排,非我等可妄加揣測乃至定論。”
至于方丈究竟是何安排,他卻諱莫如深,一字不再多提。
幾位首座這番言語交鋒,看似漫長,實則不過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寥寥數語,幾息已過。
下方,問禪路第九千九百九十階上。
了因的瞳孔甚至剛微微渙散,便再次凝聚,心神已徹底回歸清明。
‘原來如此……’
他喉間滾動,發出一聲唯有自己才能听清的低聲喃語。
此刻,他才真正窺破這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階問禪路的重重玄機。
最後的九十九階,不是別的,其實就是佛門‘他心通’,一種極其淺薄的運用方式。
而系統先前于兩萬九千九百階處所收集的,不是別的,便是這一縷神通“之機”。
那一路縈繞心頭的玄奧感應,其實是為了讓參加考核者在參透之後,能輕松踏過最後九十九階。
所以,這問禪路終究只為篩選弟子而設,並非是為了引導弟子領悟神通。
只不過,掛逼終究是掛逼……
讓了因不解的是,佛門公認的三代祖庭,為何偏設此“後門”?
此舉究竟是三代祖師所定,還是他那位親傳弟子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