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聖僧人設

第49章 法會6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我又被妖怪抓走了 本章︰第49章 法會6

    本以為是自夸之言,誰料這小和尚了因竟真有如此深厚的佛學根基。若他所言非虛,那般若掌恐怕……

    思及此處,幾位首座眼中不禁浮現出驚喜之色。

    桑杰喇嘛沉默片刻,忽然問道︰“小師父如何稱呼?師承何寺?”

    “小僧了因,乃青山寺弟子。”了因恭敬回答。

    “了因...”桑杰重復一遍這個名字,眼中閃過意味深長的光芒︰“好個了因!三代祖庭一脈果然藏龍臥虎。不過...”

    話未說完,大和尚話鋒一轉︰”你既然認為默然即是答案,那麼老衲問你︰默然之時,是真無言,還是不會言?是真超越,還是不能答?“

    這個問題極為刁鑽,直接指向了因解釋中的漏洞。

    若答真無言,則落于斷滅;若答不會言,則承認失敗。全場目光再次聚焦在了因身上,看他如何應對。

    了因卻不慌不忙,微微一笑︰“大喇嘛此問,猶如問"啞巴吃黃連,是知苦不說,還是不知苦味?”

    這個比喻出乎意料,桑杰不禁一怔︰“此話怎講?”

    “黃連苦味,本不因言說而有;般若真知,豈借言語而顯?”了因從容道︰“啞巴吃黃連,苦自心知,說與不說,苦味何曾增減?默然之時,真知自顯,會與不會,般若何曾盈虧?”

    他向前一步,目光如炬︰“大喇嘛,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桑杰喇嘛默然片刻,忽然仰天大笑︰“好!好!好!好個了因!好個青山寺!今日老衲真是不虛此行!”

    笑聲漸收,他目光如炬,直抵了因雙眸︰“小師父,可敢與老衲共參這"默然之旨"?”

    一語既出,滿堂嘩然。

    桑杰大喇嘛竟以平等之姿邀戰年輕僧侶,無疑是將了因視作可堪匹敵的辯經之人。

    千百道目光如百川歸海,盡匯于那月白僧人一身。

    這時,人群中忽有低語傳出︰“了因……這名字好生耳熟……”

    一位身著錦緞的商人猛地一拍大腿,失聲叫道︰“青山寺?他不就是那個了因和尚?”

    旁人見他如此激動,紛紛湊近詢問。

    “什麼?越境敗敵?”

    “蛻凡境竟能擊敗元丹境?這小和尚竟有這般本事?”

    不知情者發出陣陣驚呼,而知情者卻道出更多往事︰

    他曾因同門殘害無辜,一怒之下清理門戶,反被寺中押解問罪;

    也曾步入青樓飲酒,卻說“凡心若動,處處皆是紅塵萬丈;凡心不動,處處皆是山門”;

    更言“酒肉穿腸過,佛祖心頭坐”——

    句句如偈,字字驚心。

    在場不少僧人听得直皺眉頭,有的甚至暗暗搖頭,覺得了因的所作所為實在有違清規。

    然而桑杰喇嘛的反應卻出人意料。

    他原本肅穆的臉上漸漸浮現出驚奇之色,雙眼越來越亮,到最後竟撫掌大笑︰︰“妙哉!原是個撕破名相的真修行!”

    他轉向了因,目光中滿是贊賞︰“了因師父看似放浪形骸,實則深得禪宗"不執于相"的真諦。酒肉穿腸過,佛祖心頭坐——這話說得透徹!修行不在形式,而在本心。能夠身在紅塵卻不染塵埃,這才是大修行、大自在!”

    桑杰喇嘛突然整了整袈裟,向了因合十施禮,態度極為鄭重︰“了因師父,請。”

    這一舉動讓全場嘩然。以桑杰喇嘛的地位,竟然對一個年輕僧人行此大禮,可見他對了因的看重。

    而了因依舊那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微微一笑,還禮道︰“大喇嘛請。”

    場中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期待這場非同尋常的辯經。

    桑杰喇嘛首先開口,聲如洪鐘︰“既然了因師父有"處處是山門"之見,老衲請教︰既然處處是山門,為何還要有寺廟?既然酒肉穿腸過無妨,為何還要持戒?”

    了因不慌不忙,從容應答︰“寺廟是舟,渡人過河,既已過河,何須負舟?戒律是藥,治病救人,病既已愈,何須服藥?然未過河者需舟,未愈者需藥。故而既有寺廟,也需不執于寺廟;既持戒律,也需不執于戒律。”

    桑杰目光炯炯︰“如此說來,小師父認為執著于不執著,是否也是一種執著?”

    了因含笑︰“大喇嘛此問妙極。執著于不執著,確也是一種執著。故而真正的不執著,是連"不執著"這個念頭都不執著。如同渡河後既舍舟,亦舍"舍舟"之念。”

    二人你來我往,機鋒頻出。

    桑杰喇嘛引經據典,了因則隨機應變。有時了因不直接回答,反而以問代答;有時他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卻蘊含著深奧的佛理。

    辯到精彩處,了因忽然指著殿外一株在風中搖曳的竹子,問道︰“大喇嘛請看,是風動,是竹動?”

    桑杰微笑︰“非風動,非竹動,仁者心動。”

    這是禪宗著名的公案。

    了因卻搖頭︰“若是心動,為何竹隨風搖?若是風動,為何心感知?若是竹動,為何需風?”

    桑杰一怔,陷入沉思。

    了因緩緩道︰“風動、竹動、心動,三者本是一體。分別而言,則有風、竹、心;究竟而言,皆歸空性。風無自性,竹無自性,心亦無自性。因緣和合,假名而動。”

    桑杰喇嘛聞言,如遭雷擊,呆立當場。

    他修行數十年,從未听過如此透徹的見解。

    以往讀經研教,總是在“心動“上做文章,今日听了因一席話,才恍然大悟——執著于“心動“,何嘗不是另一種執著?

    了因繼續道︰“正如大喇嘛方才問執著與不執著。執著是妄,不執著亦是妄。離于兩邊,方見中道。但若執著于中道,又落兩邊。故而最終連佛也不執著,連法也不執著,連空也不執著。”

    場中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被這番深奧的哲理震懾住了。

    不少僧人陷入沉思,有的若有所得,有的茫然不解。

    桑杰喇嘛默然良久,忽然長嘆一聲︰“是老衲輸了。”

    他站起身來,向了因深深一揖︰“了因師父一席話,讓老衲如夢初醒。數十年來,老衲一直在經文中打轉,今日才知什麼才是真正的般若智慧。”

    了因連忙還禮︰“大喇嘛言重了。小僧不過偶有所得,豈敢與大師數十年修行相提並論。”

    桑杰搖頭︰“不然。老衲雖然研讀經論數十年,卻始終在相上打轉。今日得遇明師,才知什麼是"不執于相"。今日之辯,老衲受益終生。”

    “了因師父,請。”桑杰的聲音低沉而莊重,他側身讓位置,伸手示意。

    空慧和尚緊隨其後,這位來自大無相寺的高僧,此刻眼中光芒流轉,似有千般思緒翻涌。

    他雙掌合十舉至眉心,對著了因行了佛門最隆重的問訊禮。躬身時,額間皺紋如刻,那是數十年苦修留下的年輪,更是對真理的由衷敬重。

    禮畢,他唇齒微啟似欲言語,終是化作一聲輕嘆。那深深一眼,猶如雷霆貫空——震撼與困惑交織,最終融為一片豁然開朗的澄明。

    兩位高僧一前一後走下經台,衣袂飄然若乘風而去。

    經台下,萬籟俱寂。有人不自覺地吞咽,喉結滾動之聲清晰可聞。

    誰能想到,此番法會波瀾迭起,龍象爭鳴,最終屹立經台之上的,竟是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僧人。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打造聖僧人設》,方便以後閱讀打造聖僧人設第49章 法會6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打造聖僧人設第49章 法會6並對打造聖僧人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