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十個新入門的弟子跟在空智大師身後,穿過重重古樸院落,終于來到藏經閣前。
眾弟子仰望著門楣上“藏經閣“三個鎏金大字,眼中難掩興奮之色。
空智大師在青石台階前駐足,轉身肅然道︰“此處便是本寺藏經閣,你們稍後便進去選取武學,但你們要記住幾件事︰第一,藏經閣內不得喧嘩;而且只能在第一層挑選功法,二樓以上嚴禁踏入;第二,每人限選一門功法,選好後需在守經僧處登記;第三,功法不得私自傳授他人,違者重罰,並且修習新功法不得耽誤羅漢拳的進度,不然羅漢拳不合格,照樣要送去下院。”
眾弟子聞言紛紛點頭,有幾個已經開始摩拳擦掌,迫不及待想要進去,空智大師再次交代道︰“選擇功法雖是自願,老衲還是建議你們優先挑選內功心法。”
“大師,這是為何?”一名弟子忍不住發問。
“武學講究內外兼修,你們資質不錯,可在練拳之余修習內功,這樣既不耽誤練拳,也可以為將來打下基礎。好了……”
見其他人還想提問,空智直接擺了擺手,他作為羅漢堂首座,每天事務繁忙,抽出這些時間已經算不錯了。
“現在已是卯時,你們有一個時辰的時間挑選。記住功法選定了就要勤加練習,都進去吧。”
空智大師話音落下,眾弟子便迫不及待地涌入藏經閣。
閣內光線柔和,檀香繚繞,一排排古樸的木架上整齊擺放著各式典籍。
一位鶴發童顏的老僧靜坐于角落蒲團之上,似與這方天地融為一體。
見眾人入內,老僧緩緩睜眼,渾濁的眸子里沉澱著智慧︰“藏經閣內禁止喧嘩,若是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可以去問守經弟子。”
了因環顧四周,只見那些守經弟子皆是年過不惑的僧人,他心中不由暗嘆,若是想要成為一位守經弟子,恐怕是要登上幾十年。
眾弟子四散開來,有的直奔拳法區域,有的在劍譜前駐足。了因沿著書架緩步而行,指尖輕輕劃過那些泛黃的書脊。
《伏虎拳》《降龍掌》《金剛掌》......一本本秘籍在他眼前掠過。他隨手取下幾本翻閱,卻發現這些秘籍雖然都附有簡介,但卻只有半部,這也讓他無法嘗試系統的收錄系統。
“這位師叔。”了因走到守經僧面前合十行禮︰“請問這里可內可有七十二絕技?”
那僧人聞言微微一笑︰“師佷說笑了。七十二絕技最低也是中品武學,而你們新入門的弟子只能在第一層挑選。”
了因失望地嘆了口氣,又問道︰“師叔,那內功心法在何處?”
“往東走第三個書架便是。”僧人指了指方向。
了因謝過僧人,來到內功心法區域。
雖然經過空智首座的提醒,但在內功心法區域,卻只有零星幾個弟子在靜心挑選。
了因仔細翻閱著這些內功心法,每一本都讓他感到新奇。
《菩提勁》講究以柔克剛,修煉時需心如止水;
《般若功》則注重智慧開悟,據說練至大成可明心見性;
《明王訣》霸道剛猛,修習者需承受極大痛苦;
《金剛禪》,《藥師訣》一部部心法從眼前劃過。
“要不……隨便選一本?”
他暗自思忖,那從【心經】中領悟的般若童子功,他至今未敢修行,唯恐入寺時被人察覺端倪。
如今既然來了藏經閣,他倒不如選一本內功來掩人耳目,反正這一層都是下品武學,那【般若童子功】再不濟,也是從【心經】中領悟出的,總不至于連這些內功都比不過吧。
心里想著,了因在再次在書架上翻找了起來。
‘咦。’了因心頭一跳。
經過他的翻找,還真找出了一本【童子功】,他小心翼翼地翻開第一頁,卻發現這本【童子功】還真是和他的名字一樣簡單明了︰童子之身修煉,破身即破功。
“師叔……。”
守經僧聞聲而來,目光落在他手中書冊上︰“童子功?”
“師叔,這【童子功】可有不妥?”了因疑惑的問道。
“問題倒是沒什麼問題,只是……”
守經僧嘆了口氣,開口解釋了起來。
片刻後,了因已經心中明了。
這【童子功】雖說是放在了一層,但實際上二層之中也有副本,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這【童子功】屬實有些特殊。
首先,這童子功入門極為容易,即便是毫無根基的初學者,也能在短時間內感受到內息流轉。
而且【童子功】奇特的地方就在于,初修之時,這【童子功】平平無奇,待到中期,這【童子功】修煉出的內力,較之其他功法要精純幾分,而若持之以恆,隨著修煉時間的推移,童子功修煉出的內力將會漸生灼熱之感。
曾經便有一位老僧,便將【童子功】修煉至極其高深的境界,其內力如火如荼,甚至可焚金熔鐵,威力驚人。
不過可惜的是,這【童子功】縱是有千般好,萬般好,卻因修煉時需保持童子之身,而被人摒棄。
只因初入寺時,弟子大多心性未定,很多人都不願選擇此功,而入寺多年,想要換功法的僧人,又嫌其進境緩慢,而選擇其他功法。
久而久之,這門奇特的【童子功】反而落了個在藏經閣吃灰的下場。
“麻煩師叔幫我登記。”
守經僧目光如炬,在他臉上逡巡片刻,緩緩道︰“須知此功如履薄冰,一旦破戒,多年苦修便會化作鏡花水月。”
了因雙手合十,堅定地答道︰“多謝師叔提醒,這童子功雖有限制,但正合弟子心意。”
守經僧見他態度堅決,便點了點頭。
“將度牒予我,我給你登記。”
當【童子功】副本交到了因手中時,守經僧還不忘提醒道︰“這個【童子功】只可你一人修習,絕不可外傳,一個月後需將副本歸還,若有發現你將此功傳給他人,便要到戒律院走上一遭。”
了因恭敬接過,小心地收入懷中︰“弟子謹記師叔教誨。”
待了因離去後,守經僧望著他的背影,不禁搖頭嘆息︰“又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和尚。”
他轉身走向經架,喃喃自語︰“這童子功看似簡單,實則最為考驗心性,寺中百年來能將此功練至大成的,只有寥寥數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