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薇嚇得小心髒快要蹦出來。
    不知道是被急剎車嚇的,還是因為阿亞的話。
    她側身靠著車門,咽下一口唾沫︰“阿亞,你……你沒事吧?”
    “有事,我嫉妒得快要瘋掉了。”
    阿亞突然湊身過來,一只手撐在車窗上,將她牢牢禁錮在車門與懷抱的狹小空間里。
    沒有半點觸踫,可車內彌漫的沙棗花氣息驟然濃烈。
    他微微低下頭︰“梁薇,我該拿你怎麼辦。”
    下巴離她的肩頭只有寸許距離,呼吸緩緩落在她的耳際、頸側。
    清晰,溫熱。
    梁薇渾身霎時僵住。
    耳尖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燒紅。
    心跳聲如雷鳴。
    車外的風卷著紅柳葉拍在車窗上,細碎的聲響成了背景音。
    阿亞沒再靠近。
    梁薇卻覺得車內有股無形的引力將空氣擰成細絲,勒得她連眨眼都小心翼翼。
    胸腔里的慌亂還在翻涌,幾乎要沖出來。
    就在梁薇快要喘不過氣時,阿亞猛地直起身,迅速撤回駕駛座。
    他的喉結重重滾了兩下,聲音沙啞得厲害︰“對不起。”
    他失控了。
    他嫉妒那個能陪在她身邊的人。
    梁薇是他第一次喜歡的人。
    可是還沒告白,她就已經是別人的了。
    不甘。
    但束手無策。
    阿亞忽然抬手,一拳砸在方向盤上。
    他都做了什麼,會不會嚇到她。
    逆光里,梁薇看到他眼尾泛紅,連睫毛都沾上一點不易察覺的濕意。
    嘶……
    “呃,那個……”梁薇下意識往前傾了傾身,輕聲問道︰“阿亞,我覺得……你是不是誤會什麼了?”
    阿亞沒說話。
    她深吸一口氣,干脆打直球問道︰“阿亞,攤牌吧。你是不是喜歡我?如果不是,就……”
    “是,我很喜歡你。”阿亞有種破罐子破摔的沖動。
    梁薇笑彎了嘴角︰“巧了,我也喜歡你呀。”
    什麼!
    是他听錯了嗎?
    她說喜歡他。
    她竟然說她也喜歡他。
    這下換阿亞心慌了。
    他說道︰“張大爺說,來了個從上海找你的小伙子,他不是你男朋友嗎?”
    梁薇故意皺起眉,裝作生氣的模樣︰“那都是過去式了,早分啦。倒是我要問問你,你店里的阿姨說你去找小姑娘,是哪個小姑娘?”
    阿亞撓了撓頭,露出一抹憨笑︰“你。我前段時間很忙,本來忙完就去找你的。”
    “結果你看到我和顧正杰在研究所外面。阿亞,不管你信不信,我跟他沒什麼了。”
    “信,你說的我都信。”
    從頭到尾都是她。
    她也沒有男朋友。
    兩人忍不住不約而同笑起來。
    誤會來得那麼突然,又走得那麼迅速。
    車內的沉悶一掃而空,只剩下滿溢的歡喜。
    ……
    克孜爾石窟。
    梁薇把剛確認的心意塞進心底,蹲在洞窟里投入到反復校準。
    用校準過的金屬尺復核地面水平,借懸錘線比對岩壁傾斜角度。
    這次,
    記錄冊上的數字,每一組都精準控制在0.5厘米內。
    她拿著記錄冊,興沖沖地去找甦忠亮報喜。
    甦忠亮剛睡下,門就被拍得  響。
    上了年紀,每次熬夜都讓他有些吃不消。
    他眉毛擰得像是打了死結,打開門,怨氣能養十個邪劍仙。
    梁薇恨不得抽自己兩巴掌。
    戀愛腦會影響事業心是真的。
    她怎麼能把甦師傅的臭脾氣,華麗麗地忘記了。
    那咋辦?
    門都敲開了。
    總不能說︰“甦老師你請繼續睡,我明天再來。”
    甦師傅準會一腳把她踹飛。
    梁薇硬著頭皮露出笑臉,把冊子懟到甦忠亮的臉上︰“太好了!甦老師,幸好你沒睡!數據我測出來了,誤差0.5。”
    甦忠亮翻翻冊子,手指在數據頁上頓了頓。
    沒表達對她的肯定,也沒說還不行。
    他走向門邊的寫字桌,從抽屜里抽出一張泛黃的老圖紙推過來。
    “數據精度夠了,但得讓它落地。東窟藻井上方有處回鶻文題記殘塊,之前清理時發現殘塊邊緣嵌在岩縫里,岩縫寬窄跟你測的岩壁傾斜度直接相關。”
    梁薇認真豎著耳朵听。
    “你拿著這份數據,先測算岩縫因傾斜產生的年度位移量,再設計一套‘嵌縫固定托’。既要卡住殘塊不晃動,又不能破壞周圍未風化的題記字跡。三天後,給我初稿。”
    梁薇拿著老圖紙的邊角,生怕把上面的字跡磨掉。
    這是一份上世紀八十年代考古隊留下的現場記錄,紙頁邊緣因常年翻閱毛毛呼呼的。
    她點點頭︰“這處殘塊的保護問題是該納入考量。甦老師,我這就去。”
    梁薇接過記錄冊,把圖紙仔細疊好夾在中間,再把冊子塞進帆布包,轉身往東窟跑去。
    東窟內光線昏暗,梁薇架起便攜式探照燈。
    光線落在藻井上方的岩縫處。
    梁薇看到那道縫很細,嵌在其中的回鶻文殘塊只有指甲蓋大小,深色的墨痕在斑駁岩壁上若隱若現。
    她搬來折疊梯,小心翼翼地爬上去。
    一手舉著游標卡尺,一手托著記錄板,逐點測量岩縫寬窄。
    岩壁傾斜帶來的細微落差,讓岩縫上端寬、下端窄,每毫米的差值都得對應之前測的傾斜數據反復驗算。
    連續兩天,梁薇幾乎泡在東窟。
    白天她在梯上反復測量、記錄,傍晚扎進臨時工作室,對著電腦里的岩壁三維模型推演位移量。
    起初設計的矩形固定托被她一次次推翻。
    硬邦邦的結構容易擠壓岩縫,反而加速殘塊脫落。
    直到第二天的深夜,她翻出《克孜爾石窟考古報告》,看到書中記載早年匠人用楔形木片固定窟門的工藝,忽然靈光一閃。
    為什麼不順著岩壁傾斜角度,做一個楔形托片呢?
    說干就干!
    她立刻在圖紙上畫出輪廓托片,厚度按岩縫寬窄漸變,頂端削成與岩縫契合的弧度,底部預留出與岩壁傾斜度一致的支撐角。
    這樣既能借岩壁自身的傾斜力卡住托片,又能從下方穩穩托住殘塊,不與周圍題記產生接觸。
    圖紙改到第三遍時,天已大亮。
    梁薇困得不行,索性站著繼續修。
    可惜眼皮不夠听話,開始打架。
    最後,
    她竟站著睡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