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時間,在岳麓書院眾多學子的焦灼等待中,過得仿佛比兩年還慢。
年考放榜的日子,終于到了。
這天一大早,天才蒙蒙亮,書院正堂外那片平日里用來張貼告示的空地周圍,就已經黑壓壓地聚滿了人。空氣里像是繃緊了一根看不見的弦,彌漫著濃重的期盼、緊張、甚至有點恐慌的氣息,壓得人有點喘不過氣。
也不怪大家這麼緊張,這年考的成績,可不單單是排名先後、面子好看難看的問題。
它直接關系到接下來的分班。
因為此次班級調整人數眾多,不再像之前月考每次僅一兩人變動或是不變動,而是有大動作。
並且優等者還能獲得書院發放的“膏火銀”獎勵,那可是真金白銀的榮譽和獎勵;而表現太差、屢教不改的,則可能被直接“勸退”,卷鋪蓋回家。
各班的前三甲分別是五十兩、三十兩和二十兩“膏火銀”獎勵!
這筆錢,對于書院里那些家境優渥的學子來說,或許不算什麼巨款,但代表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榮譽,是寒窗苦讀得到認可的象征。
而對于少數家境清寒、全靠自身苦讀和書院偶爾接濟才能維持學業的學子而言,這筆錢更是雪中送炭,足以支撐他們未來一年在書院的基本用度,讓他們能更安心地向學。
岳麓書院能成為天下聞名的四大書院之一,靠的不僅僅是嚴苛的淘汰和頂尖的師資,這種細致入微、激勵與保障並存的人文關懷,同樣功不可沒。也正是這些細節,讓無數從這里走出去的學子,無論日後身居何位,都對書院懷有一份深厚的感激與回饋之心。
此刻,王明遠和李昭擠在外圍,李昭比他年長幾歲,個子高,踮著腳還能看到些,王明遠則只能看到前面一片晃動的青色頭巾。
這時候,他則無比懷念大哥王大牛陪他看榜的日子。
“怎麼還不貼?急死人了!”李昭不停地小聲嘀咕,搓著凍得發紅的手。
終于,一位面容嚴肅、留著山羊胡的監院教諭,在兩名僕役的陪同下,手持一卷厚厚的紅紙,步履沉穩地走了過來。
人群瞬間安靜下來,所有學子目光齊刷刷地聚焦在那卷紙上。
教諭面無表情,快速指揮僕役將榜單自上而下,穩穩地貼在空白的照壁上。
“嘩——”
人群如同開閘的洪水,猛地向前涌去!
“讓一讓!讓一讓!”
“哎呦!踩我腳了!”
“看到了嗎?甲班第一個是誰?”
嘈雜聲、推搡聲瞬間響起。
李昭拉著王明遠使勁往前擠︰“明遠兄!快!咱們往前點!”
王明遠被他拽著,好不容易擠到了相對靠前的位置,榜單是按分班後的班級和這次年考名次排列的,最先貼出的是最為矚目的甲班名單。
目光從上往下快速掃過。
甲班名單不長,只有二十人。排在第一的,是一個陌生的名字——趙崇文。王明遠繼續往下看,在甲班名單的中後段,他的目光猛地定格——第十四名︰乙班,王明遠。
甲班名單里出現了乙班學生的名字,這意味著……升班!
王明遠心中先是一松,隨即涌上一股難以言喻的喜悅。
甲班!他真的升入甲班了!半年苦讀,沒有白費!
雖然名次不算頂尖,但能躋身岳麓書院同期最頂尖的二十人之中,已是對他極大的肯定。
他正想著,身旁的李昭突然發出一聲極其壓抑卻又充滿狂喜的低呼,猛地抓住了他的胳膊,手指用力得幾乎掐進他肉里。
“明遠兄!明遠兄!你看!你看乙班!我升入乙班了!而且我還是丙班第三升入的!是我!李昭!李宴之!是我啊!”李昭的聲音抖得厲害,眼圈瞬間就紅了,激動得語無倫次,“第三!丙班第三!我……我不用擔心被勸退了!而且我還有二十兩膏火銀!二十兩啊!”
王明遠連忙順著他的手指看去,果然在乙班榜單看到了“李昭”的名字。他由衷地為李昭感到高興,用力回握了一下李昭的胳膊︰“宴之兄!恭喜!我就說你一定行!”
“同喜同喜!明遠兄你太厲害了!甲班!甲班啊!”李昭笑得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方才的緊張焦慮一掃而空,只剩下巨大的狂喜和自豪。
兩人互相道賀,心情都激動難平。
然而,與他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周圍漸漸響起了幾個低低的啜泣聲和絕望的嘆息。
王明遠目光掃過榜單末尾,看到了那張單獨張貼的、墨色沉重的“勸退名單”。上面只有寥寥幾個名字,卻如同判決書,宣示著他們書院生涯的終結。
不遠處,幾個穿著丙班服飾的學子癱坐在地上,捂著臉,肩膀劇烈地聳動,發出壓抑不住的哭聲。旁邊有人試圖去拉他們,卻被他們甩開。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有人低聲議論,帶著幾分鄙夷。
“听說他倆是江南來的,家里頗有資財,來了書院就撒歡玩,課業屢次墊底,教諭訓誡了好幾次都不听……”
“唉,也是可憐,這下怎麼有臉回家……”
王明遠看著那兩人,心中並無多少快意,反而有些復雜。能考入岳麓書院的,誰當初不是一方俊才?只因松懈放縱,便落得如此下場,令人唏噓。
李昭也看到了那兩人,臉上的興奮稍稍收斂,湊到王明遠耳邊低聲道︰“那是我之前丙班的同窗賈元慶、孫淼還有張旭,平時最愛呼朋引伴去府城吃喝玩樂,這次……真是撞槍口上了。”
榜單一出,眾生百態。有的歡呼雀躍,有的黯然神傷,有的如釋重負,有的面如死灰。
這時,那位監院教諭再次上前,朗聲道︰“榜上有名者,稍後至講堂依序領取膏火銀。各班一至三名,皆可獲賞!”
人群又一陣騷動,獲得膏火銀的學子臉上更是添了光彩。
王明遠和李昭相視一笑,再次朝著講堂擠去。
領取膏火銀的儀式簡單卻鄭重。一位負責錢糧的教諭親自發放,每叫到一個名字,那名學子便上前,恭敬行禮,然後從教諭手中接過一個沉甸甸的、內用紅布包裹的木盒。
教諭還會根據名次,說一兩句勉勵的話。
“甲班第十四,原乙班第一,王明遠。”
王明遠上前一步,躬身行禮︰“學生在。”
教諭將一�明顯大一些的木盒遞給他,臉上露出一絲極淡的笑意︰“升入甲班,實屬不易。望戒驕戒躁,精益求精。”
“學生謹記教誨!”王明遠雙手接過木盒,入手沉甸甸的,心里也踏實無比。
退到一旁,他悄悄掀開紅布一角,里面是五錠嶄新的、閃著銀光的十兩官銀,碼得整整齊齊。
五十兩!這幾乎相當于清水村一個中等農戶好幾年的收入了。
而且,他和狗娃兩人,來湘江府半年都沒花多少錢,此刻又多了五十兩的收入,這怎麼手里錢還越來越多呢?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接著,李昭也領到了他的那份——兩個十兩的銀錠。
他捧著那個小一號的木盒,像是捧著什麼稀世珍寶,笑得見牙不見眼,反復摩挲著盒子,差點同手同腳地走回來。
“二十兩……明遠兄,我長這麼大,第一次自己掙到這麼多錢!”李昭聲音都在發飄。
周圍投來不少羨慕的目光。能拿到膏火銀的,終究是少數。許多學子雖然也順利留了下來,但看著那紅布包裹的木盒,眼神里難免流露出羨慕。
王明遠甚至還感受到幾道復雜的視線落在他身上,有來自原乙班同窗的,也有來自甲班那些陌生面孔的。
羨慕、探究、甚至一絲不易察覺的嫉妒……他知道,升入甲班,意味著更激烈的競爭和更高的期待。